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看亮点——2015高考五大关键词
除部分地方因科目设置尚未结束考试,全国27个省份的高考8日已落下帷幕。随后将是标准答案出炉、报考志愿、分数揭晓……经过一系列选拔后,942万考生中约700万将有机会步入本专科的大学殿堂。
2015年,被誉为“新高考改革元年”。这次高考涌现出哪些亮点?哪些变化值得关注?新华社记者梳理出五大关键词。
“大语文”:作文视野开阔获“点赞”
上海卷的“造就和谐自我”、辽宁卷的“最有风采的人”、浙江卷的“文章与人品”、全国一卷的“女儿举报老爸”……7日上午高考语文落幕,作文题目迅速成为关注焦点。专家表示,今年高考作文精选材料、明确设问,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国家政策及核心价值观的了解。
“追逐生活,贴近前沿,新型实用文体进入视野是今年作文题目的特点。”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毛继东教授表示,北京卷的微作文里有短信、一句话书评、抒情短文等,全国一卷为书信,都是生活必备技能又被高频使用,彰显了“大语文”内涵。
例如,江苏省作文题目为“智慧”。与过去动辄数百字的背景材料相比,今年题目材料仅有三十几个字。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孙芳铭认为,文字材料趋于简约,学生避免受冗杂信息的干扰与误导。“高考作文超越传统作文中的纯粹情感抒发,突出理性思辨特点。”
公平考:对“替考”等舞弊行为绝不姑息
7日,有媒体记者卧底替考组织,曝光有团伙组织在江西南昌高考替考。有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在距语文考试结束不到20分钟时,控制了涉事考生李某某。经初步调查,李某某承认了替考行为。教育部强调,对考试管理不力及违规违纪等行为,将一律严肃问责。目前这一事件正在深入调查中。
公平是高考改革的核心精神。高考前教育部会同多部门整肃考风考纪,集中开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5月下旬公安部门已抓获“助考”团伙犯罪嫌疑人二十余人。
面对高考舞弊,除了整肃严打,还要防患于未然。各地纷纷表态严防高考作弊,加大惩罚力度,山东、广东等多地规定,在校大学生若充当枪手被发现,一律开除学籍。
一个“干净”的考场不仅是社会秩序的良好体现,更是对莘莘学子的尊重。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表示,有关部门需斩断高考作弊背后的利益链条,协力为考生创造公平、良好的考试环境。
“二次选”:自主招生更科学规范
高考一结束,一些考生将奔赴另一个考场,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多所高校将在短时间内陆续举行自主招生考试,历时约两周。目前教育部公布的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有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2014年选拔录取了2.3万人。
以往高考前,部分考生疲于应付高校的联盟笔试,“掐尖”大战让他们未高考已“先脱了一层皮”。今年自主招生被统一安排在高考后,这一科学安排,令不少考生和家长觉得“负担有所减轻”。
在报名审核方面,将往年的中学推荐变成了今年的考生自荐。门槛放宽虽使报名人数上升,但因审核条件更严格,不少高校初审通过人数大幅减少。例如南京大学今年报名通过人数缩水一大半,主要限定选拔有创新思维和学科特长的考生。
“考生自主报名、高校自主审核减少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张鹏认为,学生根据意愿报名,减少了人情关系压力下“念歪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