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触网 相加容易等号难划 案例 垦丰种业建四级配送 链接 种业营销中的“互联网+”
制图:王澎
编者按
“互联网+”时代,种业走电商之路势在必行。但是,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要在互联网上大销大卖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物流配送、渠道冲突、在线展示……云农场等各种电商平台还处在探索过程中,仍需要线下交易的支撑。本版本期与您共同关注“种业电商”话题。
在种业界,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了“互联网+”对传统种子销售模式带来的冲击,尽管种子触网才刚刚开始,而且困难重重。
已售出:0
种业与电商的结合,最初就是从一些种子企业在“淘宝”、“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交易平台开窗口售种子开始的。记者登录阿里巴巴交易平台,在产品搜索框中输入“郑单958”,共搜索出21件相关产品,其中还有4件并非郑单958种子。按销量排序后,成交量最高的商家在过去90天内共成交2笔,而且为同一人购买,累计交易量为350公斤。
淘宝平台上,种子销售情况并不比“阿里巴巴”好很多。记者输入“先玉335”,共搜到49款产品,有33款产品显示“0人付款”,其中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共10人购买了14袋产品。
秋乐种业在淘宝平台开设了“秋乐种业自营店”,记者进入店铺后看到,店内共15款产品,只有一款“单粒播5000粒郑单958”种子在今年4月中旬售出过两件,其余14款产品均显示“已售出:0件”。
看起来,“互联网+种业”的加号并不难划,但是要划等号出结果,并不容易。那么,是什么限制了种子触网呢?
不能?不愿?
在电商的发展之初,一直被物流紧紧卡着脖子。现在,物流同样是种业电商的绊脚石。
在中国种子协会李立秋看来,“阿里巴巴”的物流模式在城市行得通,却不一定能适应农村的情况,而且种子是有生命力的商品,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对储存和运输的要求比较高。
北京屯玉种业董事长侯云鹏也持同样的观点,“从种业到农业,做电商是势在必行的,但最终的物流配送还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最终会出现‘拼服务看赢家’的局面。”
针对物流这个种业电商的痛点,已经有种企开始发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垦丰种业从2013年开始布局物流配送网络,根据品种适种区域设置一级、二级配送中心、三级配送站和建在村镇上的派送点。垦丰种业此举直接解决了种子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日后布局种子电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去年12月,“中国种业网交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共吸引了120余家种业企业参会,湖南、江苏等省份更是由农业厅组织企业前来参展,可以看出,种企对这个被称为“种业互联网大会”的网交会颇为关注。会上,企业最关注的是360度田间展示、在线交易、品牌共建等一系列能够解决种业电商难题的项目。
一直以来,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对销售区域的要求非常高,农民更青睐能够看到种植效果的品种,这使得种业电商化发展缓慢。360度田间展示项目,正是借助于互联网让农民可以远程观看种子的生长过程。
农民可以追溯一粒种子,但是企业却无法追溯一个客户,很显然,经销商们不会将客户信息交给企业。“借助电商,可以有效解决双向追溯收集购种者信息的难题。”今年1月,农业部推出全国种子可追溯试点查询平台,种子管理局副巡视员吴晓玲说。
尽管可以利用电商,绕过经销商而获得客户的大数据。但是,在线上销售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种企担心其苦心经营的线下销售网络遭到破坏,依然不肯随便触网。在李立秋看来,这种顾虑反映了种业电商所面临的最大矛盾——农户与零售商争利。“以各级代理形式形成的销售网络制约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他们受各级代理商的‘绑架’。代理商‘要挟’种企让利,否则就去代理竞争对手的品种等等情况很多。”李立秋说。
线下的“支援”
传统销售渠道的不足,在互联网思维里意味着商机。
去年上线的云农场被视为中国首个农业互联网高科技综合服务商,目标是打造集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农技服务、农村金融、农民社交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农业互联网和云服务综合性平台。
记者登录云农场,发现与农药、肥料相比,种子的销售量要小得多。作为云农场的创始人,山东圣丰种业总裁王书平在创建电商平台之初,也没有将自己生产的农资放到云农场来卖。互联网对传统渠道冲击太大了,圣丰不愿意掐住自己的脖子。
虽然是线上交易平台,但是云农场上的交易主要还是在服务站线下完成的。典型的交易情景是农民到云农场服务站购买种子,服务站根据农民需求帮助农民网上下单,代收种款后再通过线上渠道将货款支付给种子商家。
“现在还处在一个规范的过程中”。李立秋认为,全国登记在案的种企有5200多家,而电商成本不高,门槛也不高,如果没有规范的市场,就会出乱子。 (本报记者 李飞)
发力物流 蓄力电商
垦丰种业建四级配送
今年年底,垦丰电商官网即将上线,农户可以以低于市场零售的价格购买到中意的品种,并且享受垦丰的送货上门服务及其他售后服务。
今年春播购种热潮中,垦丰种业开启“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解决了农户购种的运输问题,该公司种子也再次热销。
农村居民过于分散,订单量较小一直是种子配送服务的“绊脚石”。垦丰种业从长远考虑,构建了配送平台,建设覆盖农村、农场的配送服务网络。一位在家接到垦丰配送车送到种子的农户告诉笔者说:“这要比我跑上几十里地到外地购买方便太多了,省时、省力、省钱啊!”
据了解,垦丰种业于2013年6月组建了配送部,根据品种适种区域建立二级配送中心和三级配送站。截止到目前,以哈尔滨作为主枢纽(一级配送中心),已经建设完成了4个二级配送中心和4个三级配送站的建设,骨干配送网络基本形成。
按照垦丰种业物流系统规划,公司将以哈尔滨为中心,从南向北,从中心向两端,每100公里~300公里为半径建设二级配送中心;以10公里~50公里为半径建设三级配送站;以最后一级乡、镇、村建设派送点,共建设7个二级配送中心、56个三级配送站。从今年开始,三年内完成规划内60%以上的配送中心(站)的建设;五年内完成全部规划任务。图为垦丰种业统一购置的配送车和自建的配送队伍。 (朱芳冰 王欣然 李春雷 文/图)
种业营销中的“互联网+”
鑫鑫种业 “科技代表”模式
随着竞争加剧和渠道多元化,种子销售终端越来越凸显重要地位。黑龙江省鑫鑫种子有限公司创新应变,采取培训“科技人”或称“科技代表”的营销模式。运用互联网渠道和传播手段,建立“科技代表”培训制度,集种子营销、技术指导、售后服务于一体,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直接送到“农民炕头”。
鑫鑫种业做法:在黑龙江省57个市、县聘请3000多位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民为科技代表,发放科技服务费500多万元,分期分批进行“良种良法”技术培训。在全省划分经销责任区,规定区域间不许超越积温区和销售范围区,使经销和服务体系直接下沉到农户。建立科技短信平台,从玉米播种至收获各个关键季节,向鑫鑫良种的种植户发送科技信息,针对生产问题进行咨询服务,赢得广大农民的信任和赞誉。鑫鑫种业每年组织专家宣讲团,巡回举办“科技代表”培训班,深度讨论,细致交流。通过互联网由“科技代表”将鑫鑫号玉米种子和配套栽培技术送到了“农民炕头”。
丰乐种业 “种植帮扶会”
2014年安徽省丰乐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丰乐种植帮扶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组织专家免费为种植大户、合作社、农场等开展种植帮扶。
丰乐种植帮扶会实行会员制,通过互联网渠道,采用微信、QQ群、电话等三种方式入会。只要作物种植面积在200亩以上,具有机械化规模种植条件,对丰乐科研、品种有兴趣的种植大户均可以入会。仅在安徽省内加入丰乐种植帮扶会的种粮大户已有100多户。
丰乐种业的做法:一是量身定做年度作物种植计划,合理安排作物轮作,按时间拟定各作物“农事操作流程”和“技术操作规程”。二是根据区域气候特点、田块周边环境以及机械化、规模种植情况等,制定相应的种植技术服务,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平台开展农事提醒服务。三是产业链服务。帮助联系相关加工收购企业,直接对接,既能帮助农民种植也能帮助农民销售。
良玉种业 “种粮大户联盟”
一直以来,传统种子营销模式导致企业推广成本高、农民购种成本高、种子质量难保证。辽宁省丹东良玉种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种粮大户联盟”,通过互联网渠道,简化购种手续,突出为种粮大户的服务。
良玉种业的做法:对联盟会员实行备案管理,会员购买种子按市场价结算,待销售季结束后返利给会员。
同时,开通会员客服专线,邀请专家“坐诊”或亲临田间“会诊”,提供针对性服务方案;经销商也是客户服务经理,为会员提供售前和售后技术服务。
农民种粮遇到技术难题,都会拨打良玉的客服电话,通过种粮大户联盟提供技术服务,获得诸多会员的共识和信任。目前,种植大户用种量占公司销售总量的60%以上。良玉种业从单纯卖种子到引导农民科学种田,表面来看公司的费用增加了,但这笔账最后很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