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参加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
7月18日—19日,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在青海省海东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巴特尔出席会议并讲话。我省民宗委主任刘明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巴特尔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交流典型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现整体率先脱贫、率先奔小康。
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壮大,受教育和就业水平不断提升,各民族“五个认同”显著增强。这些成就,是新中国成立70年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成功实践的历史见证。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敢于担当、砥砺奋进,为各民族共享全面小康、共创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做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必须坚持高位推动、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族施策,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必须坚持政策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发挥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会议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已进入冲刺阶段,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的力度、更精准的举措,推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脱贫攻坚奔小康。为此,要抓好5个方面工作:抓难点,确保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深度贫困地区同步实现小康;抓重点,着重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抓衔接,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起来; 抓调研,做好“十四五”民族工作专项规划研究编制;抓主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始终。
刘明以《明确发展路径 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为题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在国家民委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省采取实施分类指导的方式,明确了发展路径,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统筹推进等措施完善中观层面设计,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的指导。坚持上下联动,从加大民族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发挥民委委员单位作用,充分调动市县工作主动性等方面发力,凝聚了各级各部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合力。通过培育富民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壮大民族旅游产业,拓宽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增收渠道等举措夯实了发展基础。截至2018年末,我省人口较少民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长155.3%。24个人口较少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退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全部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基本医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都有保障,保障民生和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基础设施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已成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整体发展最快、发展基础最好的区域。
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改户主持会议。21个有关部委、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民(宗)委(厅、局)、国家民委机关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