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国际科技要闻:光速或比先前认为的慢

30.06.2014  16:08
  一周国际要闻(6月23日—6月29日)
  本周焦点
  找到希格斯玻色子直接衰变成费米子的证据
  欧核中心(CREN)首次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直接衰变为费米子的证据。在此之前,希格斯粒子只能通过其衰变成为玻色子来探测。
  此次结果显示,衰变集中出现在希格斯粒子的质量接近125千兆电子伏(GeV)时,标准偏差为3.8西格玛。新成果2012年发现这种行为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所预测方式一致的粒子再添强力佐证。
  外媒精选
  30年后,揭开超导的秘密
  在经历30载的困惑之后,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突破,终于识别出了高温超导中超导电性的起源。他们发现,电荷密度波创造出了材料中电子扭曲的“口袋”,而超导电性就出现在这些“口袋”中。这种超导电性的识别,可让高温超导体的巨大技术潜力被更直接的应用于无损电网、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和悬浮列车等。
  豆腐中寻找太阳能电池配方新灵感
  碲化镉电池在太阳能电池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制造时要使用昂贵的含镉盐——氯化镉来处理碲化镉。英国利物浦大学日前开发出一种制造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的新配方,其使用了一种廉价、环保的盐,而这种盐同时也被用在制作豆腐中。该配方有潜力把环境风险降低,且在不给设备性能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周争鸣
  光速或比先前认为的慢
  光速作为一个重要常数,恒定不变。但美国马里兰大学一位物理学家日前关于光速的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基于对超新星SN 1987A爆发的研究声称,光速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或许比人们以往认为的要慢一些,并找到了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如果得到证实,目前的物理学将被彻底颠覆,许多著名理论将被改写。
  一周之“
  首次用光子模拟时间旅行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首次使用两个光量子(光子)模拟了量子粒子在时间中的旅行,并对其“一举一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量子尺度上,时间旅行是可以实现的。最新研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之间的相互关联。
  瘫痪病人首次用意念驱动自己的手
  美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创新性成果,利用“神经桥”让一名病患的大脑绕过脊髓直接控制瘫痪肢体。这是一种用于脊髓损伤病人的电子神经支路,就像一种高清晰的肌肉刺激“管套”,将病人的脑和肌肉直接相连,让他们能按自己的意愿实现对自身肢体功能性控制。
  “”案现场
  可能发现最冷、最暗的白矮星
  美国天文学家6月23日撰文说,他们使用多个天文望远镜找到了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寒冷、最暗淡”的白矮星,这颗地球大小的天体温度如此之低,以至于其构成元素——碳发生结晶化,成为宇宙中的一颗“大钻石”。
  一周技术刷新
  NASA将重拾“超音速
  在经历了澎湃与失意后,超音速客机很可能将要“王者归来”。目前,NASA工程师们正在努力定义一个较低音爆的新标准,制造商也最新公布了他们超音速飞机的概念图。外媒认为,NASA等机构现正在铺就一条超音速旅行的回归之路,15年内有望投入使用。
  科学家开发出超分子组装新方法
  英国和日本研究人员借用了“两亲分子组装”的概念,合作开发出一种超分子组装的新方法,有望带来比硅材料性能更优越的分子电子设备,比如用巴基球制造的柔软电视屏幕,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这种方法有着巨大应用潜力,有可能推动新材料生产的变革。
  前沿探索
  美无人机拟去“土卫六”寻找生命迹象
  土卫六“泰坦”位居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体之列。现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考虑一项无人机计划:派送一个四轴飞行器前往“泰坦”搜索生命迹象。如成功,不但将有助人类揭开自身诞生之谜,很可能还将大大改变人类探索太空的方式。
  美私人公司欲捕火星尘埃回地球
  美国纽约一间私人公司近日揭露了其雄心勃勃的计划:将于2018年派送飞船前往火星,并于2020年携带火星大气的尘埃样本返回地球。目前,人类还没有一种可以在火星上采样并返回的探测器,该项目可能将成为第一个往返火星的任务。
  经设计的T细胞可同时对抗5种病毒
  骨髓移植患者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容易遭受严重的病毒感染。但现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和得克萨斯儿童医院的科学家找到了可为这段高风险期提供保护的方法——注射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的T细胞,可以同时抵御多达5种病毒,其能帮助移植手术患者度过高风险期。
  奇观轶闻
  太阳上也下“倾盆大雨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告诉我们:就像在地球上一样,太阳上也会有周期性的坏天气。不过,太阳上的雨由电离气体构成,也就是等离子体,以大约20万公里的时速从太阳的外大气层——日冕上降落到太阳表面上。成千上万的“日冕雨滴”洒落下来,就像太阳的一场“倾盆大雨”。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