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员的信念:尽自己的力保护好每一位战士
天津北方网讯: 3天救援32人,发放700多万元转运物资,紧急协调防护服1000多套。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以后,曙光救援联盟队员第一时间从天津、北京、河南、浙江等地前往救援现场,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爆炸点半径 300 米 还想陪战士继续走下去
8月14日凌晨4点,当大多数人还在酣睡的时候,曙光救援队的队员们已经开始了第二天的救援工作。救援队的驻地位于滨海新区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的一处教室里,8名救援队员已经换好了防护服,准备进入警戒区参与现场救援。
“我们主要是带着药品和救援工具,进去以后补给防化部队的。”队员夏金凯说,防化部队的近200多位战士每7个人一组,分散在爆炸点一公里范围内,根据风向随时灵活转移。“我们的呼吸机使用时间有限,所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更多的小组,把物资送到他们手中。”
来不及攀谈,救援队带着眼药水、纱布、云南白药和呼吸机滤芯出发了。
“他们这次进去,估计最早也得9点半以后出来了。”这是救援队第三次进去补给物资,留守在驻地的联络员叶凤娇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曙光救援队是唯一一支被批准进入炸点现场的民间救援队,“我们到达最前线,能直接了解最前线的战士们都需要什么,就能把对的物资送给真正需要的人。”
救援队从警戒区里找到两个可爱的小家伙时间比预计的更长,直到下午2点半,夏金凯他们才返回驻地。“里面的情况还是很复杂,眼药水发完了,我们还没找到全部的小分队,等会再送一次。”29岁的夏金凯一边说着,一边脱下防护服。由于来回的跑动,加上高温闷热,队员们的衣服裤子全部湿透。当大伙摘下橡胶手套的时候,北方网新媒体记者注意到,队员们手上的皮已经被汗水浸得发皱。
“太热了,脱下手套一搓,都能看到搓下来一层皮。”夏金凯说,“我们就进去几个小时,已经满身大汗,手也掉皮。那些官兵穿着重型防化服,在里面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太辛苦了。”
夏金凯向北方网新媒体记者描述起自己第一次在核心区看到的情景:第一次进去送物资,正好赶上两拨战士交班,头一批战士出了警戒线就开始脱衣服。 “那个防化服的裤子一脱,哗哗流出来半裤管的水,全是汗啊。穿着那个橡胶靴,一出汗一摩擦,小腿上的皮全都磨破了,看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出于安全考虑,救援队最多只能进到爆炸点半径300米的区域。即便如此,大家也不肯错过任何一次送物资的机会。“我们第一次送完回来以后,其实都很累了,但是谁也没有上床睡觉。”夏金凯说,大伙最多就是坐在地上眯一小会,就怕睡过头听不到里面战士的电话,耽误了救援。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真想陪着他们继续往里走,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再一个个看着他们安安全全地回来。”傍晚再次出发前,夏金凯对北方网新媒体记者这样说。
晚上8点临时为武警官兵协调物资 只有亲自把东西送到才能安心16 岁的志愿者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你们那还有防护服和防毒面具吗?前线需要50个,我这还差20个,新的货还没到呢。”8月18日,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再次来到曙光救援队驻地,一个瘦小的忙碌的身影给北方网新媒体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战士们需要的物资不够用时,她就在各个驻点之间来回跑动,跟其他志愿服务站协调调货。
小姑娘网名叫夏洛洛,来自北京,今年才16岁。别看她年纪小,却是参加了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多次救援的志愿者,还考到了北京志愿者服务证,也因为这样,她在全国的志愿者圈子里都小有名气。“我认识的好多志愿者这次都出现在天津,有他们在,救援队这缺少的东西,我都可以尽力帮他们协调过来。”夏洛洛得意地说。
晚上7点,往核心区总指挥部驻地送完一批防护服的洛洛,带回来一位武警官兵。“我们需要点内衣内裤,拖鞋和洗漱用品。”武警战士说,“我们从13号早上到现在,就洗了两个澡。”
没顾上吃饭,夏洛洛又给战士张罗开了。“像这些东西不用送去核心区,我们就送进指挥部。一天少说也得送个十几趟。”
等到把物资协调好,送进去再回到救援队驻点,已经是晚上9点了。粗略估算一下,夏洛洛一天能在椅子上坐着休息会儿的时间累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你看到了,我们这几天都是这样的节奏。每天白天就是各种跑、各种搬,晚上就是打各种电话协调物资,第二天起床感觉腿都是木的。”
把最好的防护送到战士们手中虽说辛苦,可夏洛洛从没喊过累。原来,夏洛洛出生在部队大院,父母以前都是防化团的士兵,这次大爆炸,她的哥哥也是来天津清理现场的防化团的一员。“我是瞒着爸妈出来的。”直爽的洛洛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我跟爸妈说我出去旅游了,然后我就来这了。我要是告诉爸妈,他们肯定特别担心我。”夏洛洛说着,眼里流露出一丝歉疚。
“我确实不该骗爸妈,但是我从小在防化团的大院里长大,我有防化知识,我能保护好我自己,也不会去添乱。”这次哥哥来天津上前线,夏洛洛想给哥哥帮忙,“天津人真让我佩服,出事的当天晚上就捐齐了各种物资,连夜就有人去献血,所以我也很想来帮忙,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北方网新媒体见习记者李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