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猪”踌躇满志“拱天下”
春节刚过,徐孟彦就忙着做一个大规划。
这位哈尔滨鸿福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总,拥有一个年出栏3.2万头猪的大型养猪场。养了近20年猪的徐孟彦,计划用3年时间将养猪场发展成一个年出栏50万头的大型养猪合作社。
与徐孟彦一样踌躇满志的是龙江生猪产业。
产业各方齐发力
夯实养殖基础、寻求资本助力、开拓销售市场,近来,随着生猪市场价格的回暖,我省生猪产业风生水起。
开拓京津沪一线城市高端市场,一直是我省生猪产业的奋斗目标。日前,省政府有关领导率领省农委、省商务厅、省畜牧兽医局和阿妈牧场等部门和企业负责人组成代表团,赴上海落实2015年7月黑龙江省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签署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合作框架协议”,会商黑龙江猪肉供应上海事宜。这意味着“龙猪”已敲开上海市场的大门,今后,越来越多的龙江猪肉产品将摆上上海市民的餐桌。
近日,黑龙江阿妈牧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银信天下网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结成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后5年,北京银信将首期投资200亿元,与阿妈牧场共同做大做强我省东北民猪产业,打造大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签约仪式上,阿妈牧场与北京银信都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后双方将在我省绿色有机畜牧业养殖、有机农作物种植、有机食品加工、航空生鲜物流配送基地及全国OTO市场渠道等项目上共同开发建设。北京银信将为阿妈牧场及其上游种植户、养殖户、原料供应商、下游OTO店主等签约合作伙伴提供流动周转金贷款,为其所有签约合作伙伴提供信用担保等,龙江生猪产业将开创一片新天地。
看好伊春森林猪产业发展前景,不久前,伊春市乌马河双兴养殖有限公司和琦利养殖场等4家规模养殖企业自发组建了伊春森林猪养殖销售合作社。合作社实行“以销带养”,共同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伊春市森林猪品牌的知名度。目前,他们已在伊春市开设4家“伊春森林猪可追溯产品专营店”。
抢占“黄金沃土”
生猪产业事关国计民生。我国是世界上第一生猪养殖和消费大国,因此,猪肉的市场供需变化、猪价的波动等都能引起社会对生猪产业的广泛关注。
我国生猪产业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四大区域。这些地区也是粮食主产区,饲料资源相对丰富,具有区位优势。与国外成熟的养猪模式相比,我国养猪业的设施化水平、规模化程度、生产效率等差距较大,养猪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生猪产业因此曾被称为“最后的黄金沃土”,近两年引来各路资本纷纷跨行进入养猪业,逐步引导我国生猪养殖迈进工业化时代。
由于环境治理成本的上升以及疫病形势的复杂化,生猪养殖业规模门槛越来越高,规模经济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中小生猪养殖户退出加快。有专家指出,2016年,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产业整合会明显加强,生猪产业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生猪产业正从以数量增长为主快速转向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形势是,2015年5月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猪肉价格高出国际市场30%左右,美国、丹麦、加拿大等猪肉生产大国“虎视眈眈”,加大了对我国猪肉出口的力度。而与这些养猪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猪养殖效率较低,饲料成本高,国内猪价长期大幅高于国际市场,很可能导致猪肉进口的快速上升,我国生猪产业未来必将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
“龙猪”顺势而为
对生猪产业发展,业内人士清醒的认识到,“南猪北养、北猪南运”已势不可挡,未来我省必将担负起向全国供应猪肉的重任。
纵观全国,生猪产业的未来走势应是改布局、调结构。改布局即将养猪业向农区转移;调结构即增加优质猪肉的产量,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国家区域优势农产品规范布局中,我省是生猪生产优势区,是全国生猪调出大省,全省有22个县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当前,金锣、双汇、雨润、正邦等龙头企业先后落户我省。全省有生猪屠宰加工企业63家,年加工能力3646万头。在全国前10强的猪肉加工企业中,已有5家在我省设厂。我省还是全国唯一一个对俄出口猪肉省份,已出口猪肉8450吨(折活猪11万头)。这意味着,优质龙江猪肉已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无论是从猪肉消费增长空间来看,还是从产业发展优势来看,未来我省都应持续推进生猪产业稳步发展,着力打造高品质畜产品基地。目前,我省已规划出生猪产业的美好前景:创新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和引导作用,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和股权投资等方式,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场。优先支持畜产品加工、饲料生产等涉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到2020年,支持新建、改扩建年出栏3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