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风厉俗,乡风民风美起来
五常市背荫河镇邻里关系和谐友善。
美丽乡村既要有整洁的街道,更要有友善的邻里,既要有美丽的风景,更要有良好的秩序……可以说,优良的乡风、民风是构建美丽乡村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作为中国产粮第一大市的哈尔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乡风民风美起来……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素质高一分
农村形象美十分
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美丽乡村。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早已成为全市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在实践中,哈尔滨市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教育作为根本任务,贯穿融入结合到农村生产生活之中。组织开展“送理论进村屯”“我的中国梦”宣讲等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宣讲1200多场次。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集中宣讲中央、省、市的重要举措和农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真正做到了增强信心、凝聚共识。在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哈尔滨还广泛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一年来,全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培训1070场次,发放资料365万份,培训农民86万人次,举办农村电子商务大赛等生产竞技活动428场次,年均培训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达1万人以上,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与此同时,哈尔滨还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立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家为主的讲师团,指导基层开展全产业链培训服务。扶持农民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创建家庭农场和农业园区,设立农业服务热线,跟踪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
呼兰区的做法可被视为哈尔滨市培训新型农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呼兰区以区职教中心、双井现代化农业园区、大用农村合作社为龙头,以乡镇农民技校、农民中专、中小学、文化站、图书室为阵地,定期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全区农民受教育面在80%以上,培训农民近2万人。在这些举措的带动下,当地农村涌现了一大批实用技术的明白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流通领域的经纪人。
培育优良家风
润物无声引导
农民群众向上向善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优良的家风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哈尔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哈尔滨农村家庭组织、家庭结构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哈尔滨切实加强农村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以下数据充分体现了冰城在培育优良家风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近一年来,哈尔滨市共评选各级文明村631个、文明镇146个,文明家庭37.5万户、十星级文明户23万户,先进个人16404人。
优良的家风激发着农民群众的荣誉感和上进心,引导农民群众向上向善。从本质上说,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黑土地上千千万万家庭里生根发芽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下一步哈尔滨将深度发掘反映村落个性的耕读文化、民族风情、民间技艺,充分展现不同特点的地域文化,努力做到“留住乡情乡愁”。
发生在松北区杏林村的一幕就是冰城培育优良家风的一个缩影。今年春节前夕,在杏林村,一场“传承五好家风过大年”的活动火热开展,全体村民积极参与“五好家风”的创建,杏林村通过这一活动把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为每一个家庭的优良家风,从而达到创建幸福、文明、和谐家庭的目标。
培育文明乡风
潜移默化影响
农民价值观
几千年来,淳朴敦厚的乡风一直备受推崇。目前,哈尔滨市已经把“乡风文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检验标准,并列入考核范围。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文明集市创评”“农村志愿服务”“结对帮扶共建”等活动,引导村两委充分运用村规家训、俗语格言等乡风教化资源,潜移默化影响农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数据显示,全市各村镇共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6100余个,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与此同时,哈尔滨市还广泛开展帮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特色活动熏陶作用,组织开展了“十在农家、美在乡村”评比活动、“我眼中的美丽乡村”摄影大赛、核心价值观文化墙绘制比赛等多项特色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觉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方正县瓦房屯的故事让冰城意识到培育文明乡风对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意义。就在几年前,瓦房屯还是方正县有名的脏乱屯,而如今的瓦房屯则成为方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样板和缩影。清溪潺潺绕村流,树影摇曳映花红……这里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变的秘诀是什么?答案是,鼓励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志愿者,通过志愿者,带动全家、影响全村;发动全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让人人都成为美丽乡村的拥护者、建设者、维护者、管理者。
培育新乡贤文化
挖掘身边正能量
形成学习效应
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农民,蕴含着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近年来,哈尔滨在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新乡贤文化上作出很多有益尝试。通过一系列评选活动把更多的“身边好人”、道德楷模挖掘出来。哈尔滨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先后组织开展了“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支书”“最美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全市共推出各级各类身边好人2500余个。
哈尔滨市充分挖掘并发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优秀村干部等新乡贤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另一方面,农民群众在自发推举身边典型过程中,也在其好人好事感召下,潜移默化提升自己的道德观,并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学习效应。与此同时,哈尔滨还以乡情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界成功人士回乡支持农村建设,用他们的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支持家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在木兰县西二屯,一个名叫刘效忠的乡村教师挑起校长、主任、各学科教师所有职务,而且一干就是30多年。30多年来,他所在的木兰县东兴镇西二屯没有没入学的适龄儿童,没有中途辍学的学生,仅有26户人家的小山村先后有20多名学生考入全国统招大学。
其实,像刘效忠这样的“最美”典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并不鲜见,这些新乡贤共同构筑了冰城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像灯塔一样导人向善,导人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