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发表我院社会学研究所邢晓明文章
依托“网格化”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邢晓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基层社区承担的大量工作有效保障了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这次疫情可以看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末端,社区承载了重要功能,发挥了基层治理作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对于进一步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强化重大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提升重大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社区网格化建设是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环节,社区应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和民政、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强化社区网格化防控体系,动员社区的一切力量,设立网格长、发动志愿者,把责任落实到位,切实做好疫情常态化监测。
二是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此次疫情防控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街道办事处可以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对所辖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线上或线下培训,让社区工作人员在学习培训中提升服务能力,掌握基本的疫情防控知识和心理学技巧,以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发挥作用。
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社区不是孤立存在的,社区的发展及职能建构与社会整体发展相互影响。要破除社区治理水平现代化难题、增强基层社区应对危机能力,就要学会引导内外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广泛的社区参与可以调动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对社区事务并不关心的居民之间的“机械团结”转变为大家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共同协商、献计献策打造美好家园的居民之间的“有机团结”,共同朝着社区建设目标努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使社区人力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社区居民参与防控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且,随着居民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常态化事务广度和深度的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保障居民生活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价值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以“服务者”姿态面向社区居民。社区一方面可让专业社工或志愿者入驻,帮助一些社区弱势群体,如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解决生活困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可动态了解这些家庭的情况,必要时向上一级政府申请特困家庭补助,使社区服务内容更加精准、细化。并且,社区工作人员作为资源的联结者,可以在社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多争取一些外部资源,请公益组织、辖区内企业或热心公益的个人对社区发展进行支持与帮助。高质量的社区服务有利于及时了解居民的生活诉求,使社会矛盾在基层就得到解决。
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形成社会治理有效合力
党章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只有把党的领导贯穿社区治理创新各方面、全过程,通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把党的领导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才能使社区治理政治方向不偏离,资源能力有保障,才能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形成社会治理有效合力,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切实提升基层社区对抗重大风险的能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摘自《黑龙江日报》2020年9月30日理论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