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罗黎明副主任率兴边富民行动国家联合调研组就编制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赴黑龙江省调研

03.12.2014  13:07

 

              11月24日—26日,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带领由国家民委、国家住房建设部、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民政部和国家水利部等7个国家部委组成的兴边富民行动联合调研组在黑龙江省开展调研,并召开编制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座谈会。黑龙江省有关厅局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孙永波副省长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省民委主任刘明同志代表省政府汇报了黑龙江省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有关情况。汇报从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综合实力、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对俄交往交流等方面做了全面总结。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期间,是黑龙江省边境民族地区发展最快、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边境地区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特别是“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把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作为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有力地促进了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汇报还分析了我省边境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向国家提出相关建议。 省发改委、工信委、财政厅等10个厅局分别做了“十二五”期间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情况的汇报。     省政府副省长孙永波同志用4个“特”字(少数民族特殊的历史传统、特殊的历史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别困难的生活地区)概括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特点,依据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居住偏远、分散的特点,建议采取“大归类小分散”的措施,从少数民族经济振兴、少数民族民生改善、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和国防建设角度五个方面考虑编制规划。要对少数民族采取特殊的政策、特殊的发展路子扶持其发展。 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做了重要讲话,罗主任讲到,这几年,黑龙江省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特别是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上,各职能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改、财政等部门整合资源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始终一贯地给予大力支持,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这十年,可以说是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发展最快的十年,是我们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最好的十年,是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民生改善最好的十年。这些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高度重视,同时也得益于我们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党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边境居住的少数民族群众所承担的不但是自身发展和边境稳定,还承担着国土的守护任务。应该给予他们差别化政策。 罗主任指出,到黑龙江省调研有三点感触。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边境地区的发展问题;二是边境老百姓精神面貌好,幸福指数高;三是黑龙江省通过探索积累了很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在边境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上,黑龙江有自己在全国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是产业扶持有亮点。 罗主任强调,研究边境地区要从四点研究。第一要从战略性研究。边境地区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问题,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不是某个区域的发展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边境问题要从战略性研究。第二要从政治性研究。不能单纯从经济帐来算,边境地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国防建设,单从经济角度来研究边境上的事情,可能我们都会犯错。第三要从民族性研究。我们国家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县,有1.9万公里在民族自治地方,55个少数民族筑成的万里长城守护我们国家的边防。包括黑龙江也一样,我国中俄边境4716公里,黑龙江有2981公里,边境线上也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所以,我们研究边境问题要从民族性研究。第四要从国际性研究。所有的边境地区都面对着我们的邻国,我们国家有30多个跨境民族,如果这些跨境民族处理不好,就容易引起国际事件发生。 最后,罗主任谈到,我们强调解决民生问题,就要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为边境地区,为国防建设,为边境地区的稳定,为民生的改善,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规划编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