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防眩晕! 需铭记五个字

19.08.2014  13:41

  

  秋季,眩晕、头痛等与风邪相关的疾病多了起来。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提出:“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指出导致眩晕的四大原因分别为风、火、痰、上虚气陷。大家不妨从以下五个字入手预防秋季眩晕发作。

   颈部常“暖”挡风寒

  秋季不但风大而且气候偏凉,有颈椎病的患者在这个时候应注意防风寒和颈部的保暖,避免颈部受到凉风侵袭。风寒之邪会使颈部的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降低,诱发眩晕。

   自我“减”压防伤肝

  很多人常感觉压力大,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还有的人重压之下寄情于烟酒,肝就这样受到了伤害。因此,大家平时要及时舒缓压力,注意调节情绪,忙里偷闲的一点时间也可以闭目养神,两肩下沉,调匀呼吸,听听轻音乐,让气血畅达、情绪愉悦。

   少坐勤“动”莫偷懒

  “痰”也是导致眩晕的病因之一。这类患者多具有身体肥胖、睡觉流涎、舌苔滑腻等特征。建议大家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好正确的姿势,尽量不要久坐不动,常起来走走,活动活动筋骨。

   搓耳“补”气肾常健

  “气陷”会导致眩晕,气陷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致下陷,常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或者劳动用力过猛、过久损伤某一脏腑之气所致。而大家最容易忽视的与眩晕有关的气便是肾气。在清初四大医家之一的徐洄溪所著的《医略六书·眩晕》中有这么一段话:“肾水亏少,虚火炎上,眩晕耳鸣,此嗜欲人多肾虚眩晕。”也就是说眩晕不但与颈椎的病变有关系,与肾虚也有联系。中医认为“肾气通于耳”,因此,搓耳对肾脏功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同时也有助于预防眩晕。

  “辨”明病因再治眩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到大脑的供血,脑部供血不足同样会导致眩晕症状的出现。所以大家若感到眩晕,一定要到医院辨明病因之后,对症治疗。比如常见的诱发眩晕的疾病有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颈椎病等。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