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惟“证”说 职业教育回归就业本质
继6月取消58项中央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后,近日国务院再次宣布取消了保荐代表人资格许可等6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从名单来看,一些比较热门和专业度比较高的证书也赫然在列。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再惟证是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可以让其真正回归市场化,而长期以来以“考证”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也将向就业为目的的教学本质回归。
从业门槛进一步降低
经统计,此次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中,共取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共26项,其中准入类14项、水平评价类12项;取消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共41项,其中准入类1项、水平评价类40项。尤其是关于保荐代表人资格许可的取消引发了极大关注,凭证高薪至此彻底成为历史,投行的准入门槛被极大降低。
据了解,此次名单有两大特点,一是落后于时代的证书被取消,二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证书被取消。
好学教育总经理肖松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过去国内人才素质偏低,学校专业数量少,为更有效地进行人才分工和细化,所以需要设立各种职业资格证来强制达到人才培训的效果,“但现在这些证书已经失去了时效性”。
此外,许多证书对于在职和求职人员也成为困扰。在实际应用中,不少企业和单位对资格证的要求流于形式,有证没证在工作中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但由于证书的硬性要求仍需要人们花费时间学习考试,也就造成了资源浪费。
招聘格局或被改写
取消证书后,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部分行业将从此告别惟证入门的招聘情况。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筛选人才后,行业协会和企业自身的能动性便得以充分发挥。
一方面,这倒逼用人单位建立自己的人才录用和考核标准,以及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前的资格证是由政府组织起的考试,取消证书后实际上是摆脱了政府对用人单位的干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取消证书后,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将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没有资格证的阻碍也能更加全方位地吸引各类人才。
另一方面,行业协会以及各类社会机构可以针对本行业的需求对求职者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实现独立自主的职业培训而非政府出面干预。熊丙奇表示,用人单位考核一般都为两个层面,一是由本单位组织考察,二是认可特定机构的培训和测评结果。通过这种独立自主的方法,用人单位能找到真正适合本行业的人才。
职业教育回归市场化
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自6月以来,一系列被取消的职业资格证接踵而至,但这样并不意味着职业资格证从此没有存在的必要,仍需要根据行业的自身特点来进行取舍。对于律师、医师等行业,资格证显然是必要的;对于并无特殊要求的行业,实际上没有必要设立资格证作为门槛阻碍正常就业。同时,取消资格证对培训机构影响并不大,反而有利于其未来发展。
肖松柏认为,取消即是求变,即是创新。“时代在进步,职业教育也将会随之变革。这次取消证书意味着下一步职业培训将会更加针对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而变化。”
同样,熊丙奇也表示,政府对职业培训的放权将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把政府的职能下放到行业机构,放到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而言都是必须行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