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老年人需防肺炎侵袭

22.08.2014  12:23

  呼吸道疾病有着很强的季节性,按照以往规律,夏秋季节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并不高,但是近日记者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采访时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医院病房连续收治了几位严重肺炎患者,且都为老年男性,分别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病情均比较危重,经过积极治疗半月以上,才逐渐好转出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呼吸二科主任何志红提醒大家,秋季天气多变,温差较大,老年人特别应注意对肺炎的预防。

   老年人为肺炎的高危人群

  省会82岁的余大爷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自觉身体素质不错。入院前5天在家吹空调后自觉发冷,测体温为38.5℃,伴有头痛。患者自服“连花清瘟、布洛芬”等药物后,体温有所下降,但是第二天患者体温再次升高,继续服药,并出现咳嗽、咳痰。第三天症状仍不见好转,就诊于社区医院,医院为患者打针治疗2天,但间断仍有发热。后来患者来到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门诊进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为右肺大片炎症,收入院治疗,经广谱抗生素联合清热解毒、祛痰、增强免疫、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才逐渐稳定好转。

  “最近天气转凉,气温变化大,老年肺炎患者增多。”何志红表示,天气热时,人们使用空调的时间长,设定的温度过低,下雨时气温骤降又没有及时保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就很容易受凉,造成气道防御机制下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也就是肺炎。肺炎指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肺部炎症,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其他常见的还有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抗生素的出现曾经使肺炎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的抗菌药物和有效的疫苗,但肺炎的总死亡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的原因与社会人口老龄化、吸烟、伴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老年人是肺炎的高危人群。”何志红表示,老年人往往患有“老慢支”等慢性病,他们抵抗力弱适应性差,加之天气冷热交替、昼夜温差悬殊,极易感冒进而并发肺炎。老年人一旦发生肺部炎症,不容易痊愈,进而导致肺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甚至造成死亡。所以,肺炎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长寿的大敌。

   多数患者起病急骤

  “患者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等诱因,约1/3患者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何志红表示,典型病例可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至2天后,有些患者可咳出黏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出现胸痛时,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可引起呼吸困难。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何志红提醒大家,患者如有下列危险因素会增加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死亡危险:

  (1)病史年龄>65岁;存在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病、一年内住过院、脾切除术后状态、长期嗜酒或营养不良。

  (2)体佂呼吸频率>30次/分;脉搏≥120次/分;血压

  (3)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血白细胞计数>20×109/L;有呼吸衰竭及脏器损害证据,X线胸片病变累及一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

  “老年人,尤其吸烟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旦出现高烧不退,或者出现食欲明显减退,神志改变,或者自觉一般情况好,但发热3天以上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行血常规及胸部X线检查,一旦考虑肺炎,要入院积极治疗,以免贻误病情。”何志红说。

   防患关键在未雨绸缪

  老年人抵御肺炎关键在预防,对此,何志红给老年朋友以下建议: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是预防肺炎的有效途径。

  及时给予肺炎疫苗接种。1988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咨询会议”上建议,对所有老人和所有高危人群建议均给予肺炎疫苗接种。美国2000年的卫生目标中提出,包括65岁以上老人在内的容易并发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率应达60%以上。对年龄大于65岁或不足65岁,但有心血管、肺疾病、糖尿病、酗酒、肝硬化和免疫抑制者(如HIV感染、肾衰竭、器官移植患者等)可以注射肺炎疫苗。1996年底我国卫生部批准肺炎球菌疫苗进入中国,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卫生防疫部门广泛使用。

  另外,天气炎热时空调设定不要过低,一般在26℃以上,且时间不要过长,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温度下降时要及时添加衣服;要多饮温开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以提高气道的防御功能。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水,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