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经麻痹眶内电针治疗前景光明

20.10.2016  13:0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周凌云课题组在降服眼运动神经麻痹顽疾的过程中,于国内外首创并开展了眶内电针医疗新技术。迄今为止,已有1032例患者接受了这一新疗法,总有效率在90%以上,痊愈率达60%左右。相关成果曾多次获得黑龙江省政府及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其后续基础研究项目近日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组将从分子水平层面上继续深入探讨和阐释眶内电针干预眼运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奥秘”,为针灸治疗包括眼肌麻痹在内的疑难杂症奠定必要的技术储备。

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疑难病,多继发于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瘤、颅内感染等脑部病变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复视、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和瞳孔散大。此病病因复杂,修复周期长,功能恢复差,尤其是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可发生异常神经再生,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甚至终生残疾。由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及外伤等原发病的逐年增多,本病的发病率亦“水涨船高”,现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从祖国医学看,动眼神经麻痹属于“睢目”、“睑废”、“风牵偏视”等范畴。该病病位在眼与胞睑筋肉,临床医治多选用眼周腧穴和辩证循经取穴。随着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阿是穴的概念目前已经延伸到了一些组织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点或区域。周凌云教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的支持下,依据《灵枢·卫气失常》“在筋守筋”、《黄帝内经·太素》“以痛为腧”的中医论述,结合眼部解剖学结构,大胆选取眼外肌病灶为进针区域,于2003年创立了一种新的针刺方法——“眼部内刺法”。临床实践表明,这项接近病灶的眶内针刺法具有舒筋通络、调理气血的功效,使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眼肌麻痹症状大幅度改善,乃至消失。

与此同时,周凌云教授还成功研发了“电子复视像检测仪”,可明确诊断病变眼外肌,精确定位进针部位,量化复视角度,自动记录存储数据,并能反映出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复视变化情况,为临床疗效提供了客观评定依据。在此工作基础上,周凌云团队优选出了眶内电刺激的最佳参数组合,经过对眶内电针、眼部内刺、传统电针及西药间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结果发现眶内电针为最优干预手段,较眼部内刺、传统电针的疗效更为明显,且大幅度提升了治愈率,缩短了治疗时间。同期的动物实验结果初步表明,通过一个阶段的眶内电针刺激,受损严重的展神经(眼运动神经之一)得以神经再生,神经纤维中髓鞘与轴突也“重获新生”,神经功能得到了恢复,并且上述作用可在电针刺激下进一步增强。

因在眼神经麻痹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由周凌云主任领导的针灸科被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批准成立了国内首个“眼球运动障碍治疗病房和专科门诊”;周教授本人还被选举为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眼球运动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衣晓峰 胡德宇 供稿


附件:
省委第十二巡视组向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按照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8月29日,卫生厅
巡视公告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卫生厅
关于变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域名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