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玉米收购结束 政策拍卖驶入常态

04.05.2015  15:54

  4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在经历了3月份的整体明显上涨之后呈现出涨势放缓、总体趋稳、局部回调的走势。主要的原因是国家临储玉米提前投放,使得市场看涨预期减弱,贸易商玉米纷纷出库,市场供给增加。

  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至4月30日,2015年第16期中储粮全国玉米收购价格指数154.01,周比上涨0.44%。

  当前,国家东北玉米临储收购已经结束。继跨省移库及进口玉米提前拍卖之后,5月7-8日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拍卖重新启动,投放范围逐步扩大,国家政策性玉米投放拍卖驶入新的常态。

   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小幅下跌  

  截止4月底,东北玉米临储收购结束。由于余粮见底、市场购销大多停止。受加工企业补贴政策落实及拍卖持续利空的影响,贸易商积极出货,而深加工企业收购观望心态增加,前期表现坚挺的东北玉米价格出现小幅下滑。

  4月30日,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玉米收购价格2180-2220元/吨,吉林白城地区当地贸易商收购二等玉米2270元/吨,辽宁沈阳地区饲料厂新玉米到营口港价格为2260元/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为2300元/吨,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周比下跌10-20元/吨。

  5月7-8日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拍卖重新启动,共计投放玉米299.8万吨,市场关注程度较高。

   华北地区玉米价格走势偏弱  

  近期华北地区启动了进口玉米和省级储备粮的拍卖工作,贸易商由于心态浮动,陆续释放库存,增加社会供给,多方粮源入市压制华北地区粮价偏弱运行。

  4月30日,河北保定地区当地14%水以内的玉米净粮收购价为226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玉米到饲料厂价格2380元/吨,河南濮阳地区饲料厂玉米收购价格2310元/吨,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周比继续下跌10-30元/吨。

  由于6月份之前,华北地区要为小麦收获腾出库容和资金,估计后期的市场供给仍会保持充足。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持续倒挂  

  受南北港口倒挂影响,近期北港贸易商装船积极性下降,港口库存不断上升,部分企业暂停收购,价格偏弱。而南方港口受需求低迷、替代品大量使用的制约,玉米出货不畅,贸易商报价继续下行。

  4月30日,锦州港口收购玉米主流价格为2350-2375元/吨,平舱2390-2410元/吨;鲅鱼圈港口收购主流价格为2350-2375元/吨,平舱2390-2410元/吨;价格偏弱。广东港口玉米报价2435-2495元/吨,周比下调5-25元/吨,优质粮源报价2475-2495元/吨,周比下跌25元/吨。

  由于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倒挂严重,北方发货积极性明显下滑,当前贸易商从北方港口发运玉米至南方理论上亏损50元/吨。

   临储拍卖成交整体相对低迷  

  4月30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及进口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结束。本次交易会计划2012年国家临时存储移库玉米292673吨,全部流拍。计划销售美国2号黄玉米74466吨,实际成交17541吨,成交率23.56%,成交均价2297元/吨,其中:2011年美国2号黄玉米成交4408吨,全部流拍;2012年美国2号黄玉米成交70058吨,实际成交17541吨,成交率25.04%,成交均价2297元/吨。

  自4月9日首度拍卖以来,本月4次共投放玉米1192276吨,实际成交18776吨,平均成交率仅有1.15%,4次的拍卖有两次全部流拍。

  国家临储进口玉米4次共投放157310吨,实际成交93447吨,平均成交率为59.42%,原因是进口玉米因品质较好且起拍价较低,市场青睐度相对较高。

  从4月份的成交状况来看,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整体相对低迷。

   库存高企玉米价格短期承压  

  2013/14年度,市场机构就称玉米临储收购创下“天量库存”。而截至4月25日,东北产区临储玉米收购入库累计达8279.38万吨,较去年同期高出1396.38万吨,再创历年新高。据不完全统计,加上过去两年的陈玉米,目前库存总量高达1.5亿吨。

  由于库存高企,国家政策性粮源投放拍卖将会笼罩市场。库存的高企与需求不畅双重压力的叠加,估计国内玉米价格在短期内很难再有明显的上涨行情。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周四小幅下跌,已是连续第二个月走低,主要原因是美国中西部天气干燥、温暖,农户能快速播种,给玉米期货施压。

  4月29日美国美湾5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68.8美元/吨,合人民币1033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509元/ 吨,较上周同期下跌26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626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