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雪域烙印奉献足迹 忠诚履职彰显援藏豪情 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进藏两周年工作纪实
工作队队旗飘扬在珠峰
重温入党誓词
审计检查援藏项目
考察青稞增产示范田
徐向国(右一)在谢通门卡布仁村参加纪念3.28主题党日活动并慰问该村群众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捐献眼角膜登记仪式
火热的七月,正是雪域高原繁花似锦的季节。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之际,牢记中央使命、肩负省委省政府嘱托的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92名队员,在领队徐向国的带领下,已经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西藏日喀则工作了整整两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西藏这样条件艰苦和情况复杂的特殊环境中,在已树立了无数丰碑的前辈们面前,省第六批援藏干部用智慧与才干、奉献和汗水在援藏事业中打下了属于他们的烙印。
用理想信念锤炼政治灵魂
虽身处高原,却心系中央,放眼全局,这是每一名援藏干部应有的眼光和格局。自2016年7月5日进藏以来,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西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执行党中央的治藏方略,坚定不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口支援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日喀则市工作要求,并将此内化为一种精神,在日常工作中遵循信守。
在继承前五批工作经验基础上,坚持真情援建、真心援藏,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形成了“以助力脱贫为中心、以援藏项目和公益行动为基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点”的援建工作新格局,着力打造龙江援藏品牌。
坚持严管厚爱打造援藏铁军。工作队把“忠诚团结、艰苦奉献、干净有为”援藏理念作为行动指南,始终绷紧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身体安全三根弦,推进组织、制度、教育、服务“四位一体”工作方式,加强队伍建设。先后组织召开中心组会议21次、临时党委会议15次,全体会议7次,切实统一了队员思想行动,明确目标任务。围绕常态化教育,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担当、讲奉献、讲纪律、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讲一树”教育活动和争做好主人、好市民、好队员的“三好目标”实践活动。利用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多种形式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发挥援藏优势助力产业发展
援藏,光有八方支援的慷慨和决心远远不够,还要有携手促进发展的胸怀和智慧。
工作队把产业发展作为对口支援的切入点,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规划,经充分调研论证,突出以发展菊花产业、牧草产业、青稞产业为重点,发挥农业技术人才优势,加大援藏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打造“一菊一草一青稞,魅力无限日喀则”的扶贫产业格局。
在仁布县,已连续两年实施青稞增产试验示范项目,通过全程技术指导,实施良田、良种和良法配套应用,第一年试验就实现亩增产75斤,超过了日喀则市亩增产50斤的预期目标,今年试验示范展示田达12块600亩以上,辐射带动青稞种植面积3.6万亩,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在谢通门县,引进杭州铜官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温室大棚57座,种植菊花20万余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户276户335人,户年均可增收5000元,实现贫困户就地就业增收。在康马县,拟引进东兆长泰集团开展饲草种植和销售,设立牧草试验基地200亩,推广新品种、摸索新技术,争取一到两年时间建成国家级现代草牧业示范基地。
叩问民生援藏向基层倾斜
在我省援藏干部工作的所在地,乡村道路、卫生院、饮水工程、防洪堤、学校塑胶运动场等一大批援藏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据介绍,年末可全部完工。
为把每一分援藏资金花在刀刃上,让藏区同胞有更多的获得感,工作队围绕日喀则市脱贫攻坚任务重、改善民生迫切等现实问题,坚持把资金和项目重点向基层和民生领域倾斜,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群众关注事业,保证了中央要求的两个80%任务的落实。
工作队把开展公益事业作为拓展援藏领域、创新援藏机制的重要抓手,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无限的公益事业中。
帮扶日喀则市福利院800余名藏族孤儿建立了阳光学堂、阳光夜校、阳光超市、阳光球馆,开展结对认亲、爱心陪伴,拉开了“阳光陪伴成长”行动的序幕。
41名队员和家属自愿为西藏眼疾群众捐献眼角膜,其中有9名队员和家属自愿捐献全部器官,创下了西藏捐献史上的记录。
这一系列公益活动,把龙江爱心与温暖播洒在这片土地上,在白山黑水与雪域高原之间彰显了“龙藏一家亲”山高水长的深情厚谊。工作队被日喀则市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市级文明单位、五四红旗团委,被西藏自治区评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作为我省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队伍,面对语言交流困难、教育环境需要适应等问题,40名援藏教师承担桑珠孜区二中11个学科三个学年的教学任务,实行教学、德育、教科研“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实施“全员育人学生成长导师制”,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讲练结合等课堂模式,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一朵朵充满朝气、纯洁好动的美丽“格桑花”绽放在校园。加大教育捐助力度,设立“教育助学奖励金”,每年对当地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对考入大学、高中和内地初中班的藏族学生一次性补助奖励,2017年奖励学生110名,让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
深化交往交流增进民族友谊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直在全体队员心中共鸣。工作队深入实施智力援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大人员交往、商贸交流力度。持续开展了“雪域高原光明行”活动,会同省民政厅,组织省慈善总会、省女性创业协会、大庆眼科医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省仁芯骨健康基金会、苏州弘化社会慈善基金会进行义诊,已累计进藏医疗队五批次78人,捐助价值219万元药品、医疗器械及科普设备,共免费义诊4500余人,先后为427人进行了眼病筛查,为111名白内障贫困藏族同胞免费成功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术,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通过集中办班、插班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共组织24批次334名纪检、扶贫、乡镇、政法、公安干部和教师、医疗技术人员到我省开展学习培训,进一步促进两地人员交流和工作互动。组织日喀则代表团赴黑龙江参加第28、29届哈洽会,展示销售当地产品,开展招商洽谈合作。
人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省第六批援藏干部从踏上雪域高原的第一刻起,就把“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到“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和“珠峰精神”之中。为回答好“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三年援藏之问,工作队用行动和担当诠释了第一年“肩负援藏使命、珍惜工作缘分、实现开局圆满”、第二年“付出真心、吃得辛苦、有所创新”的工作内涵。
踏着孔繁森足迹前行
黑龙江省十佳公仆、日喀则市优秀援藏干部、省人社厅派出援藏干部赫英杰
作为我省第五、六批援藏工作队员,赫英杰连续六年坚守雪域高原,履职尽责做好受援工作,率先垂范促进边疆稳定发展。先后组织开通了日喀则市人社局门户网站和12333语音服务热线。研究实施的“高原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课题和《高原健康知识系列讲堂》,成为日喀则市党政机关和进藏工作团队的精品讲座。发起组织了“阳光陪伴成长”系列公益行动,全程陪伴、全方位帮扶,让两所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感受到亲人般关爱。发起成立了日喀则市乒乓球协会,成功举办首届“龙藏杯”全市职工乒乓球赛,组建和训练了全国仅有一支藏族乒乓球少年队。与红十字协会签订了身后志愿捐献全部器官协议,要把一切奉献给西藏这片神圣土地。
援建路上夫妻比肩
全国最美家庭、西藏自治区五好文明家庭、省环保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派出援藏人才李娟
作为黑龙江省派出的第一位援藏女队员,李娟在公公婆婆的支持下,告别两岁的女儿,和丈夫张鹏一起毅然决然踏上了援藏征程。每次进藏严重的高原反应,让李娟头痛难耐,失眠呕吐到接近崩溃,但坚定的信念让她坚持了下来。作为一个母亲,她经常因想念年幼的女儿而流泪,也只有让自己工作忙碌起来,才不会分心;作为一名环保技术人员,她发挥技术特长,建言献策,为藏区碧水蓝天贡献力量。丈夫张鹏的工作环境更艰苦,两人都以事业为重,在西藏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工作之余,李娟还担任日喀则市福利院课外辅导员,经常为孩子们补习功课,送去生活用品和食品。去年工作队组织捐献眼角膜活动,她和丈夫毅然签署了协议,成为西藏夫妻共同身后自愿捐献全部器官的第一例。2017年末,在完成一年半的援藏工作后,李娟主动申请继续援藏一个周期,和丈夫一起再为西藏日喀则多做点事。
真心真情真干真诚
日喀则市政府特殊津贴首位黑龙江省援藏队员获得者、省康复医院派出援藏人才郭天龙
援藏两年来,郭天龙坚持选择援藏事业要无怨无悔,坚守雪域高原要神圣担当,坚定理想信念要刻苦锤炼。付出真心,把日喀则当作故乡,真正领悟到援藏的意义。通过他争取援建妇保院医技楼,改善医疗条件,医院将医技楼命名为黑龙江援藏医技楼,表达对龙江感恩之情;投入真情,把岗位当作平台,真正体现出个人的价值。他把多看一个病人作为自己最大任务,解除病人痛苦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累计接诊患儿200多人次。4次深入海拔4600米帮扶县为300多人建立医疗档案;扎实真干,发挥自身优势,真正担当起组织交给的神圣使命。他组织修订了35大项医疗核心制度,添补了院内空白。组织开展了“三基三严”培训,提高了医技人员水平;满怀真诚,团结包容,真正体会工作队集体大家庭的温暖。提前安排好队员一日三餐,定期调剂菜品,保证队员生活好。多次为队员联系省内医院接诊体检,保障队员及来藏人员身体健康。
情系职业教育践行援藏誓言
西藏自治区优秀团干部、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派出援藏人才刘万昱
对刘万昱来说,援藏既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职业,更是一份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为提升受援学校建筑专业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和升学率,他带领年轻教师探索出“预习自学、训练应用、分组合作、当堂检测”“一学、一用、一合、一检测”的课堂教学方法。改进“穿线式”传统复习模式,提出“4+3”系统复习方法,“4”即归纳知识点、划分考点分布、绘制知识网络、达标测试练习,“3”即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重点训练,2017年14级中职建筑班28人升学25人,升学率居全校第一。一年多时间,他承担4门课程,完成504课时;牵头出版教材一本,汇编建筑专业中职升高职《建筑专业题库》一套,发表多篇提升中职学生专业素质论文,被日喀则市人社局聘为“创新创业服务指导专家”。同时他兼任工作队团委书记,团的工作开展有声有色。2017年底,在完成原定援藏工作后,他主动申请继续援藏,实现他“不要让群山遮蔽了孩子们的双眼,要帮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翱翔在雪域之巅俯瞰世界”的教育梦想。
一个普通教师的民族情怀
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哈尔滨技师学院派出援藏人才张新光
自进藏以来,张新光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工作履职尽责,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融入藏区生活,克服山高路险、极度缺氧等困难,多次到艰苦地方搞调研、抓考核、扶贫慰问。主持完善了日喀则市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他非常关心藏族孤儿的健康成长,利用晚上、节假日时间到福利院献爱心,教孩子们打乒乓球、辅导写作业、整理爱心超市、放映爱国影片、送玩具,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当发现有的孩子近视了,自掏腰包为他们配眼镜;看到福利院洗衣机没有洗衣粉了,拿出4000元购买洗衣粉。在孩子们教师节送给他的祝福信笺中,有的称他为哥哥,有的说他像父亲,他用真爱陪伴着藏族孤儿,用真情感动着孩子们,将一份龙江情怀播洒在雪域高原,展示了一个普通援藏教师的民族情怀。
一片痴心撒高原
西藏自治区最美援藏教师、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牡丹江市第十七中学派出援藏教师柳大庆
柳大庆始终胸怀教育支援梦想,2015年赴菲律宾南岛支教,被国侨办评为“优秀外派教师”。回国仅三个月,又参加组团援藏支教。进藏以来,他以一颗炙热滚烫的心投入支教工作、以当好孩子心中的“好爸爸,好朋友”来关爱藏族学生。他积极创新,把内地新课改理念、高效课堂模式带进受援学校,带领教师制作各学年英语教学课件,留下了适合当地老师的英语备课资料。他立足课堂,正确处理“课改”与“改课”的关系,大力开展“学、讲、练、评”教学模式,扎实推进课堂教学转型,他所教的两个班级成绩始终在学年级排名第一、二名,荣获桑珠孜区英语教学成绩一、二等奖。被日喀则市教育局评为专家型教师选派送教下乡,“同课异构”教学示范课深受好评。俯首为牛,痴心为西藏的教育尽力,是他今后援教工作的坚定信念。(王英君 刘万昱)
(责任编辑: 所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