黑龙江省生态气象发展规划 (2013-2017年)

26.11.2015  19:45

 

 

 

前  言. 1

一、现状与需求分析. 2

(一)发展现状. 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三)需求分析. 5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总体目标、. 8

三、生态气象建设任务. 8

(一)加强生态气象观测能力建设. 9

(二)提升生态气象应用服务能力. 9

(三)加强资料的传输与存储能力建设. 10

四、重点建设工程. 11

(一)农业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工程. 11

(二)森林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工程. 13

(三)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工程. 14

(四)城市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工程. 15

(五)生态气象应用服务系统工程. 16

(六)生态气象资料传输与存储系统工程. 21

五、保障措施. 23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生态气象观测及服务系统设计. 23

(二)推进标准化建设,强化业务管理. 23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4

(四)拓宽投资渠道,保障生态观测和服务系统稳定运行. 24

附图1:黑龙江省现有生态气象观测站分布图. 25

附图2:黑龙江省生态气象观测站网规划布局图. 26


前   言

天气、气候系统和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黑龙江是生态大省,森林、湿地、农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黑龙江生态省建设的发展进程中,黑龙江省的生态气象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生态气象是研究天气与气候过程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是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黑龙江省生态气象发展规划》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的生态气象的监测、分析、评估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从而进一步增强气候及气候变化研究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本规划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06〕65号)、中国气象局《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指导意见》(气发〔2009〕175号)、《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等。总体设计为黑龙江全省行政区域,期限为2013—2017年。

一、现状与需求分析 (一)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有耕地1187.1万公顷,年生产粮食一千二百多亿斤,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均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省林业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05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6.5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森林面积位居全国前列。黑龙江省森林覆被率45.2%,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大小兴安岭和东南部的张广才岭,形成了松嫩、三江平原粮食和畜牧业主产区天然屏障。黑龙江省现有各种类型天然湿地556万公顷,占全国天然湿地面积的七分之一,建有湿地自然保护区73处,其中有扎龙、洪河等国际重要湿地7处,具有湿地面积大、类型多、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

生态气象是研究天气与气候过程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是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近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生态气象工作逐渐发展成为气象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气象部门着力加强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和生态气象应用服务系统建设,使我省的生态气象业务能力也取得了一定发展。

—— 农业生态气象观测现状。 目前,由33个农业气象站、2个农业试验站、90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6个牧草观测站构成了全省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开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育期、长势、物候、土壤湿度等观测,并开展作物产量结构分析,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调查,农业生产技术示范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其中有21个农业气象站开展作物叶面积、生物量等项目观测。

—— 林业生态气象观测现状。 气象部门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建设了9个闪电定位监测站、6个自动气象站,在大、小兴安岭建设了5个地被物观测站,构成我省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网络。省内有森林生态观测站两个:五营森林生态站,帽儿山森林生态观测站(东北林业大学),针对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生态环境进行观测。

—— 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现状。 目前,我省扎龙、南翁河、兴凯湖、洛古河、珍宝岛、七星河、月牙湖、莲花湖等湿地建有自动气象观测站,进行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观测资料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扎龙、南翁河和兴凯湖气象观测站已经被中国气象局列入生态观测站。

—— 卫星遥感生态气象观测现状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林火、植被长势、湿地水体等监测业务是黑龙江省卫星遥感中心的重要工作。黑龙江省卫星遥感中心成立至今,运用NOAA系列卫星、EOS/MODIS卫星资料和中国风云极轨卫星系列资料,结合GIS、ENVI等软件制作出植被长势监测、积雪监测、水体监测、林火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报告等产品,在为地方经济发展、防灾减灾等服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生态气象服务 现状 。多年来,我们以现有的生态观测站为基地,以与生态相关的气象科研为基础,在扎龙湿地的生态补水量计算、兴凯湖蓝藻发生的气象条件、丹顶鹤野化科研、野生次生林修复的气候条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生态气象服务,为湿地和森林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生态气象观测站点数量少,观测项目单一。 黑龙江省的森林、湿地类型多样,不同区域内的植被差异很大,要求生态气象观测资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我省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建设的布局不完善,站点数量少、观测项目单一,观测资料的时空密度不足,针对不同生物群落的观测项目很少,不能够反应全省的实际生态状况,观测数据的加工处理和综合应用也亟待加强。

—— 生态气象观测手段、观测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我省生态气象观测站只建设了自动气象站,没有实验室及配套基础设施,基础条件差,无法开展长期的、有针对性的生态气象观测,生态气象观测资料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服务需求。

——生态气象应用服务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生态省建设的服务需求。 目前,黑龙江省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偏低。森林防火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大中城市大气环境气象服务能力不足,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省针对农业、森林和湿地等不同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类型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机理研究能力不足,对典型生态系统与气候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指标体系研究不够,生态气象应用服务系统研发明显滞后,无法科学评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生态系统保护和功能修复的气象保障能力明显不足。

—— 生态气象观测业务管理体系不完善,部门间协作机制不健全 。我省有些部门根据各自的需求建设了一些生态观测站,但各部门间缺少相应的沟通和协作机制,观测要素的互补性不强,观测资料无法实现共享,观测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资源效益无法充分发挥。

—— 生态气象业务队伍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生态气象学是生态、环境、大气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目前,我省高层次的生态气象业务人才少,业务队伍建设落后,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难以取得进展,科技支撑能力明显不足。生态气象观测系统保障体系不完善,技术保障能力不强,无法保障生态气象观测系统稳定运行。

(三)需求分析

—— 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黑龙江省的大森林、大湿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功能强大的生态气象应用服务系统,对揭示气候与生态系统间的作用规律,保护和修复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科学评价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森林和湿地的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合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系统结构,科学评价农业生态环境,是促进我省粮食稳产高产,实现“十二五”期间粮食生产能力1500亿斤目标的重要途径,这对气象部门为农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也对气象部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需加强气象为农服务 两个体系 建设,加强生态气象观测能力和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提供准确、及时、优质的气象服务。

—— 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随着国际社会对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等焦点问题的广泛关注,围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交流更加频繁,战略对话将更加激烈。加强我省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影响评估能力建设,提升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研究,提高寒区生态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加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贮蓄研究,提升环境、资源气象服务能力,都要求我省必需加快生态气象业务能力建设。

—— 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日趋频繁,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对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气象的服务需要,社会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服务需求,突发气象灾害应急气象预警服务的需求,我省必需加快生态气象业务建设,满足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需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八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紧紧围绕黑龙江省建设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粮食安全基地的战略目标,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满足需求的黑龙江省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和生态气象服务系统,为推动龙江经济发展、保障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牵引,强化服务的原则。 针对粮食生产的需求,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气象保障能力;针对保护森林资源的需求,提高森林防火的监测能力;针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提高气候变化研究的科技支撑能力;针对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提高环境预报服务能力。

——坚持依托气象,逐步扩展的原则。 以现有气象地面观测站网、生态观测网为基础,依据发展需求和建设安排,不断扩展观测要素和观测站网,逐步提高地面生态观测能力;以现有卫星遥感监测为基础,强化监测信息的分析应用,提高卫星遥感监测分析评估水平。

——坚持部门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 加强同环保、林业、国土、农业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共享现有生态观测资源,合作建设生态气象观测站;推动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共用,共同开发服务产品。

—— 坚持科技支撑,强化人才队伍保障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引进吸收生态领域先进技术,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依托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不断提高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人才资源,培养带动生态气象人才队伍,努力造就一支适应龙江生态建设的生态气象人才队伍。

(三)总体目标、

以气象要素观测和农业气象观测为基础,多部门联合逐步开展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和生物要素观测,到2017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覆盖全省的农业、森林、湿地和城市生态气象观测站网,构建由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观测相结合的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初步建成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服务高效的生态气象应用服务系统,为农业粮食生产、气候变化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三、生态气象建设任务

以加强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为基础,以提高生态气象应用服务能力为核心,结合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发展,重点加强以下能力建设:

(一)加强生态气象观测能力建设

完善和优化农业气象观测业务,建设布局合理的农业生态气象观测站网,提升对全省农业主产区主要作物和设施农业的生态气象观测能力。优化现有林业生态气象观测站业务,完善林业生态站网布局,建设覆盖全省主要林区的林业生态气象观测站网,提升对全省各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气象监测能力。建设布局合理、代表性强的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网,完善现有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业务,提升湿地生态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城市热岛效应观测、城市路面状况观测、城市生态观测、城市灾害观测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状况、城市环境、城市气象灾害、城市气候变化的监测能力。

(二)提升生态气象应用服务能力

提高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加强现代农业气象、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预报预警,服务,加强重大农业病虫害等级预报与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与灾害防御,、和农业气候资源评价,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提升气象保障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农业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科学评价、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提高气候变化的监 测和研究能力。 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的二氧化碳、氮和水汽交换的观测数据是揭示地球生态系统碳、氮和水循环过程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驱动机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基础科学信息。通过对农田生态气象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的定位观测,监测大气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水碳氮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包括监测森林生态系统在固碳释氧等方面的作用,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科学基础。同时还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生态过程机理以及生态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提高森林资源评估及防火扑火气象服务能力。 加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预测,强化精细化森林气候区划、气候资源分析评价和重大林业病虫害等级预报与预警,提高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能力,加强努力提高人工增雨(雪)作业能力和水平,努力提高科学指导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气象灾害防御、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研究和气象服务信息发布能力。

提高湿地保护气象服务能力。 加强省级湿地气候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加强湿地典型生态系统生态质量气象综合评价,提高湿地生态气象服务、湿地与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湿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和气象服务信息发布能力。

提高城市气象服务能力。 建立加强城市气象灾害和城市环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城市环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加强环境气象服务,提高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和突发环境气象应急预报预警能力,努力提高城市清冰雪气象保障能力,提高气象灾害及与城市相关的次生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城市环境气象服务能力和城市生活的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力。

(三)加强资料的传输与存储能力建设

加强生态气象信息传输能力建设。完善现有气象台站传输网络系统,使观测资料通过气象专线直接上传到省气象信息中心。对于不具备有线传输环境的观测站点,建设无线通讯传输网络,完成由数据采集到数据传输的衔接过程,实现生态观测资料的传输服务。

制定并发布统一的观测数据格式标准、元数据格式标准、数据文件命名及传输标准和规范、数据汇集、管理、分发、共享策略和机制,各观测网络按照这些标准、规范、策略和机制提交与共享观测数据。

建立生态气象观测资料存储与共享系统,以实现生态观测资料的集中管理与共享。加强生态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质量控制能力,为生态气象服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四、重点建设工程 (一)农业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工程

以观测站的代表性为主,优先选择现有的农业气象观测站、牧草观测站,根据服务需要适当增加新的生态气象观测站,建设和完善覆盖全省主要农业产区,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牧草、土壤沙化和设施农业观测的农业生态气象观测站18个。

1 、站网布局

(1)水稻观测:五常、肇源、汤原、宁安、富锦、铁力。

(2)玉米观测:龙江、巴彦、海伦、勃利、饶河。

(3)大豆观测:赵光、虎林。

(4)小麦观测:嫩江。

(5)牧草观测:林甸。

(6)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双城、富锦、嫩江。

(7)沙漠化观测:杜尔伯特、泰来。

2 、观测项目

观测项目

观测要素

常规气象

观     

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地表温度、蒸发、总辐射、净全辐射、散射辐射、反射辐射、冻土

农田小气

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地表温度、蒸发、总辐射、净全辐射、散射辐射、反射辐射、冻土、二氧化碳和水汽通量、干湿沉降、PM2.5 (PM10 )、光合有效辐射

设施农业

小气候

常规气象观测外,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地表温度、总辐射、光合辐射、二氧化碳以及5cm 、10cm 、15cm 、20cm 、30cm 地温

水文要素(地表水位、地下水位)、水体理化性质(水温、Ph 值、碱度、电导率等)、沉积物、各层次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土壤容重

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重量含水率、相对湿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黑土厚度等、沙含量、地被物覆盖率、有机质、土层厚度

作物类型、作物发育期、生长状况、植株高度、叶面积、干物质重量、生长率、含水率、产量结构观测分析、微生物、物候期观测

森林草原火灾、重大水体和水情、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农作物长势、积雪、土壤墒情、燃烧秸秆等监测,生态环境质量气象综合评价

 

(二)森林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工程

按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行业标准,根据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和不同森林树种分布情况,优先选择现有气象台站、森工和林业部门的行业气象站,优化观测项目,建设覆盖全省主要林区,包括各种森林生态系统的森林生态气象观测站6个。

1 、站网布局

(1)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呼中自然保护区内。

(2)寒温带硬阔混交林区:爱辉滨南林场内。

(3)寒温带与温带过渡地区:沾河林业局森林物候气象站。

(4)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五营林业生态试验站。

(5)温带针阔混交林区:东方红林业局森林物候气象站。

(6)针阔混交林—阔叶红松林区:亚布力林业局森林物候气象站。

2 、观测项目

观测项目

观测要素

常规气象观测

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地表温度、蒸发、总辐射、净全辐射、散射辐射、反射辐射、冻土

环境气象要素

二氧化碳和水汽通量、干湿沉降、PM2.5 (PM10

大气边界层

近地面至冠顶上方3m 高度内温度、湿度、风速梯度

森林小气候

紫外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各层风、空气温度、树干温度、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体积含水量、辐射

寒温带特征指标

冻土、冻融侵蚀、雪的特性

地气通量

地-气间感热、潜热、动量、CO 2 通量

备选项目

地表水位、地下水位

水温、Ph值、碱度、电导率、沉积物

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有机质含量

生物观测

森林群落结构

密度、盖度、主林层的叶面积指数

凋落物

凋落物量

物候期

林木物候期

森林生长状况

高度、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和生长量

灾害监测

森林气象灾害

冻害、低温冷害、高温、干旱、洪涝、暴雨、雪压、大风

病虫害

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松叶蜂、森林鼠害

森林火灾

林火类型、火源、受灾程度、天气气候情况

森林火灾预警与评估、森林分布及面积遥感监测及评估、森林长势遥感监测及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质量气象综合评价

(三)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工程

根据黑龙江省湿地分布的特点和类型,以现有生态气象观测站网为基础,在国家级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扩建或新建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形成覆盖全省的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网,开展长期的湿地生态气象观测。

1 、站网布局

规划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9个。分别是:扎龙、兴凯湖、洪河、南翁河、阳明滩、连环湖、蚂蚁河、莲花湖和黑瞎子岛生态气象观测站。

2 、观测项目

观测项目

观测要素

气象观测

常规气象观测

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地表温度、蒸发、能见度、总辐射、净全辐射、散射辐射、反射辐射、冻土

环境气象要素

二氧化碳和水汽通量、干湿沉降、 PM2.5 PM10

湿地小气候观测

除上述要素外,增加紫外辐射、光合有效辐射

备选项目

水文要素(地表水位、地下水位)、水体理化性质(水温、 Ph 值、碱度、电导率等)、沉积物

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有机质含量

生物观测

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特征、植物群落生物量、微生物、物候期观测

湿地面积、水体面积、植被分布、植被长势监测,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估观测

(四)城市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工程

根据黑龙江省城市布局和气候特点,以现有的气象观测站点、环境观测站点为基础,在省内大、中城市建设或新建城市生态观测站,形成与城市小气候、城市气象灾害密切相关的城市生态气象观测网,开展长期的城市生态气象观测,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人为调控城市生态变化的能动作用、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站网布局

根据观测要素的不同需求,参考城市下垫面总体特点,综合考虑现有的气象观测站点,在城区及近郊范围内建设观测站点。选取原则:有代表性的主要商业区、主要居民区、主要行政区、主要绿化区、重点灾害路段等建立相应的观测站点;区域内两项以上的观测项目,就近或取同一站点布局,最密集观测站点空间分辨率>1站/平方公里;生态系统观测按照上述原则选取可对比的典型生态环境2-4个建立观测站点。

2 、观测项目

观测项目

观测要素

气象观测

常规气象观     

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地表温度、蒸发、散射辐射、反射辐射、冻土、积雪深度、酸雨

大气边界层

风廓线

城市生态

小气候

紫外辐射、光合有效辐射

备选项目

地表水位、地下水位、10-50CM 各层次土壤的持水量、凋萎湿度、土壤容重

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有机质含量

下垫面类型、植物群落特征、植物群落生物量、微生物

高度、生长量、叶面积、物候期观测

灾害监测

气象灾害: 暴雨、暴雪、雷电、大风、雪阻

城市气象次生灾害: 路面结冰、城市内涝

 

(五)生态气象应用服务系统工程

1 、现代农业生态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1)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工程

开发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展农用天气预报等服务,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开展多元化、多时效的农用天气、农业年景、作物产量、特色农业产量与品质、土壤墒情与灌溉、牧草产量与载畜量、关键物候期、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等的动态化和精准化预报。

(2)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工程

开展面向农村种养大户、农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保险部门等专业用户,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过程、储运、加工、销售等专业农业气象服务;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示范和咨询;探索和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再保险气象服务。

(3)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与灾害防御系统工程

开展不同时效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预测预报;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开展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客观评估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大宗经济作物、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农业气象灾害灾损,进行灾前预估、灾中跟踪评估与灾后评估。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结合天气气候预测,进行不同时效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分析报告。大力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4)重大农业病虫害等级预报与预警系统工程

加强重大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业务。以对我省主要粮食作物有重要影响,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的典型病虫害为主。如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水稻稻瘟病、立枯病;大豆食心虫;马铃薯晚疫病;小麦锈病、赤霉病;玉米螟、蝗虫;天幕毛虫;松毛虫等。以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气象环境相互作用关系规律为基础,应用农业气象和农业病虫害资料,建立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指标,结合天气预报产品,逐步发展相应的农业气象数理统计模型与预报业务技术。技术上要逐步实现模型化、客观化与定量化。

(5)农业气候资源评价系统工程

围绕现代农业战略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好“三个潜力”(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精细化评价,深入开展大宗粮棉油作物优势区、优质品种布局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着力开展区域尤其是丘陵山区气候资源、当地特色农产品布局、设施农业类型、水产养殖的优势品种选择,以及牧草产量、品质与畜牧业气候适宜性等有专业特色的精细化区划与评价。深入开展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现代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分析,逐步开展生态环境、典型生态系统的气象综合监测与评估;为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农业产业带的划分、农业种植制度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熟制搭配与品种选择,以及现代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决策依据。

2 、现代林业生态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1)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预测指挥系统工程

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引进、开发适合林区的数值预报模式、资料同化和降尺度应用等技术,提高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能力,建立火场天气精细化客观预报业务系统;开展林区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提升局地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实效性;建立历史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基础数据库,完善森林火险气象气候预测及短、中期预报系统,开展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短期气候预测客观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极端天气事件的诊断检测能力和气候预测能力;引进建立林区气象、林火耦合数值预报模式,开展火行为预报。

(2)精细化森林气候区划和气候资源分析评价系统工程

建设气候资源分析评价系统;森林火险气候区划系统;动态林业气候资源和气候灾害监测系统。建立林业气候资源分布图集、基本气候图集、林业气候区划图集、森林及可燃物生态区划挂图。

(3)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评估及灾情评估系统工程

建设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业务系统,包括气候变化检测、气候变化预估、气候变化对森林防火的影响评估系统。建立气候变化标准数据集,检测、分析我省气候变化事实和极端气候事件,制作气温、降水气候变化图组;分析气候变暖以来对林业的影响,评估气候变化对森林防火影响。建立省级气候变化决策信息发布系统,为森林防火提供科学规划参考,开发气候变化对林业影响决策服务产品。

(4)森林防火人工影响天气及评估系统工程

建立人工增雨作业前后卫星、雷达的云物理响应分析系统,利用先进的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收集、处理、分发作业信息,分析作业效果。综合应用卫星遥感、雷达、飞机及台站观测网形成的动态资料,以及功能强大的数值云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取区域内人工增雨效果的物理证据,运用外场实际观测、统计检验、物理检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适合实际的人工增雨效果综合检验理论和方法。开展森林火灾背景下人工增雨作业模拟试验,研究火场上空云的局地变化以及风扩散条件,制定催化剂播撒高度、作业路线、作业方式、用弹量等策略。

(5)重大林业病虫害等级预报与预警系统工程

加强重大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业务。以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气象环境相互作用关系规律为基础,应用林业气象和林业病虫害资料,建立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指标,结合天气预报产品,逐步发展相应的林业气象数理统计模型与预报业务技术。技术上要逐步实现模型化、客观化与定量化。

3 、现代湿地生态气象服务系统

(1)湿地气候趋势预测系统工程

建设省级湿地气候预测业务平台。建立历史湿地气象基础数据库,实现气象信息及时续补。开发实时资料数据处理、数据资料库管理和数据资料接口和图形图像软件。

(2)气候变化对湿地影响评估系统工程

建设省级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业务系统,包括气候变化检测、气候变化预估、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评估三部分。

(3)湿地典型生态系统生态质量气象综合评价系统工程

开展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湿地植被生长状况等气象综合评价,服务于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等的生态建设。

4 、城市生态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1)城市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工程

开发精细化的城市气象服务产品,加强对百姓生活、出行、城市牌匾悬挂等规范的气象指导;建立气象咨询服务和气象科技知识的普及服务、气象灾害及与城市相关的次生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建立城市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尤其对于人群密集区及弱势群体区域,提高气象服务信息传播能力。

(2)城市环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工程

开发污染潜势的城市气象服务产品,加强对百姓生活、出行、取暖的气象指导。

(3)人类活动对城市气候的影响评估系统工程

开展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对气候影响评估,服务于城市建设规划、调控城市生态变化、改善环境。

(4)城市清雪指挥系统工程

开展城市清雪及道路结冰情况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为合理分配人力和物力资源提供气象服务。

(六)生态气象资料传输与存储系统工程

升级改造气象部门现有的信息传输网络,在市(县)级增加相应硬件网络设备,使监测站点通过气象专线直接与省信息中心互通,实现台站采集到的数据最终汇总至省级中心站。在无有线传输环境的观测站点,增设GPRS无限发送设备,与现有省、市(地)、县级通信业务网络相配合,通过无线互联网的传输方式进行系统整合与接入,完成由数据采集到数据传输的衔接过程。建立生态气象观测资料存储与共享系统,充分发挥生态气象观测资源效益,满足生态气象服务需求。建立数据分析和加工处理、质量控制系统,提高基础数据的可用性,为生态气象服务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

 

 

 

 

生态气象业务发展规划投资需求表(万元)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建 设 内 容

 

1

农业生态气象系统工程

 

 

1.1

农业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工程

建设生态气象观测站18个

 

1.2

农业气象观测站网系统工程

完善32个农业气象观测网建设

 

1.3

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开发农业气象预报与决策服务等业务系统

 

2

森林生态气象系统工程

 

 

2.1

林业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工程

新建2个站,完善1个站,升级改造3个站

 

2.1

森林火险监测系统工程

升级改造现有的林火监测系统

 

2.2

森林生态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开发森林火险预警服务、环境质量等业务系统

 

3

湿地生态气象系统工程

 

 

3.1

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工程

升级改造6个站,新建3个站

 

3.2

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系统服务工程

开发湿地生态服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等业务系统

 

4

遥感监测系统工程

 

 

4.1

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工程

升级现有遥感系统

 

4.2

遥感监测预警服务系统

开发森林火险、植被长势、生态环境质量等业务系统

 

5

城市生态系统工程

 

 

5.1

城市生态监测系统工程

建设城市气象环境监测、城市灾害预警观测系统。

 

5.2

城市生态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开发城市灾害预警、预警信息发布、生态环境预测等服务系统

 

6

生态气象信息传输与数据服务系统工程

 

 

6.1

观测信息传输系统工程

建立观测资料传输系统

 

6.2

信息共享、质量控制系统

建立生态观测资料信息共享、质量控制服务系统

 

合  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生态气象观测及服务系统设计

黑龙江省生态气象观测和服务系统建设,是关系到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工作,各级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的目标责任制,确保规划项目任务落实。要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价机制,根据规划实施情况,适时开展规划的修编工作。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国家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积极推进我省生态气象观测发展规划实施工作。

(二)推进标准化建设,强化业务管理

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是生态气象观测资料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的重要保证,是做好生态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生态气象观测站建设要实行标准化建设,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生态气象观测业务,要纳入气象基本业务管理范畴,制定生态气象观测业务管理规范,对观测业务进行质量考核。加强生态观测资料的质量监控,保证观测资料的可用性。加强生态气象观测环境保护,及时制止破坏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业务发展、人才优先”的原则,做好生态气象业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以优秀的业务骨干为主组建生态气象业务队伍,在工作中锻炼培养科技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交流,提升生态气象业务队伍科技水平。加强生态气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推进野外观测能力和科学试验平台建设,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推动气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生态气象服务质量。

(四)拓宽投资渠道,保障生态观测和服务系统稳定运行

黑龙江省生态气象发展规划应采取以国家气象事业投资和地方投资相结合的方式,争取多渠道投入。认真凝练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生态气象观测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部门间协作,采取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生态气象观测和服务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