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法律诊所”疏导医患纠纷显效
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哈尔滨市直各医疗机构派驻“法律诊所”共接待咨询612人次,接待求助268人次,调处医患纠纷33起,成功率100%。恶性医患纠纷事件得到了有效遏制,恶性医患纠纷同比下降了62%。
据悉,“法律诊所”主要由医疗机构所属辖区内法律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和大学法律教授组成,依据其专业性、中立性和可信性,通过第三方介入方式,从法律角度为双方调解,探索依法疏导医患纠纷解决路径,引导医患双方依法维权。
“法律诊所”疏导医患纠纷显效
近年来,医患纠纷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据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从2008年至2013年,全市50家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共发生医疗纠纷919起,赔偿及减免2658.4万元。尤其是近两年,有30余家医院发生涉嫌“医闹”事件49起,参与闹院人数761人,警方出动警力1400余人次。为此,哈尔滨市从2014年5月开始,开展了“法律诊所”进驻医院活动,探索运用法律方式化解医患矛盾纠纷的新路径。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法律诊所”副所长邵宜倩告诉记者:“4月14日,一患者右小腿有一小肿瘤在该院骨科手术。术后小腿不能适度弯曲,感觉无力。他认为是手术导致的结果,医院认为是个人差异,各项检查显示没有问题。患者来到‘法律诊所’咨询,想进行医疗鉴定。我就为此和医院沟通,并请神经科专家会诊,认为手术没有问题。我把情况向患者说明,认为如果进行医疗鉴定,需要自己拿出证据,而且费用要患者自己承担。这种情况下,申请医疗鉴定,对患者没有利。最后,患者听取了我们的意见,放弃医疗鉴定。一起医疗纠纷就此化解。”
记者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采访时,患者和家属纷纷表示:“法律诊所”能让患者面对即将发生的医疗问题及时得到法律援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曾因为孩子在医院治疗出现不适问题而投诉医院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法律诊所’的人出面把自己和医生聚在一起,又请了几个专家,一同分析问题,自己感到他们做得很细致,说得又有道理,我信服了,不再闹了。”
在哈尔滨市第一家入驻医院的“法律诊所”的负责人王胜全告诉记者,他们诊所由两名大学法律教授、两名律师和两名社区工作人员组成,2014年5月入驻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第二个月就很好地解决了一起因质疑诊断治疗引发的纠纷。
采访中,哈尔滨市的各大医院负责人也对“法律诊所”比较认可,认为他们能够引导患者走上法律解决的途径。其中,儿童医院派驻“法律诊所”法学专家主持召开了哈市首次医疗信访听证会,成功处理了哈市一起连续8年进京信访的积案。
各大医院均加入商业医疗保险
哈尔滨市采取的“法律诊所”进医院方式,通过第三方介入从法律角度为双方调解疏导,从源头上化解纠纷矛盾,成为改善医患关系的一种新尝试。
据了解,对于发生的患者死亡、治疗方法不认可等医疗事件引发的医疗纠纷,哈尔滨市采取商业医疗保险的方式,让医院、患者及家属之间无利益相关,一旦通过鉴定认定为医疗事故,由承保的保险公司支付需赔偿的费用。目前,哈尔滨市的各大医院均加入商业医疗保险。以往,发生医疗纠纷,人们一般都寻求医疗专家组的鉴定,但因为医疗专家和各医院利益相关,担心其作出不公正的鉴定结果,而引入商业医疗保险,则有望解除医疗事故引发的赔偿费用难题。
“在遇到医患纠纷时,我们也在极力劝导患者走法律解决途径,但患者不认可。‘法律诊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和医院没有利益关系,能引导患者走法律解决渠道。”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院长王浙冰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派驻各医疗机构的“法律诊所”结合自身工作总结出了一些较好的经验。哈尔滨红十字中心医院“法律诊所”总结出了“先安抚、防止闹、引导走上法律渠道”的工作思路,并摸索出了“倒杯水—自我介绍—劝导—讲法律”的工作流程。各医疗机构所在的社区,均派一两名社会综治人员在“法律诊所”坐班,处理“法律诊所”日常的工作。“法律诊所”中的高校教师,能充
分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医患调解,增加了学生实践机会。
2016年市直医疗机构全面派驻“法律诊所”
黑龙江省发重律师事务所所长李效同认为,医患纠纷源于医患双方法律意识失衡与法律知识不健全。目前医患关系中患者的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但大多数医护人员仍单纯地专注于疾病诊疗,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忽视医疗争议的预防和调节。同时,部分患者只强调“维权”不注重“自律”,片面要求一系列自身权利的保障,却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缺失而采取过激行为,将医患矛盾以维权的名义升级为医疗纠纷。
为此,哈尔滨市“促进医患和谐关系研究会”组织全市“法律诊所”总结调解纠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大力培训即将上岗的人员。在有关医疗知识方面,定期组织医院外科、内科、儿科、妇科等相关领域的医学专家对各“法律诊所”进行集中培训,坚持先培训后派驻,成熟一个建一个,力争到2016年,在市直卫生计生系统各个医疗机构全面派驻“法律诊所”;整合诊所资源,解决部分长期难以解决的医患纠纷案件;积极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和从源头预防、化解医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包括仲裁、调解、和解、诉讼等在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纠纷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