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的“萤火”仍发光

22.01.2016  10:30

  张效房,这位中国眼科学界的泰斗,出身名门望族,启蒙于家庭的耳濡目染,求学于抗战的烽火岁月,并在新时期的磨砺中集大成于一身。他的眼内异物摘出法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点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之窗,虽至耄耋之年,仍孜孜不辍,还自谦为“萤火之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张效房,字子良,行医的父亲为他取这个名字,冥冥中注定了他一生投身医学的命运。1920年,张效房出生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一个望族。他的父亲就读过新式的医学专科学校,也将对从医的热情传递给了长子。“我小时候叫张效良,父亲想让我效仿张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读小学三年级时,张效房有了现在的名字。当时,张作霖父子的军队打到了开封,军队纪律不好,老百姓都不喜欢他们。由于跟张学良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小伙伴们总是追逐着他嬉闹,口口声声喊“小张学良”。张效房觉得不光彩,吵着央求父亲改名字。父亲拗不过他,于是他从“效良”变成了“效房”。再长大点他才明白,那个辅佐刘邦打江山的张良,字子房,绕了一大圈还是要他学习张良的意思。九十载时光呼啸而过,令张效房安心的是,他用一生践行了父亲的期望。他在医学领域坚守了76年,如今仍每周坐诊一天,查房一天,在一本眼科杂志编辑部校阅学术文章三天。而他创造的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法,一度被视为中国眼科学对世界的两大贡献之一。他发现了北方从未出现的病症1963年,豫东内涝,郸城周边县市水灾尤为严重。大水淹没了水井、厕所,粪水、饮用水、雨水全部混在一起。村民们饮水,只能目测哪块的水清一些,就拿瓢舀来饮用。很快,一种无名病撂倒了上万人。先是发烧,继而视野模糊,以至数千人双眼失明。谁也说不清这是什么病,更别说治疗了。当时,张效房已成为河南医科大学的眼科专家,奉命前往灾区查探病源。早在出发前,张效房就根据同事的描述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与南方的一种钩端螺旋体病很相似。这种病症在南方的发病率、死亡率很高,且病人都会出现脸色发黄,但并没有失明症状。经过实地勘察,张效房初步确定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一小部分按照“钩端螺旋体病”进行治疗的病人也出现了康复迹象。但是并无法证明是何种类型的钩端螺旋体病,于是他建议相关单位取患者血液进京检测,最终确定为葡萄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即无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根据相关单位的安排,河南成立了医疗队,挨村进行排查、治疗,很快该病就得到了控制,大部分及时就医的人群也恢复了健康。他研制出了便宜好用的药1944年夏,一种物资的出现,引得上海几大势力蠢蠢欲动。这种物资既不是枪炮,也不是金钱,而是一箱盘尼西林。张效房讲,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这种“神药”太贵了,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人,是难以使用“一个单位(计量名称)一块钱”的盘尼西林的。它到底有多贵呢?一支盘尼西林注射液有5万单位或40万单位。这对一户普通人家来说,就是天文数字。这时,低姿态的“磺胺药”正风靡全球,以它类似于盘尼西林的作用,救死扶伤。在磺胺药的背后,有一种病不得不提,这就是沙眼。当时的中国东北,沙眼的致盲率达到了可怕的51%。1956年,国家下发《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将沙眼列入了限期消灭的疾病之一。但是沙眼的防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病,重的需要手术,轻的需要点眼药,而且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无论是磺胺药还是其他抗生素药,很多患者都没有经济力量长期使用。经过多次研制,张效房创造出了一种“石碳酸治疗法”,这种药很快就普及开来。除了有与磺胺相同的药效外,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使用简单。经过几年的努力,沙眼的流行得到了控制,发病率逐年降低。吐丝不已,至死方休早上6:30起床,中午休息半小时,夜里一两点钟睡觉,期间或坐诊、查房,或看论文学习新知识。这位95岁老人的一天显得格外忙碌和漫长。张效房从医七十年,从未牵涉进任何医患矛盾,他身上有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独特的习惯和情怀,“话多”就是秘诀之一。一些年轻大夫觉得沟通浪费时间,但在张效房看来,若不沟通好,医生不了解病人如何痛苦,病人也不信任医生。张效房很清楚一度紧张的医患关系,甚至熟稔地念出一句顺口溜,“要想富,做手术,做罢手术告大夫”。但他仍以赤诚之心相待,相信只要事前沟通充分,医生和病人能够相互谅解。多年来他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医疗问题,却从未有闹事的。上世纪70年代,他作为“牛鬼蛇神”赴河南省鲁山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负责为食堂打水。时值严冬,他的手皴裂了十几个大口子,有的流血不止。他并不是怕苦的人,那时却日日害怕,“如果冻疮太厉害,可能永远不能再做眼科手术了。”1978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表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果,张效带头研究的“眼内异物摘出”是全国仅有的两项眼科科技成果之一。90岁那年写自传,他在扉页上题的是直白甚至老套的几句话,“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当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正是他一生的写照。(摘自《新华每日电讯》《河南商报》)

编辑: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