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时评】 治霾,怎么办?马上办!
毕诗春
“真不错,这两天哈尔滨的天儿挺给力,没霾。”26日下午,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多位政协委员对防治雾霾建言献策,在提案平台上,有关治霾的提案持续增加。
雾霾是互联网的“槽点”,是公众感受最明显的痛点,是社会治理的难点,也是委员提案的热点。委员们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调研结果,为治霾下药方。雾霾污染源莫衷一是,治污之难可见一斑。委员们普遍认为,无论罪魁祸首究竟是谁,我们迫在眉睫要做的,就是严控产生雾霾的每一个源头:从供热节能减排做起,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建立秸秆收储运中心,解决秸秆回收、运输成本高等难题;依托大庆油田,参照北京、内蒙古等地推行煤改汽工程……雾霾防治容不得坐着等,等风来;容不得只挂帅,不出征;不允许不推不动,做虚功。必须下笨功、做实功,力求实效。
求实效就要标本兼治,就要“防霾”+“治霾”。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防”的方面,要执行我省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加大对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的排查、督查力度,加大对燃煤设施和燃煤堆放的监管力度,严控散煤特别是劣质煤使用,严控秸秆野外焚烧,正如一位委员所说,东北地区产生雾霾的原因是多重的,大到逆温天气、燃煤污染、扬尘污染,小到锅炉点火产生的粉尘。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得到根本性转变,汽车尾气、燃煤、违规排放等成为哈尔滨雾霾天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春秋季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也是致使雾霾天气发生的重要因素。防治雾霾在“治”的方面,就是要加大从源头进行根治的重视程度,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抓起。大气污染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但只要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才能从根上治病。
防霾行不行,关键看执行,在执行上要有法治思维。如今防治污染,不但有文有规,而且有着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严控散煤、严控秸秆、严控扬尘,如何严、如何控?违反规定要负怎样的责任?一言以蔽之,关键看执行力。如果执行不到位,再科学的制度安排也会流于形式。防治雾霾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关头,防治结合必须按制度办事,执行必须彻底,追究责任要一查到底,不打折扣。
大气环境治理没有旁观者,政协委员们以问题意识、运用法治思维为防治雾霾这一系统工程集中发声,既符合客观实际,又符合群众意愿,也具有可操作性,这些提案提得好。
《黑龙江日报》(2016年1月28日02版)
编辑: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