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空港重新定义"最北"概念 "神经末梢"成客源蓝海
仇建 记者 狄婕
今年上半年,我省民航业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期中答卷。全省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701.8万人次,同比增长17.8%,同期全国平均增速为10.7%。其中,去年刚刚跻身于千万级以上规模机场的哈尔滨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582.6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增速在全国24个千万级以上规模机场排名第四,在东北地区四大机场中排名第一。支线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18.7万人次,同比增长15.4%。
我省地处祖国的末端,特殊的地理位置给我省的航空业带来一定的制约,却也蕴含着无限的机遇。如何将最北的劣势转换成优势,我省民航业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是什么吸引了航空公司看好龙江市场,空中网络如何构建,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
龙江空港与龙江旅游比翼齐飞
8月中上旬,伊春林都机场到北京南苑机场的航班一票难求,几乎班班爆满。机场经理李军告诉记者,今年旅游旺季,坐飞机来伊春旅游的客人明显增多,机场保障的私人公务机架次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伊春被誉为“美丽林都、天然氧吧”,年轻的伊春机场已成为当地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强力助推器。
机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我省是一个开发比较晚的生态旅游大省,具有后发优势。黑龙江机场近年来业务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正是这种后发优势的体现。
8月恰逢龙江旅游旺季,记者走进哈尔滨机场,在旅客前往安检口的走廊右侧,展示“东极”抚远风光的巨幅画面,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作为黑龙江机场群中的区域枢纽机场,哈尔滨机场不仅是展示“龙江旅游”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带动者和受益者。
根据国际机场协会组织的旅客调查,上半年,哈尔滨机场共保障旅游游客169万人次,同比增长46.1%,占机场旅客量的29.0%。尤其是在冬季旅游比较热的第一季度,哈尔滨机场共保障旅游旅客97万人次,同比增长达78.9%,占机场旅客量的31.3%。
【人们常常把航空与旅游比作一对孪生兄弟,民航业与旅游业,对以大农业、大林业、大能源为主要特色的我省来说,都是朝阳产业。据悉,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第三产业增速达8%,高于第一、第二产业。随着黑龙江旅游业后发优势的进一步显现,龙江空港将与龙江旅游比翼齐飞,二者之间的共生、共赢关系将更加紧密,愈发凸显。】
2
吸引过夜航班
“最北”劣势成为布局全国的优势
【在省机场集团,记者看到这样一份数据,上半年哈尔滨机场的过夜航班从2013年的23架增长到40架。过夜航班是指执行完飞行任务后在机场过夜,第二天继续在该机场执行飞行任务的航班。这无疑为哈尔滨机场的运力提供了保障。】
省民航集团市场部副经理哈玮告诉记者,以哈尔滨至广州的航线为例,如果遇到淡季,客座率偏低,航空公司很可能取消这趟航班,改飞北京至广州等这样客座率高的航线。但如果是过夜航班则不同。打个比方,2014年四川航空公司在我省设置了7架过夜航班,同时在哈尔滨组建了200余人的团队,其中机务人员就有40多名。这也意味着,由于有这样的投入,即使遇到淡季,一条航线不赚钱,航空公司可能更换航线,但也都能保证是从哈尔滨飞出去的,对于哈尔滨机场而言,运力没有减少。正因为此,今年4、5、6月的淡季,我省机场运力减少得并不明显。
那么,为什么航空公司会看好哈尔滨市场,愿意设置过夜航班呢?
我省地处祖国的最北端,曾经因为地缘的劣势,并不被航空公司看好。而今天,最北已经成为了我省一张抢眼的名片。哈玮告诉记者,还以四川航空为例,它的基地在成都。西南市场开发得很好,但要想从地方航空走向全国,就不能局限于西南。哈尔滨无疑是四川航空公司想要从地方航空走向全国航空最好的选择。哈玮说,四川航空如果在哈尔滨设点,在海南设点,再立足已有的西南部,就可以搭建起全国航空网络。这也符合了航空公司开发航线,短期看收益,长期看全国布局的原则。
与此同时,我省虽然地处我国版图的边缘。但却是我国通往北美的最近路径,全国三分之二飞北美的航线都会经过哈尔滨上空,这对航空公司开辟北美航线也具有巨大吸引力。在基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哈尔滨设置经停点,是不错的选择。
[1] [2] 下一页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