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融入“一带一路”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新华社记者邹大鹏李建平
初冬的中俄界江黑龙江寒气袭人,伫立在江面的同江铁路大桥宛若一条钢龙,凝望着主航道另一侧的下列宁斯阔耶口岸,几十名身着棉衣的中方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检查已经架设好的钢梁、完善配套工程。
“这么近的距离,感觉撑个杆都能跳过去,就等俄方开工了!”同江丰林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照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施工现场眺望一下对岸的“动静”。这一中俄首座跨江铁路桥,对她来说就是真金白银,“这个大通道投用后,公司的物流成本至少节约五分之一。”
在中俄边境口岸小城同江,在中俄边贸大省黑龙江,在困境和机遇并存的中国东北,越来越多的像王照红一样的商人,正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中寻找更多机遇,中国的全新对外开放格局也在此构建萌发。
“新丝路”描绘东北亚新蓝图
被誉为中俄经贸合作“晴雨表”的中俄博览会此前在哈尔滨落下帷幕,上百个国家、地区的万余客商来此寻觅新机遇。在中俄博览会B展厅的中间位置,一个长5.1米、宽1.1米的“龙江丝路带”卷轴电子展示板成为焦点,这张东起日本新潟、韩国济州,西至德国汉堡的地图,在每个关键地点用当地物产或地标予以标识。
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彭介林说:“这张地图描绘了正在建设中的‘龙江丝路带’的蓝图,直观展现了黑龙江省积极打造横跨亚欧大陆、联结太平洋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跨境运输体系的宏伟愿景。”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黑龙江省迅速响应并提出构建“龙江丝路带”设想。目前,黑龙江省在对外推介“一带一路”战略、谋划对俄跨境物流通道、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跨境产业园区等方面多点深耕,同时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开放提供了新机遇。
“中国拥有雄厚的工程技术,而俄罗斯在这方面同样拥有雄厚实力,通过‘一带一路’,身在欧洲地区的卡卢加州同样可以连接中国。对于和中国的对接合作,卡卢加州已经做好准备。”俄罗斯卡卢加州副州长巴杰姆金说。
中俄在军工、航空、高新技术、电子、电力能源、物流运输、化工、林业、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由企业、项目通过“龙江丝路带”串联,也释放出区域间联手推动东北亚经济发展的信号。
作为资深的啤酒爱好者,哈尔滨市民李波惊喜地发现,今年夏天以来,进口啤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许多不熟悉的德国品牌啤酒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都受益于“一带一路”的大通道建设。
今年6月,首班哈欧国际货运班列满载着货物从哈尔滨香坊火车站缓缓驶出,开往9820公里外的德国汉堡。“这标志着一条连接中、日、韩至俄罗斯以及欧洲国家的亚欧新贸易物流通道正式贯通,包括啤酒等外贸产品的互通有无就是最好的见证!”哈尔滨铁路局工作人员寇衢说。
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我国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曾有着“中国最早啤酒制造商”等许多全国第一。然而,受地缘、物流半径、开放思维等限制,偏于祖国北疆的黑龙江,一段时间以来被外界视作“神经末梢”。
“断头路看似末梢,但与俄远东铁路等接上头,就是极佳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黑龙江以及东北省区也将由此转身成为对俄及东北亚开放的枢纽站!”中铁大桥局集团同江中俄铁路大桥项目经理部党工委书记林永汉对此很有信心。
为了激活“末梢神经”,黑龙江省开始着力打通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动脉”,已经投用的哈齐客专与哈大高铁联通奔向全国,东北三省人流、物流“连一线”快速网络已成型。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黑龙江省迅速落实、着力构建“中俄蒙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建设连接亚欧的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吸引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聚集,为我国扩大与俄欧、东北亚合作提供重要平台。目前,“龙江丝路带”优势已逐步显现,欧亚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打通,带动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打造跨境产业链已
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经过4天的车程,一辆辆满载俄罗斯木材的货车缓缓驶进位于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耐力木业厂区。在这里,这些俄罗斯木料将被加工成透气门、百叶窗等木质产品销往各地。
面对国内木材禁伐、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等问题,海林市耐力、林江等3户木业企业在俄罗斯犹太州建立了2个原料基地。不仅如此,耐力木业还在俄建立起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的龙跃经贸合作园,现已完成投资6.3亿元,建有5.3公里铁路运输线,入区企业11户,年产值17亿元、税金1.5亿元。
耐力木业利用俄罗斯原料优势在境外设立产业园区,既增加俄方就业和税收,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这种“互惠共享,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中俄专家及政商人士间早已形成共识。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分析,互惠共赢的战略对接,可以释放“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潜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沿线全新增长极。
“以中俄为例,通过战略对接我们将有可能以更全新、更广阔的视野构建欧亚
大陆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提供保障,并能进一步将合作共赢理念推广到非洲甚至美洲地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所长拉林对全新的开放合作格局充满信心。
新华社哈尔滨11月19日电
编辑:左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