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记者 彭溢
从国际领先的“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技术”,到“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再到“多功能分子成像肿瘤诊疗关键技术及应用”……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共捧回了22个沉甸甸的奖项,获奖项目整体水平创历史新高。
这些重大项目的成功研发及应用,无不凝结着龙江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无不是他们长期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结出的硕果。成绩令人振奋,更彰显了龙江自主创新实力的稳步提升。
执著坚守 打破国外垄断
“你们中国人能做出来吗?”时光追溯到30年前,老外讥讽的话语、轻蔑的目光烙在了当时出国考察“超大电流短路发电机”项目的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心中。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从那时起,哈电机人决心研制中国自己的超大电流短路发电机。
哈电机几代人历经坎坷,独立完成的“超大电流短路发电机自主研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日前,记者来到公司的重型车间,见识了超大电流短路发电机的关键核心设备——定子。这是一个6米多高的大型圆筒,在其顶端数名技术工人正忙碌着。产品设计人员杨华峰告诉记者:“这台设备组装调试后将供给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工人们正把硅钢片排进定子内。”看到周围数排叠起的硅钢片,记者用双手抬起其中一张,虽然只有0.5毫米厚,却分量十足。杨华峰说,这个定子“胃口”惊人,能“吃下”上万张这样的硅钢片,总重足有170吨左右。而定子里所蕴藏的“技术密码”是项目中最难攻克的。
上大学时,不少人有过在寝室烧电水壶导致整个宿舍楼断电的经历。道理很简单,电流超负荷冲击,烧坏了电线。同样,我国三峡电站、船舶等各行业使用的电器设备也怕遇到这种超大电流的冲击而产生故障。那么,如何测试这些电器设备是否达标?项目完成人之一、公司副总工程师焦晓霞告诉记者,国际上通用的检测设备就是“超大电流短路发电机”,通过发电机突然短路,产生超大电流,以检测被试电器设备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但传统意义上的电机根本承受不了频繁的突然短路,更别提还要产生尽可能大的电流、反复承受巨大冲击而安然无恙,这在当时研制了一辈子电机的科研人员眼中也显得不可思议。但如果没有自主研制的检测设备,国家电网使用的国产断路器类、互感器类、变压器类等大型电器设备只能委托国外试验室检测。“自己研制的设备好不好要老外说了算。”焦晓霞说。
为了赢得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哈电机几代人潜心研究,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最终探索出适合短路发电机的电磁及瞬态过程计算方法,突破了业界理论计算的极限,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大型短路试验发电机设计和制造水平跃居世界前沿。如今,哈电机研制的超大电流短路发电机已在我国各大检测中心投入运行,为我国大型民用、军用电器设备进行性能检验,为我国国家电网安全、电力行业自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转第六版)
“这个项目曾获得我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这份肯定对我们团队是莫大的鼓励。”焦晓霞说。其实,在此次我省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项目中,绝大多数都曾获得过省科学基金资助和科学技术奖励。近年来,我省为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加大对省科学基金的投入力度,资助的范围从最初的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种,增加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留学基金和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与经费由1990年的72项、5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545项、4000万元,一大批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在龙江大地开花结果。
遥望星空 连通天地信息
科学研究需要那些敢于遥望星空,甘于做奠基石的人。率领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光通信团队摘得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该校教授马晶和谭立英就是其中的两位。
卫星在太空中获取的海量数据如何实时传输回地面?可以用激光光束在空间架设传输“光缆”。24年前,哈工大34岁物理系教师谭立英的这一大胆设想,不仅普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连她的硕士导师也泼了冷水,“方向虽好,但难度太大了”。
世界各国争夺的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归根结底是制信息权。而我国空间信息传输面临反应不及时的困境,急需建立空间实时信息网络。
“我们一起来做”,面对祖国的需要,丈夫马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几乎百倍于国内的薪酬毅然回国,给了谭立英坚实的依靠。
或许,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只有他们夫妻俩坚信:用激光连通卫星与地面的信息是能够实现的梦想。
没有外界的支持,就意味着没有科研经费来源。他俩从学校借来一间简陋的地下室,将教学实验室报废的仪器捡来、重新组装,拿出家里的积蓄和微薄的工资向着心中的梦想迈进。
那一年,他俩的女儿才5岁。“我不是把她交给邻居,就是交给学生代为照顾。女儿总是埋怨我与她交流的时间太少,实验室里的那个‘孩子’总比她更重要……”谭立英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妻俩靠着组装的设备获得了初步的测验数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在了解他俩的研究后,激动地说:“你们做得非常好!国家需要卫星激光通信,希望你们能继续做下去。”此后,马晶和谭立英陆续获得了来自哈工大和航天五院的科研基金,他们的研究也逐步进入正轨,建立了哈工大卫星光通信团队。
11秒!仅11秒,地面终端就成功捕获到星上终端发出的光信号。2011年10月25日,他们成功了,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试验成功了,海洋二号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星地双向激光通信实现了“对得准、捕得快、跟得稳、通得好”。对卫星在轨工程遥测数据的判读和分析表明:我国首次自主创新研发的星地激光通信星上终端性能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在此次获国家奖的项目中,由我省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有11个,其中哈工大就占了7项,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马晶为其作注解,“我们哈工大具有协同创新团队攻关的传统,像我们卫星光通信团队,就是把5个不同学科的100多人聚集在一起,虽然难度很大、很难出成果,但所有人都兢兢业业,没有抱怨。我们项目的成功,是整个团队的成功。”
丰硕的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增强了我省在科技研究优势领域的竞争实力,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科技厅积极健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仅2014年培育创新团队达60个,省科学基金重点支持了200名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课题负责人45岁以下的占78.7%。为我省培养了一大批既敢于遥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潜心科研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为龙江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储备了大量智力资源。
持续创新 书写“智造神话”
在国家科技奖励中唯一以企业为主体的评选项目——“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上,由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独立完成的“中国一重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创新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我省获得的首个“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奖。
“核电大型锻件是世界公认的综合性能要求最高、热加工技术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中国一重集团总经理吴生富告诉记者,“以前中国虽从国外引进过先进的核电技术,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引进核电锻件的制造工艺技术,甚至无法及时从国外采购到锻件,一度导致中国核电站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为改变核电大型锻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一重从2006年开始我国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所需铸锻件的研制。依托国家重点项目,中国一重通过艰苦的技术攻关,不断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完成了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多台核电关键设备和大型铸锻件的研制,使我国大型核电锻件的研制逐步实现国产化,扭转了国外核电装备业巨头在核电锻件领域的垄断局面。
这仅是中国一重针对我国能源、冶金、国防等领域重大装备关键大型铸锻件需求取得的众多自主创新成果之一。“中国一重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创新工程”总投资40亿元,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技部国家“重型锻压设备及工艺”创新能力平台及国家重点领域“重型锻压设备与工艺创新团队”,创建了以万吨级锻造水压机为核心,基于大型液压机、能源装备铸锻件工艺核心技术的大型锻件制造与创新体系。
在记者对一重的采访中,“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形成行业标准”等描述不绝于耳。2009年以来,中国一重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创新工程累计创产值140.5亿元,利税3.5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容器供应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产品50%以上出口,装备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全部炼油基地;是国内唯一能提供全套核电大型铸锻件的企业,反应堆压力容器和核电大型铸锻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在手合同覆盖我国在建所有核电站。中国一重已建设成世界最大的大型铸锻件制造基地,用持续创新书写了“中国智造神话”,带动了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明显提升。近年来,我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围绕全省重点产业和企业关键技术需求,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014年,组织实施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关键技术及电池制造”等51个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投入4000万元组织实施了20个省重大研发项目,其中,针对石墨新材料、作物育种等关键技术难题顶层设计了7个重大研发项目成功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争取国家科技项目达949个,获经费支持7.74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1328.2亿元,同比增长5.5%,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日益成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引领力量。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