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节能减排两法宝助力工业“还绿”
黑龙江新闻网讯(魏林 本报记者桑蕾)水泥厂、钢铁厂,参观这类企业的感受通常并不愉快——水泥厂粉尘飞扬,人未到,远望就能看到一个灰团笼罩厂区。钢铁厂烧煤炼钢,烟熏火燎,空气弥漫烟气与热度。但是不久前的双鸭山工业行着实带给记者惊喜:通过能源管理中心管控生产能源消耗,用清洁生产的防治策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省工业企业节能降耗的范例展现在眼前。
能源管理中央大脑是个“吝啬”管家
铁与煤相遇,犹如魔法般在高温锻造下形成坚硬的钢。炙烤的热,同时扬起烟与尘,让人在慨叹工业力量的同时呼吸急促。然而,在黑龙江建龙钢铁公司采访,感受却如此不同。走进轧钢车间,在三米高的参观通道上,一路穿过备料区,一个硕大的环形加热炉就在眼前。副总经理王利说,这台加热炉的温度可以根据氧气、一氧化碳的残留自动控制燃气流量,保证能源的高效应用。再往前,轧钢生产线上,火红的钢管在流水线上游走,一会儿遇水冷却,一会儿等待“裁剪”,一会儿排队向前,器械作业的隆隆声与钢管铛铛的碰撞声,演绎出果决的钢铁进行曲。轧钢车间内热力依旧,空气却并不呛人。一气呵成的生产线中,只见几位工人的身影,除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幕后操作者——建龙的能源管理中心功不可没。
建龙能源管理中心建在办公大楼内。大屏幕上,记者看到每一道生产工艺都清晰显现,每一道生产环节的数据都能轻松掌握。“这里就是我们的主控中心,是我们的‘大管家’,它能对生产中的28132个站点进行实时监控,根据数据变化随时调节。”王利说,建龙以前是靠打电话报数据,再根据各个站点提供数据做出反应,全凭经验,且耽误时间。上了能源管理中心之后,这个管家非常可靠,以科学数据为基准,迅速做出反应,不但为建龙节约了50%的人力,每年还能节约13万吨标准煤,约合人民币亿元以上。
自2011年能源管理中心落成,建龙吨钢用煤量已经从640公斤降到570公斤。“建这个‘大管家’建龙花费了1.25亿元,投入使用一年基本就能收回成本。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此系统,选择节能管理和技改措施中的10个项目投资5亿元,使综合能耗指标在2014年达到国内企业的先进水平。”建龙总经理徐涛信心满满。
清洁生产全程服务的“洁癖”保姆
去新时代水泥厂采访时,天正下着微雨。正是检验水泥厂粉尘治理效果的好时候。
一座110米的窑尾预热器是新时代水泥厂的新坐标。董事长佟兆启说,新时代刚搬迁到新址,上了一条每天可生产4000吨水泥熟料的生产线,这座预热器就是新时代水泥厂采用清洁生产理念的标志。
所谓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全程监控,通过加强和改进工艺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新时代水泥厂的预热器突破了传统预热器理论设计风速,采用新型低压设备,降低了风速,增加了物料的热交换时间,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能耗,仅预热器一项就可以节省279万度电。 “除了预热器,我们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都进行了工艺改进,二氧化硫浓度和排放量都远低于国家标准。粉尘经收尘处理后浓度也低于每立方米30毫克,低于项目实施前排放的每立方米80毫克。”总经理刘成杰是水泥厂新厂建设的总指挥,他还记得新厂投入生产的第一天,看到了工人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笑脸。
看得见青山,闻得到新鲜空气,新时代水泥厂真正步入了转型的新征程。“这个项目提高了企业资源利用能力,以往矿山开采的低品矿石终能变废为宝成为加工原料,每吨熟料石灰石资源耗用量为0.74吨,比原来低了近半,是目前国内资源综合利用的最好水平。”刘成杰说,清洁生产项目投资5270万元,取得的成效让人欣喜:不但节能减污,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老厂时平均每人每年生产熟料水泥500吨,如今提高了10倍的生产量,每人可生产5000吨。
节能减排与生态和谐的工业转型方向
建龙钢铁、新时代水泥厂,是我省高能耗企业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节能降耗的代表。
记者在全省工业能源管理中心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现场会上得知,我省“十二五”前三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分别是5.2%、8.2%和11.3%,下降幅度比预期目标提高分别为1.2、4.2和7.3个百分点,特别是2013年,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一名。2009年以来,国家对实施能源管理中心和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我省目前已有15户企业纳入其中,其中能管中心项目7户,清洁生产项目8户,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近亿元,实现年节能量24.3万吨标准煤。省工信委节能处副处长刘丽英介绍说,能源管理中心就是采用自动化、信息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清洁生产贯穿生产全过程,是通过加强和改进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及能源选择使用、工艺过程、回收再利用、企业管理等环节控制,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两项节能措施是我省目前在钢铁、水泥、肉类、粮食生产等大能耗工业企业中推广的重点。节能降耗,不但能创造利润,更是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