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猪产业迎来投资潮
产业集团来了,上市公司也来了,近两年,先后有2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企业来黑龙江省考察、洽谈,建猪场,一批生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龙江黑土地已成生猪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并将成为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有效载体,推动“粮变肉”过腹增值,成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新动能。
生猪产业成投资热土
同今年这个夏天一样火热的是龙江大地养猪场的投资建设热潮。6月30日,黑龙江省力邀广东、北京、湖南、四川等9个省市的11家生猪产业巨头来哈尔滨市,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生猪产业投资对接会。此后,南方众企业与省内各地有发展生猪产业意向的,互相考察、洽谈、签约、选址紧锣密鼓进行。
致电采访武汉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天种)常务副总经理刘师利时,他正在铁力市的工地上忙着做开工前的准备。他告诉记者,武汉天种是上市公司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骨干企业。他们也正是6月30日那次投资对接会后,确定在铁力市建设年出栏15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目前,基地正在铺设水、电路,计划2017年8月完成土建,2018年8月投产。
黑龙江亚欧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欧牧业)副总经理刘玉胜在采访中说,亚欧牧业是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黑龙江省新建的一家子公司,年轻的公司肩负着重任,即完成黑龙江省与浙江省“两江”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依托明水县畜牧业优势资源,建设集生猪养殖、有机肥料加工、饲料加工、屠宰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猪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计划分三期建设:今年开工建设5万头种猪场、20万吨饲料加工厂。目前,他们正在做开工前的各项准备。2017年启动有机肥场、商品猪养殖场及屠宰加工厂建设,2018年建成屠宰加工厂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运营后将为浙江市场提供优质猪肉制品。
与此同时,广东温氏集团、北京伟嘉集团、江西双胞胎集团、湖南佳和农牧有限公司、四川省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黑龙江省各地的考察、洽谈、对接也是马不停蹄。
生猪产业发展空间大
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着改布局、调结构的发展大势。养猪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被称为“最后的黄金沃土”。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都在努力把握生猪产业发展的黄金周期,将生猪养殖作为未来几年的发展重心。近几年,随着南方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南方一些省市受土地、饲料和环境等资源因素的影响,陆续发布生猪“限养令”“限宰令”。很多省份启动生猪禁养区的划定,或正准备启动。养殖区域的重新划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南方生猪产能的回升,生猪产能北移加速。
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黑龙江省与丹麦、法国、美国等生猪产业发达国家纬度接近,适宜生猪产业发展。黑龙江省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有利于动物疫病防控,整体防疫成本和难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得天独厚的生猪养殖刚性资源,使黑龙江省成为全国生猪产能北移有承接能力的唯一省份,因此成为生猪产业投资重点区域。
“黑龙江土地资源充足、扶持政策优厚、产业发展空间大,是全国最有条件、最有潜力推行种养结合的地方,这是我们最看重的。因为大规模的集约化养猪需要足够的土地作为防疫空间,我们不仅需要养殖地,还需要种植地。未来我们将在养殖基地周边种植约10万亩的绿色玉米和大豆,作为我们养殖基地的饲料,只有绿色饲料才能生产安全猪肉。”采访中刘师利表达了武汉天种扎根龙江的信心。
“我们之所以选择明水县,主要因为这里草场资源丰富,不仅能很好的消纳猪粪,解决一直令养猪业头痛不已的污染问题,还能将猪粪转化成有机肥,用于种植优良牧草。”刘玉胜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黑龙江是粮食大省,饲料不用担心。今后他们将引进丹麦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在明水县建设全自动化的养殖场。同时他们已在明水县承包了1万多亩草原,将来致力于牧草改良,将猪粪处理成有机肥料用于种植苜蓿草,使苜蓿草成为公司的另一经济增长点。
合力实现“粮变肉”
“猪粮安天下”,生猪产业事关国计民生,也是黑龙江省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到黑龙江省投资发展,不仅将有力地推动黑龙江省生猪产业发展,更将有力地支撑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大省建设,同时也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经济发展上发挥作用。
铁力市对武汉天种的落地寄予厚望。铁力市市长助理、畜牧兽医局局长郝立国说,目前铁力市生猪养殖量为年出栏40万头左右,养殖场户大多规模比较小,竞争力比较弱。武汉天种的到来可能带动铁力市生猪产业实现质的提升,促进铁力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铁力市将引导武汉天种与本地中小养殖户合作,与铁力市的扶贫工作结合起来,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有专家认为,当前,黑龙江省正在力争成为全国高品质畜产品基地。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打造高品质畜产品基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实现标准化规模养殖,才能提高商品的整齐度和安全水平,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近年来南方一些大企业纷纷进入黑龙江省养猪业,将加速黑龙江省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生产效率,提升猪肉产品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发展生猪产业是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有效载体,推动“粮变肉”过腹增值,使生猪产业成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新动能。(记者黄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