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评论:龙江从来不缺开拓创新的精神基因

22.09.2015  10:04

  人无精神不振,国无精神不兴。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不仅要有持续的外部动能支撑,更要秉着一股劲,提着一股精气神。龙江大地上,一代代先驱者、革命者、建设者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等,始终为龙江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与挑战叠加的新常态下,龙江比任何时候更需要精神的引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龙江发展的恒久动力。
      一个地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精神的锻造史。回顾黑龙江波澜壮阔的奋斗史,龙江儿女从不缺乏改革的勇气和魄力,从不缺乏创新的积淀和智慧。黑龙江的精神财富,是在革命、开发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几代黑龙江人用艰苦的探索、顽强的斗争、辛勤的劳动、无私的奉献锻造出来的。从共和国的长子到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全国重要的石油产区、煤炭产区、木材产区,到千亿斤粮食产量的大粮仓,黑龙江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等优秀基因不曾消失,并顺应时代潮流,在不断丰富、完善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不可否认,由于我省计划经济开始的早,退出的晚,导致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曾经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特殊贡献的“骄子”,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新的考验。但是市场经济醒得晚,市场意识不强,只是转型发展的早晚问题,快慢问题。当发展的迷思被厘清,思想的牢笼被打破,后发赶超的决心与力量将势不可挡。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用一代代龙江儿女一脉相承的精神力量去改革创新,拼搏进取,在体制机制上大刀阔斧,在发展环境上全面优化,在创新创业上激发活力,必将为龙江转型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经济增速低位运行、下行压力加大,但也孕育着转型升级的无限希望,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一方面,虽然能源资源产业大幅度下拉,但其他产业快速增长,经济趋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种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红利接踵而至。从“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到“龙江丝路带”建设,从国务院下发振兴东北“35条”,到关于进一步优化全省发展环境的“意见”,龙江正迎来加快发展的崭新机遇和发展良机。顺势而为,我们必须把握这种大势,全省上下迎难而上,一往无前,始终绷着一股劲,咬定发展不放松,让黑龙江的精神财富成为振兴黑龙江的强大精神动力。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是发展的必然规律。暂时的困难和压力只是龙江结构调整的阵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矛盾有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有没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办法。”解决结构性、体制性和资源性三大矛盾,需要我们迎难而上;扩投资上项目、促进工业经济企稳回升,需要我们铆足干劲;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需要我们锐意进取;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我们久久为功。使命和任务的落实,靠改革创新,靠市场机制,靠简政放权,更要靠我们自己的“骨头长肉”。需要拿出当年力劈榛莽、艰苦创业的豪情,拿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勇气,发出改革创新、敢破敢立的新时代强音。
      哲人说,“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让所有的龙江儿女从“精神”这个原点出发,以新一轮东北振兴为契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催发内生动力、提升创新活力,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续写龙江跨越发展的时代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