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在华创造化学新作用

02.02.2015  09:27

都说新年新气象,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同样如此。

2014年世界经济难称繁荣,这让不少跨国公司的业绩受到影响。2015年新年伊始,跨国公司也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本版从今日起刊发“跨国公司新年新计划”系列报道,通过对多家跨国公司的采访,了解它们在2015年的新计划,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新计划,探寻它们在中国市场不断发展的背后力量。

 

2015年对于巴斯夫公司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从1865年算起,这家以染料起家的公司已经步入了第150个年头。

在150岁生日之际,巴斯夫采用了全新的口号:“We create chemistry”——创造化学新作用。这一口号是巴斯夫新战略的体现,同时也标志着这家化学公司不仅仅关注化学,而且在努力以化学方式巧妙结合各种化合物,为客户提供功能性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专访时,巴斯夫亚太区总裁(职能管理)、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侯宇哲透露,同庆与共创是巴斯夫150周年的两大主旋律,巴斯夫将以智慧能源、城市生活和食品为切入点,与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探讨其面对的全球挑战,其中大部分全球和地区活动都有中国的参与。

他同时坦言,虽然2015年以及未来几年亚太区和中国会面临巨大挑战,但这里仍是化工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中,创新更将是化工行业的推动力。”

巴斯夫“创造化学新作用”的战略将在中国市场全面推进。

中国将办多场庆祝活动

3月20日~27日,Creator Space·创益群英汇·上海站将举办。作为巴斯夫150周年庆的重头戏,该活动的在线平台已经在2014年9月正式上线。已有2000 多名参与者正就周年庆活动的三大主题“城市生活、能源和食品”展开实时交流。

侯宇哲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在上海站的活动中,无论是巴斯夫的员工、客户、科学家,还是政府官员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都有机会参与以“城市生活”为主题的讨论。

同时,一本名为《拓新之旅》(Breaking New Ground)的反映巴斯夫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的书将以英文、德文和中文三种语言出版。中文版的发行仪式将于3月在北京举行。该书作者葛睿齐(Michael Grabicki)曾长期担任巴斯夫媒体关系团队的负责人。

此外,巴斯夫还计划在路德维希港、芝加哥和上海举行三场高端科学研讨会,届时将有来自各学科的知名科学家与会,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上海的活动将在11月举行。

新口号蕴含三层含义

谈到巴斯夫的新口号,侯宇哲认为,企业标识的变化强调了巴斯夫如何与客户及伙伴进行合作、携手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新口号源于巴斯夫2011年发布的“创造化学新作用”战略。

这个新口号的含义相当丰富。侯宇哲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说,口号有两层含义:

首先,自新战略发布以来,巴斯夫不断努力,以化学方式巧妙结合各种化合物,为客户提供功能性产品和解决方案。因此,从“The Chemical Company”(化工公司)转向“We create chemistry”(创造化学新作用)的时机已经成熟。

其次,新口号不仅与科学有关,也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化学”关系,这正是巴斯夫及其品牌的精髓。

侯宇哲强调,新口号在中国意味着公司在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要和利益相关各方进行透明、积极的对话,建立稳固的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把更多创新带到中国

从化学到创造化学,巴斯夫的改变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在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这种改变更为明显。

2013年,巴斯夫在亚太区推出 “智能成长”战略:计划在本地区投资100 亿欧元,每年节约成本10亿欧元;到2020年,巴斯夫25%的全球研发活动将在亚太区进行,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应对亚太区资源效率、食品与营养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存在的挑战。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巴斯夫发挥投资、产品组合、市场、创新、卓越、人才大战略杠杆作用,并将创新作为主要推动力。

在中国,继亚太区创新园2012年在上海成功落成之后,巴斯夫投资9000万欧元的创新园二期将于2015年完成。从2016年开始,巴斯夫还将把全球三大支柱之一的先进材料和系统研发总部落户上海。

经历了150年的发展,今天的巴斯夫为几乎所有行业提供了众多的材料和解决方案。比如,戴姆勒推出的Smart Forvision 概念车,该车采用巴斯夫新型红外反射膜的隔热层被用于挡风玻璃和车窗,避免车内吸热升温,这是该技术首次应用于汽车领域。

侯宇哲说:“我们希望把更多的创新带到中国,并利用巴斯夫的全球经验和本土研发实力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合作伙伴。”

 

来源: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