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迁徙候鸟种类达350种 看看它们把“家”安在哪儿

20.05.2015  12:39

  19日,在哈尔滨举行的首届黑龙江流域候鸟迁飞区保护网络会议透露,黑龙江流域是全球九大候鸟迁徙路径之一的东北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迁徙候鸟达350种,占全国迁徙鸟类的一半以上。

  据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是全国重点林区,森林和湿地资源丰富,其中湿地是迁徙候鸟最主要的栖息类型之一,黑龙江流域内的湿地为候鸟的迁徙和繁殖提供了大量栖息地,是重要的候鸟繁殖地和迁徙中转站。全国有鸟类1400多种,其中迁徙候鸟种类达600多种,而我省迁徙候鸟就达350种,占全国候鸟种类总量的一半以上。目前全省有248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66平方千米,国家级36处,省级85处。

  每年候鸟迁徙期,时有乱捕滥猎事件发生。下一步,我省林业部门将加大监管巡护力度,在鸟类繁殖地和迁徙地设立管护站,联合公安、海关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督查专项行动,发动全社会力量保护野生动物。同时,我省还成立黑龙江流域候鸟迁飞区保护网络,通过这个平台,促进与蒙古、俄罗斯两国的合作,加强对整个阿穆尔-黑龙江流域的保护。

   候鸟迁徙路线

  一条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黄河流域越冬的候鸟,沿渤海海岸经辽宁省、吉林省进入我省松嫩平原,然后飞越大、小兴安岭到俄罗斯境内繁殖,部分鸟类留在松嫩平原繁殖。在东南亚国家越冬迁徙的候鸟一般经东海、黄海、渤海海岸飞到我省繁殖。

  另一条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黄河流域越冬的候鸟,沿渤海海岸向北经过图们江流域进入我省的三江平原到俄罗斯境内繁殖,部分鸟类留在三江平原繁殖。有部分在日本南部和韩国越冬的候鸟,经朝鲜半岛进入三江平原,然后飞到俄罗斯境内繁殖,部分鸟类留在三江平原繁殖。

   龙江候鸟分布图

  我省是东北亚地区鸟类最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和繁殖栖息地,繁衍栖息鸟类种类繁多,全省分布有鸟类400余种,其中,迁徙的候鸟种类近350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1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56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59种。每年春秋季节经我省迁徙的鸟类数量达2000万只,仅兴凯湖每年春季迁徙的候鸟就达200多万只。

  候鸟分布流域

  1、东方白鹳(白鹳)

  体长约120厘米,大型涉禽。嘴粗健,黑色。脚桔红。头颈、背、及下体皆白色,飞羽黑色。3月初迁来,栖息在江河、湖泊、浅水岸边。夏候鸟。

  全省有东方白鹤50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兴凯湖、洪河、扎龙湿地、三江保护区、挠力河流域、三江保护区,其中兴凯湖每年有150-160只。

  2、黑鹳

  体长约97厘米,大型涉禽。嘴、眼周红色,上体及翼黑褐,闪紫及绿色辉,下体纯白,脚橙红。栖林间岩壁,水域觅食。3月末至4月初迁来,夏候鸟。

  3、中华秋沙鸭

  体长约55厘米。嘴、脚红;雄鸟头、颈、上背黑;羽冠长,分上下两部分;胸、腹白,肋具鳞状黑斑;雌鸟头颈棕褐。栖山地河流间,夏候鸟。

  我省共有170只左右,主要集中在我省嘉荫县境内的茅兰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该区发现的最大种群达45只。

  4、金雕

  体长约87厘米,体型较大。头与颈呈闪金黄的栗褐色;上体暗褐,尾杂褐灰横斑;下体几纯黑褐色。跗蹠全被羽。栖于山地森林地带,夏候鸟或留鸟。

  全省监测到金雕30只左右。

  5、玉带海雕

  体长约79厘米。嘴黑褐;脚土黄;头颈淡棕黄,背、腰褐色,尾黑,中段可见白色宽大的横斑;下体棕褐。夏候鸟,省内罕见。

  6、白尾海雕

  体长约89厘米,成鸟头、颈黄褐;背、腰暗褐;尾全白,羽基褐色;下体及两翼褐色。嘴及脚黄色。每年3、4月迁来,多栖于江河水域或沼泽地,也见于山地草原。夏候鸟。

  全省监测到2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兴凯湖和三江保护区。

  7、黑嘴松鸡(细嘴松鸡)

  雄鸟体长约95厘米,眼上裸皮红色;头、颈、胸、腹和尾黑,其余各部暗褐,翼尾有白斑;雌鸟小,体暗褐并杂有棕黄横斑。大、小兴安岭北部留鸟。

  在我省主要分布在位于黑河市嫩江县境内的黑龙江中央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白头鹤

  体长约96厘米。头与颈大部分白色;额与眼先密生黑须羽,头顶前裸部朱红;体羽黑灰,三级飞羽弯弓形,羽枝松散。栖息于丘陵林间开阔的沼泽地、河口、湖泊。夏候鸟。

  9、丹顶鹤

  体长约145厘米。全身大部白;头顶裸部朱红;喉、颊、颈大部、次级和三级飞羽均黑;三级飞羽长而弯曲,覆于白尾上。栖息于沼泽湿地。夏候鸟。

  全省有800多只丹顶鹤,其中主要分布区扎龙湿地有野生200-300只、人工孵化300多只,兴凯湖100只左右,挠力河150只左右。

  10、白鹤

  体长约135厘米。嘴赭红色;除初级飞羽黑色外,余羽皆白色;头前半部除少许白须羽外,全部裸露朱红;脚肉红。栖息于沼泽湿地。旅鸟。

  今年监测到扎龙湿地有200多只,往年主要在吉林、内蒙古迁徙多一些。

  11、大鸨雄鸟

  体长约100厘米。头颈淡灰,上背以后棕、黑横斑相杂;喉白,两侧具胡须状硬羽。雌鸟显著较小,无须状硬羽。栖于草原、半荒漠及开阔的农田草地。夏候鸟。

  主要分布在位于绥化市明水县的黑龙江明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2月下旬,保护区监测到2群共计32只野生大鸨种群,这是近年来该保护区首次发现如此大的野生大鸨种群。(作者: 张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