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玉米的国际范儿路径
记者桑蕾
前言
哈尔滨有个“冰地”,土生土长的龙江品牌,加工的原料是黑土地上最地道的玉米。
“冰地”有双巧手能演绎魔法——经过它的巧手加工后玉米可以压榨出透着金光的玉米胚芽油,每一滴都浓缩着黑土地上的精华。
在黑龙江做粮油深加工的企业不只是“冰地”一家,可“冰地”的发展速度却异常快——它是我省第一家通过香港STC认证的油脂企业;“冰地”是2014年黑龙江省政府重点推广品牌中唯一的民营品牌;“冰地”仅用两年的时间击败众多老牌玉米油,成为最受冰城人喜爱的玉米油品牌;也只有这家“咋呼”的最欢——请媒体见证STC认证的过程:几位经理频频亮相各类访谈,把企业的发展运用媒体广泛传播;自办微信平台“冰地乐园”几乎天天更新;各类参展、获奖、促销活动自我宣传,并通过“朋友圈”逐一扩散。
保质量、树品牌、搞认证、懂宣传,“冰地”就这样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蹿红。它的成功之路,与其他龙江品牌之路既一样,又不一样。虽然距离它想要创立“中国有机玉米胚芽油领导品牌”的梦想尚有距离,不过,能红得如此之快,在龙江绿色食品企业中当属“异类”。适时剖析“冰地”这一案例,解密“玉米传奇”,在“龙江绿”大举进军全国的今天,对于诸多野心勃勃、蓄势待发的龙江绿色食品企业来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在9月份举办的“2014黑龙江绿色有机食品(哈尔滨)博览会”上,“冰地”位于C厅的展位颇为显眼,展厅位于场馆中间,敞亮大气。前来购买玉米胚芽油的百姓不少,想要谋求合作的企业更多。用公司董事长王耀晖的话就是:“今年是公司忙且充满希望的一年。”在宏观经济形势较为困难的大环境下,“冰地”的逆向发展源自2013年10月的一次认证,“冰地”就是自那时开始步入了“忙且充满希望”的美好时代。
一个发现打响认证战役
【基于“冰地”对产品质量的一贯严格,去香港STC认证,我是充满信心的,我知道肯定没问题。STC认证是“冰地”走出龙江,走出国门,走进香港、东南亚、甚至欧盟的敲门砖,为冰地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耀晖】
让时间回到2014年的1月20日,这是王耀晖苦盼近半年的一天——“冰地”有机玉米胚芽油终于通过香港STC的认证,拿到了直通香港、欧盟的通行证。这一天,“冰地”请来了省市多家媒体前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通农业”)从2009年创建玉米胚芽油精深加工基地,专做高档玉米胚芽油。“我们从美国通用公司引进的生产线,采选黑土地优质有机玉米作为加工原料,不加任何添加剂,采用滤纸过滤工艺,每160粒玉米才能压榨出一滴玉米胚芽油。”谈起自家的产品,王耀晖如数家珍:“用滤纸过滤杂质这在油脂加工企业中可是首创,这种工艺让玉米胚芽油观起来更加剔透,吃起来口感更加柔和。”
精益求精的“天通农业”成为全国唯一一家经过有机认证的玉米胚芽油生产企业,但是销售业绩却并不如意。为了开拓市场,“天通农业”走南闯北,参加各类展销,完成了初步的市场开拓。2013年5月,王耀晖参加黑龙江(香港)活动周。在活动中,黑龙江省省长陆昊提出希望黑龙江更多优质的绿色食品能挺进香港各大超市。如何进军香港?做事雷厉风行的王耀晖当即考察香港超市,却发现那里卖的黑龙江产农产品并没有标注产地。一打听才知道,想要进入香港的卖场,必须通过香港的质量检测认证。黑龙江虽然是绿色食品大省,还没有一家企业产品拿到这个准入证。
市场经济条件下,谁占领了市场,谁就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而作为绿色食品大省的黑龙江,却没有一家企业拥有直通香港市场的通行证,未免令人尴尬。“龙江人都说自己的产品好,可是自己说没有用,虽然‘冰地’品牌产品已经完成了食品安全体系HACCP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但想要走出龙江,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品牌,我们需要国际权威机构来认证,借助他们来宣传自己。”王耀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冰地”通过检定,进军香港市场。一场由“逛”超市引发的认证战役就此打响。
一个标准指明发展之路
【获得STC认证,拿到“借港出海”的船票后,“冰地”的销路大增,一年的时间内,销售量翻番,甚至有韩国、英国客商慕名而来。这样的结果让“冰地”更确信走高品质之路的正确性。】
王耀晖联系的认证机构名叫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在香港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是国际知名度极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STC对食品检验要求非常严格,甚至高于欧盟标准。内地检验可能要检测60多项内容,而STC检测需要检测300多项。当然严格也有严格的好处,一经通过STC的认证,就可以获得欧美140多个国家的食品安全质量互认,从而找到了一条通往国际市场的便捷通道。
“STC认证的食品,都不是企业送检产品,而是工作人员在市场里直接购买的,所以绝对真实。”王耀晖对“冰地”的产品质量100个放心,所以难题不在这里,而STC的要求是要有当地技术权威部门出具连续三年以上产品检验报告。
经过多方努力和产品检测,2014年1月21日,“冰地”玉米胚芽油通过香港STC认证,获得优质【正】印,香港食品卫生局长高永文先生亲自颁授证书,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接见中港双方代表,“冰地”搭上直通香港国际列车!
凡走过的路必留下痕迹。9个月的时间,王耀晖受益良多:“这段经历,我了解到了国际产品标准,认识到了产品质量可以再提升的空间。”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冰地”玉米胚芽油有一种包装是用马口铁。马口铁是国际流行的食品包装材料,密封性好,还避光,特有金属质感一向都是高端食品的最爱。全方位提高标准,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食品这才是一个食品品牌的生存之道。即使是塑料包装,我们也要采用国际流行的可降解的环保材质,它能避光,防止油品氧化。”虽然国内的消费者还是习惯那种普通的透明塑料包材,但是“冰地”已经下决心更新包装,并且已经和国内的包材生产厂家达成了协议。如果新的包装上马,每瓶玉米油的包装成本增加几元钱,可是王耀晖认为:“别小看外包装,上面体现的是品牌的理念,是带给消费者最安全的感受。‘冰地’就是要留给消费者天然、安全、环保的印象。”
记者在“天通农业”采访时,王耀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一些特制的瓶盖,“这些瓶盖是从国外参观考察时带回来的,我们去韩国庆尚北道等地的先进企业进行参观考察,他们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对细节品质的追求,给我们很大的刺激,他们很多企业已经是百年老企了,向着百年名企这样的目标努力,我们不得不自我颠覆,遇到好的技术,凡是能用在我们产品上的,我们都会虚心学习借鉴。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企业才能避免自我满足、不断超越提升。黑龙江的产品才能改变以往粗犷的传统形象,满足更多消费者更高层次需求。”
“冰地”的思路与香港著名品牌策划师黄安不谋而合。黄安说,食品行业是一个不能急功近利的行业,每一个品牌都是对消费者的承诺,绝不能投机。做绿色食品的企业那么多,想要脱颖而出,必须有独到的东西。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部,土质肥沃、气候严寒,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完整,这都是龙江绿色食品独具的优势。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品牌,就要深挖产品的独特性,这将成为该品牌文化的基础。就像提起“苹果”你会想起高科技,提起可乐你会想起年轻群体一样,显然“冰地”已经开始找寻自身的特性,并逐渐演化成“个性”。
一个品牌承载企业梦想
【黑龙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地每年休养生息的时间有半年,化肥使用量是南方的三分之一,农药使用量是南方的七分之一,黑土地所含有机质营养是黄土地的十倍,一年一熟,加之黄金玉米带的玉米资源丰富,如果能做出优质的玉米胚芽油肯定有市场。所以要靠龙江的资源优势和现代的技术工艺,打造一个有良心的食品品牌,做中国有机玉米油领导品牌。带着这样的梦想,“冰地”上路了。】
其实“冰地”的品牌之路早已启程。
2009年,在“天通农业”刚涉足玉米油领域的时候,品牌塑造就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品牌理念、品牌定位、品牌宣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打造一个好品牌,天通农业特意花重金请来北京蓝狮品牌策划团队全程参与玉米胚芽油的塑造。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起好名字,既要响亮,又要一眼就能传达出黑龙江在地理和气候上的优势,通过名字给人以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联想。几经商讨,“冰地”这个能代表黑龙江冰天雪地的地域特色的名字屏开雀选,成为“天通农业”首选。
引进美国通用的玉米胚芽油生产线,国内第一个无任何添加剂玉米油,国内第一个采用滤纸过滤工艺的油脂加工企业,国内第一个打出有机玉米胚芽油的中国品牌,国内第一个使用马口铁包装的玉米油企业,国内第一个获颁香港STC优质【正】印的油脂品牌。“冰地”一步一步实践着梦想,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评中国玉米加工业十强、并成为2014年黑龙江省重点推广品牌(惟一由民营企业打造的品牌)。
为了扩大影响力,“冰地”改变了“闷葫芦”的传统理念,主动向媒体借势,不但自家主办的微信平台办得有声有色,同时独家冠名冰地玉米油杯“我主荧屏”主持人大赛,成为黑龙江省电视台的战略合作伙伴。一年来,玉米胚芽油的销量不断攀升。“冰地”连锁事业部的营销总监曲长涛对记者说:“仅一年的时间里,‘冰地’的产品销量就翻番,其中的大订单都是来自展会,一些长三角、珠三角的客商慕名而来,仅哈洽会上的意向订单就达7000万元,目前已经落实了4500万。农博会上,‘冰地’更吸引来英国和韩国的客商,一下子就签了近1000万元的长期订单。”这一年以来,“冰地”销售步伐也正在加快,已经在北京、广东、湖南、江苏等省市设立了46家品牌销售旗舰店,不但玉米胚芽油受到欢迎,“冰地”旗下的大米、杂粮、山珍产品也颇受欢迎。而在龙江老家,“冰地”的销售情况更为喜人,已经取代其他大品牌成为最受欢迎的玉米油品牌,在一些商场已经与龙江地产知名品牌并驾齐驱。
“打造中国有机玉米第一油”,“争做中国有机玉米领导品牌”,提法虽然在变,但是争做行业领军的决心不改,谈到企业的品牌战略时,王耀晖说:“做事业做到现在,应该是进入到一种境界,把品牌视作生命,通过提升品牌来给消费者信心,给企业自信心,市场需要好的玉米油产品,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油、放心油,都需要品牌的支撑,市场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一个群体创造玉米传奇
【经过20年的发展,“龙江绿”叫响全国,食品加工产业已经成为龙江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产业,快速发展的绝不只是“冰地”一家,而是一个懂营销、有志向的新群体。】
熟知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脉络的人都知道,“龙江绿”的发展经历了20余年的累积。省绿色科技研究会副会长王法典对记者说,前十年,龙江的食品产业是摸着石头过河,以木耳、蘑菇等林下经济产业为主体。哈洽会就是我省农产品展示的大舞台,大米成袋子卖、木耳、蘑菇卖散装,完全没有包装、加工的概念。黑龙江农产品就这样以“傻大粗”的形象展示在客商面前,那时有机、绿色食品在国内尚属新鲜名词。十年之后,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安全议题,龙江绿色食品价格水涨船高,直接促进了我省食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我省的2亿亩耕地中,达到绿色种植标准的达7000万亩。随着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品种改良更让食品加工的工业魔法得以实现。王法典以玉米品种的改良为例:当新一代富含胶质、含水量高且高产高抗的玉米品种被研发并且普遍种植后,不但口感更甜、更糯,加工出来的玉米浆、玉米汁、玉米油也品质极高。于是玉米加工产业迎来了春天。
快速发展的不仅是玉米加工产业,在我省去年推出的30个重点发展产业链条中,食品产业占据了七个席位。乳品、肉类、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和山特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七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成为我省孕育龙江绿色名品的摇篮。黑龙江省工信委食品加工处处长官英敏对记者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省食品工业已拥有33个中国驰名商标、20个中华老字号和138个黑龙江名牌产品。
时也,势也。对于新崛起的品牌,王法典有着自己的看法:“与以往的龙江品牌相比,新品牌,新企业有着新时代的特点:其一,加工技术含量高,与国际最新技术接轨。其二,重视品牌营销,注重在品牌影响力上下功夫,打破了龙江企业留给大家‘闷声搞生产,不懂卖产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固有印象。其三,企业经营者不只为赚钱,而是有梦想的一群人。”
是的,他们都是一群有梦想的人。王耀晖就是其中一员:“我希望给省内的食品加工同行搭个桥,大家都拿到那张高标准的‘身份证’,集体向外拓展市场,把‘黑龙江’塑造成中国的安全食品品牌。实际上,品牌提升的手段其实在当前环境下变得越来越难,消费者获取信息来源更加多元,想做品牌不像十年前打打广告那么简单。需要系统的组织和实施,尤其对于创业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来说,如何平衡投入和产出,以适度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则更加考验企业的耐心和决心。目前,我们正在组织黑龙江省内的知名玉米加工企业共同组成玉米产业联盟,共同研究、共同分享品牌提升的各种手段,共续‘玉米传奇’。这个市场不是某个企业的,只有大家共同发展,市场环境更好,品牌更多,龙江绿才能真正走上国际化市场。”
回眸
“冰地”足迹
-冰地牌玉米胚芽油被评为黑龙江名牌产品
-成为中国玉米油加工企业十强
-获得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认证
-道外区永源镇玉米基地获得有机种植基地认证
-获评黑龙江省最受喜爱的100种绿色食品第五位
-跻身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被列为黑龙江省政府重点发展品牌
-携手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设立黑龙江省冰地防未病食疗中心
-与哈尔滨市质检院合作成立检验机构
记者手记
龙江民企大有可为
“冰地”获得的STC颁发的优质【正】印。
杨廷制图
□桑蕾
在全国,上市公司民企占比超半数。由全国工商联评选的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黑龙江仅有4家企业上榜。叫的响、做得强的民营企业还不多见。单从本地电视媒体广告投放上来看,除了药品酒类的广告,本地食品加工企业难觅踪影。黑土地孕育的金灿灿的粮食,如同守着金山银山却不知道如何挖掘。纵观“天通农业”的发展脉络,始终围绕玉米作文章,始终以品牌提升为主线,发展目标清晰,前进有路线图,每个时间段都有亮点。民营企业的成功路线或许并不一致,但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式,能够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既练内功又眼观六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常常陷入一种自我禁锢的状态。我省民营企业的规模与南方发达城市都有明显差距,究其原因,还是视野和战略存在短板。抱有打响“龙江绿”概念的也不止王耀晖一人,龙江绿色食品产业还有不少胸怀梦想的企业家。大胆地梦想,小心地勾描,坚定地实践,绿色产业之路会越走越宽。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