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发龙江 黑龙江力促全面振兴发展扫描
5月的黑土地,柳绿花红,万物勃发。
一年来,龙江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新发展理念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滋养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新变化更迭出扬鞭奋蹄的新跨越
穿行在郁郁葱葱的小兴安岭腹地伊春市,令人振奋的不仅仅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和满山遍野的姹紫嫣红,还有那脑筋一转、视角一变带来的新变化。
“你能想象,一个只有百万人口的地方,来了上千万游人是什么感觉吗?”伊春市旅游委副主任王巍说,2014年全面停伐天然林,当地上千家企业关停,经济增速下降9.4%,陷入迷茫和彷徨。
伊春市委书记高环说,停伐后抓过夏季森林生态游、林下经济,去年我们认真领会总书记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首次开发森林冰雪马拉松游等冬季游项目,旅游人次新增400多万,旅游业带动的第三产业GDP占比达63%,今年一季度实现经济增速4.8%的“开门红”。
伊春只是黑龙江振兴发展新变化的一个缩影,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中之重的振兴发展战役,将各种优势资源充分释放。
这一年,拥有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等生态资源的黑龙江省,打生态牌、念冰雪经,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渐变金山银山激发绿色新动能,旅游业GDP占比突破10%,超过曾经“一柱擎天”的能源工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1627万人次,跃居东北4大机场首位。
这一年,以大庆为代表的资源性城市在一个个非能源项目支撑下“涅槃”重生。在沃尔沃大庆工厂,年出口1.3万辆的产业链引来大批配套企业“扎根”。困境中的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4大煤城也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的支撑下,开始改变城市的“煤样”。
这一年,在中俄界江黑龙江上,谋划了10多年的中俄同江铁路大桥跨江而起,另外一座动议近30年的中俄黑河公路大桥顺利开工,黑瞎子岛陆路口岸双边自驾游已经中俄双方照会达成一致,哈欧班列常态化运营,“百年口岸”绥芬河借助俄罗斯港口打通了东北新“出海口”……横跨亚欧的陆海联运扬帆远航,黑龙江正从封闭的内陆腹地转身阔步走向开放发展的前沿。
这一年,一场把“大粮仓”打造成“绿色粮仓”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土萌发。目前,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发展到7400万亩,占全国五分之一,创造了绿色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10个全国第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年,老工业基地黑龙江一、三产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速,能源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过去的20%下降到8%,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等异军突起,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4.3个百分点……在扬鞭奋蹄中,黑龙江产业结构由重开始变轻。
新干法拓展出振兴崛起的新空间
作为“闯关东”人的后代,黑龙江人从不缺“拼”劲。他们曾在万古荒原中爬冰卧雪“拼”出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大庆油田,“拼”出了新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粮食生产基地——北大仓,“拼”出了新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然而,在新常态下沿着老路走,越是“加油”就越容易空转,“陷车效应”愈陷愈深。破题老工业基地振兴,怎么办?
“黑龙江遍地是宝,关键是怎么‘捡’到手。”黑龙江“煤头化尾”示范企业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永由说,公司去年使用原煤生产尿素60.8万吨,改变了当地“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下一步还将生产乙二醇等延长煤化工产业链条。
“去年9月底投产后,我们就收购了52万吨粮食用于‘粮头食尾’的加工。”富锦市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连财说,公司对玉米“吃干榨净”,生产玉米淀粉后的浸泡液含有蛋白、磷等可作为“肌醇”的原料,每吨成品市场价格高达10万元。
……
九牛爬坡、个个用力。大庆投建的丙烯、三聚重油“油头化尾”项目也都成为龙江振兴实体经济的发力点。“油头化尾”“煤头电尾”“煤头化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等新干法演绎着“长短”之变,开辟着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途径。
这一年,黑龙江省通过放大“头”、拉长“尾”,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激发内生动力。去年,全省地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减亏98.8%。今年1-2月,全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7%,增速同比高25.4个百分点,利润比去年同期增收92.5亿元。
在头尾衔接中,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三篇大文章”脉络不断清晰。
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最早的六大主机厂之一,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数字化制造平台承担了C919客机机身复合材料部件制造任务,承担了大客、大运飞机零部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并供应空客A350和A320系列飞机复合材料零部件,让哈飞青春再现。
像哈飞一样,依托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发电装备制造业的“共和国长子”哈电集团、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等“国之重器”开始走出产业困境,形成振兴“矩阵”。与此同时,工大机器人集团、安天科技等一批“新字号”风生水起。
新获得孕育出梦想成真的新希望
5月的黑龙江江面上,中方一侧铁路大桥基本铺设完毕,俄方一侧的连接桥墩正在二三十米深的江水中围堰施工。从15年前中俄双方一纸构想,到合同约定明年完工,天堑变通途见证着一年来的新获得。
“获得的是发展的新机遇!”同江市口岸办公室主任杜烨说,进入“大桥时代”后,申请冰鲜、药材等特殊口岸功能等过去不敢想的事被提上日程,包括一些“中字头”大国企也开始投资同江。
“大桥通车后的铁路运费预计比目前公路和水运价格便宜近一半。”黑龙江万源通再生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指着货仓内刚刚入境的俄罗斯大货车说,公司在俄远东地区设立了11个再生物资回收站,眼下已在同江建好厂房,只等通车后将在俄方购买的千万吨有机肥原料运回精深加工。
苦干和巧干让各项改革落地生根,收获着改革带来的喜悦。“啥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城里人愿意吃啥咱就种啥、加工啥、卖啥呗!”“啥叫农产品追溯体系?就是能生产出让消费者‘看得见’的绿色农产品。”今年试种了10多个不同品种的同江市新发村农民魏树泉,脚蹬过膝雨靴指着田间地头的摄像头告诉记者,今年他与北京一家企业签订了3000亩的订单水稻。
高纬度、积温低曾让抚远这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无法播种水稻,抚远市委书记周宏说,在农业技术专家领衔的玖成水稻合作社,先进的育秧技术不仅让农民种上了水稻,还探索了“鸭稻米”等生态种植方式。
如今,延续了几十年的耕作习惯正在这个全国产粮“状元省”发生骤变:农业新经济、新业态、新型经营组织不断涌现;鸭稻、鱼稻、蟹稻成为“网红”,卖出了超过普通大米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好价钱;一度被洋大豆逼得节节败退的本地非转基因大豆,今年摇身一变成为消费者追捧的“金豆子”……
展望未来,振兴仍在路上。因为龙江人清醒地认识到,“体制性、结构性、资源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问题仍存”等仍需持续攻坚。他们坚信,只要沿着新发展路子坚定走下去,收获的将是梦想成真的新希望。( 新华社记者陈国军邹大鹏李建平)
(责任编辑: 所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