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的千亿老科学家

01.02.2016  10:55

  89岁的潘际銮院士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焊接专业泰斗,他一手筹办了清华大学全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解决了国家一个又一个重大工程问题。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焊接馆里,“潘际銮”三个字高挂在门厅的墙上,居于一堆名字里最顶头的位置。这位将近90岁的院士至今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早已高达千亿。

  科研成果价值千亿无人知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实用型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是由潘际銮担任工程顾问的。核电站建造中,焊接是核电站实现绝对密封、绝对可靠的关键。到现在核电站要上什么新设备,都还要首先征求潘际銮的意见。潘际銮的国家级科研成果不在少数,但是潘际銮却一直不为大众所知。他坦言,很多国家科研项目具有保密色彩,所以不能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他的论文并不多,在社会上也不出名。潘际銮坦言,为国家创造价值是应当的,对于他个人能不能因此受益,他“根本不在意”。潘际銮说,他这么大岁数,还想“干活”,至今他每天还要在实验室里工作10个小时左右。

  身居斗室生活简朴

  潘际銮的生活相当简朴,他家里的装修堪称简陋:老旧的家具把本来就不大的一间屋子挤得满满当当,沙发罩也随意地用两只别针简单地固定在沙发背上。在他家里,最贵的就是电脑了。而他的办公室则要比简陋“更简陋”,光线不好,大约只有10平方米。

  载着妻子遛弯买菜

  潘际銮喜欢骑自行车,80岁时还载着妻子李世豫在校园里遛弯和去菜市场买菜,同学们说他俩有神仙眷侣的气质。潘际銮也有过专车。在南昌大学担任校长的10年间,一辆留学生捐赠给学校的老旧尼桑“蓝鸟”是他的专车。下属们劝他换辆好车,他觉得没必要。回到清华后,他又过回自行车上下班的日子,“没啥不习惯。”

  对国家社会的赤子情怀

  潘老师十分关注国家、社会大事,特别是攸关学界的事,总是仗义直言。2007年,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以在职博士的身份冲击院士,引发社会争议,潘际銮是院士中少有的公开发声者。“很罕见,博士还没毕业怎么能来选院士呢?”最终,张曙光冲刺院士告败。

  潘际銮心牵国家社会是有来由的,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正在负笈求学,目睹了国家民族的悲惨命运。用他自己的话说,“20多岁时,就把自己同国家命运“焊接”在了一起。出身西南联大的他至今还会唱联大校歌,每当唱到“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时,潘际銮的心里都激动不已,忍不住流下眼泪。钟京

  潘际銮发明的特种机器人———无轨道爬行式弧焊机器人,是国际焊接领域中的首创,属于国际领先、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也是解决大型结构件在工地实现自动化焊接的强大武器。

  “神仙眷侣”

编辑: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