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供需进入新的市场周期
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创历史记录的“十一连增”、粮食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当前,国内粮食市场运行也呈现出粮食供求总量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托市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适度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进口粮食冲击国内市场等的矛盾交织的“新常态”,新的粮食市场周期已经到来。一是粮食供需总体保持宽松格局,库存水平居于高位。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截至2015年2月全国各类粮企粮食库存同比增加22.8%,其中玉米、稻谷库存水平创下历史新高。二是国家粮食调控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政策性底价连续上调的惯例被打破,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取得新突破。三是国内外粮食价差不断拉大,粮食进口价格具有的“天花板”效应逐渐增强,2014年粮食总进口量达1亿吨。随着粮食贸易全球化、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宏观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国内粮食需求发生明显转变;再加上托市政策影响市场预期,国内粮食市场化发育不足,导致市场矛盾不断突出,过高的粮食库存、过大的财政负担,成为在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下,后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预计国内粮食供需格局总体较好,但长期压力仍存
“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将进入发展关键期,人口的继续增长、经济的转型发展、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促进粮油食品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同时,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将继续减少,并成为我国粮食供给的最大挑战,再加上水资源不足、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科技贡献不高、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制约因素,后期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将面临较大压力。
从需求预测看,随着人口增加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国内粮食消费将继续增长。其中,人口增长和收入增加将是推动我国粮食及食品消费的主要驱动力。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1亿。2007年我国购买力平价的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按照年均7%-8%增速,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10000美元,2020年达到15000美元。另外,受饮食结构优化升级影响,在人均消费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共同作用下,稻谷、小麦总消费量将渐趋稳定,玉米、油脂消费将进一步增长。
综合历史粮食产量、消费量、人口增长、经济形势以及FAO数据等测算,预计2015年至2017年国内粮食总产量分别为11875亿斤、11927亿斤、11967亿斤,总消费量分别为12946亿斤、13172亿斤、13264亿斤,产销缺口主要以大豆品种为主。受品种调剂及国内外价差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进口量将呈现增加态势,但增速将放缓,进口品种仍主要是大豆等油料品种,主粮进口将较为稳定。分品种看:
小麦。作为北方居民主要口粮,小麦消费一直以制粉为主,但近年来饲料用量的快速增加,以及主产区自然灾害多发重发,使得国内小麦供应总体较为紧张,大多数年份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预计近几年内玉米和小麦饲用替代关系仍将延续,国内小麦供需仍将维持紧平衡状态。综合测算预计,2020年我国小麦产量约2526亿斤,年均增速有所放缓,增长动力主要是由于单产的增加;2020年国内小麦总消费量约2528亿斤,产需略有缺口。
稻谷。受国家扶农惠农政策支持,以及人口持续增长,国内稻谷面积、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平稳增长,总体供需平衡并略有盈余。综合测算预计,2020年我国稻谷总产量约为3923亿斤,受播种面积预计下降、单产增长缓慢影响,国内稻谷产量将呈略减态势;2020年稻谷总消费量约4017亿斤,产需仍略有结余,且稻谷库存仍将处于高位。
玉米。我国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作为主要的饲料原料,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肉蛋奶消费量增速强劲,带动了玉米饲料消费量快速增长;另外,玉米深加工行业从2005年开始快速发展,玉米用量连年大幅增长,需求强劲增长刺激了国内玉米面积和产量迅速扩张。但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消费弹性相对较大的玉米消费出现明显变化,不仅前些年受到投资刺激的玉米深加工业陷入亏损困境,开工率明显降低,消费能力下降,饲料养殖业的消费增速也明显放缓,国内玉米供求形势出现转折性变化,预计这一格局短期内仍将保持。综合测算预计,2020年我国玉米总产量约4462亿斤,总消费量约4582亿斤,产需略有缺口。
油脂。受全球转基因油籽产量增加、价格低廉以及国内政策扶持谷物生产等影响,我国大豆、油菜籽等油籽类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滑;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植物油的需求持续增长,使得油脂油料进口量大幅增加,预计这一趋势后期仍将继续保持。按照进口大豆、菜籽折油计算,再加上每年直接进口的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2013/14年度我国进口油脂552.8亿斤,对外依存度达84%,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进口大豆1840亿斤,进口菜籽100亿斤,再加上其他直接进口油脂,油脂油料的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增加至94%。
(二)预计国内粮价总体以稳为主,局部有强有弱
在国内粮食库存充足、世界粮油市场供需宽松及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期的影响下,预计后期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整体仍将以稳为主,不同品种、不同阶段有强有弱,其中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仍将在粮食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影响因素:一是主要粮油品种将继续执行政策性收储,但考虑到国内外价差、种植成本等因素,后期政策底价继续上调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国家政策性粮油拍卖将继续成为市场的重要供应粮源,且拍卖政策的调整对市场运行将发挥“风向标”作用。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截至2015年2月份国家掌握的最低收购价粮及临时存储粮实际库存同比增加53.5%。三是国内经济形势短期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美国加息预期、地缘政治局势等影响,国内消费需求回暖乏力,部分国内外联动较强的大宗商品价格存在下跌动力。
分品种看:
小麦。预计后期国内小麦市场整体将保持平稳趋强态势。主要原因一是国内小麦供应总体较为充裕。近年来国内小麦产量实现连续多年丰收,库存相对充裕。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截至2015年2月全国各类粮企小麦库存同比增加10.6%。二是国内小麦需求基本保持稳定。随着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口粮消费增幅减小,再加上饲料及工业需求难以大幅增加,国内小麦消费预计将保持稳定略增态势。三是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小麦价格总体保持平稳运行。2015年产小麦最低收购价与2014年持平,降低了市场主体对价格继续走高的预期,从政策导向分析,后期政策基调将带有明显的“稳市”色彩。
稻谷。预计后期国内稻米市场总体将保持稳中略涨趋势。主要原因一是稻谷产量连年丰收,国家持续启动托市收购政策,库存量宽松有余。据国粮局数据,截至2015年2月末全国各类粮企稻谷库存同比增加18.6%。二是国内稻米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态势。随着人口增长,稻谷口粮消费量或有一定增长空间,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口粮消费尤其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平稳下降趋势。三是考虑到2015年产稻谷托市收购价保持稳定,预示着未来几年稻谷政策底价调整会保持谨慎,稻谷价格将与市场结合的更加紧密,继续上调的空间将较为有限。
玉米。预计后期国内玉米市场将维持高位震荡走势,价格继续向上的空间有限。一是预计2020年之前东北临储收购政策有可能继续维持,将对国内玉米价格继续形成支持。二是政策性玉米库存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受近年来国内玉米生产能力提高影响,预计2020年之前国内玉米高库存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截至2015年2月末全国政策性玉米库存同比增加60.7%。三是国内玉米消费将逐渐回暖。当前畜禽存栏量处于多年来较低位置,生猪养殖处于周期性盈亏的拐点附近,预计后期或将会逐渐进入养殖盈利周期;同时,受经济环境制约及国内玉米原料成本高位的不利影响,预计2017年之前国内工业玉米消费仍将保持相对平稳状态。四是预计国内外玉米价差仍将存在,国内玉米进口将以非国有企业为主。
大豆及食用油。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较大,价格走势也将跟随国际市场变化,尤其是随着大豆目标补贴政策的实行,国内外市场联动性预计将进一步增强。受世界油籽供应预计充裕、库存水平保持高位等影响,国际油籽价格上涨动力不强,再加上国内调控油源充足,预计后期国内大豆及食用油市场整体将以平稳偏弱运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