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俩高个作物撑起古恰种植业
本网讯(赵敏黾) 肇源县古恰镇12万亩耕地中,玉米、高粱就占了8万多亩,仅这两项每年就可助农民户均增收1.2万元。
这几年,古恰镇先后建设了孟克里玉米现代农业示范区、哈友红高粱现代农业示范区。
这里,机械化生产、合作化经营、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体建设,让玉米、高粱两大旱田作物鼓胀了农民的腰包。
开着轿车去种地,在古恰镇孟克里村并不稀奇。村里60%的农户家有轿车。眼下,随着村民们的地越种越精,他们的“坐骑”也开始“鸟枪换炮”。崔光明在村里组建了合作社,现在有66个社员,光大型农机具就有44台套。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7800亩,为孟克里玉米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每年收入都在300万元以上。
如今,崔光明带领合作社种着七八千亩地。这不,都到“挂锄”时节了,他还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我的地叶面肥都喷完两遍了,防治机械正在肇源镇解放村干活儿呢。”崔光明边给拖拉机扣防尘罩边说。虽有七八千亩的地,可满足不了崔光明的胃口,从整地、播种、防治,再到秋后收割,工作重点是别人的地。光大型玉米收割机就有十来台,一天拿下一千亩地,不在话下。
光这些,还不够。
粮食直接卖给收购客商,社员增收幅度不小。
2013年,崔光明筹资建设了粮食烘干塔。去年冬季烘干玉米1万多吨,价格每斤直接提升近两毛钱。这下,社员更乐了。
从农机合作社出来,记者来到了古恰镇哈友村红高粱现代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不仅是全县重点建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也是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内,一些农民正忙着封垄。
在田间地头,记者见到了哈友村村民孙绪青。去年,孙绪青种300多亩高粱,纯收入30万元以上。
哈友村党支部书记吴志国告诉记者,在示范区内,像孙绪青这样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户,有10多户。
据了解,示范区采取“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农资、统一农时、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目前,示范区内组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发展社员150户,区内配套机电井14眼、大型喷灌设备9套。
镇党委副书记尹晓东介绍说,镇里还将在示范区内建设集农资展示展销、科研实验示范、粮食集散、农机维修调度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区域服务中心。这些年,哈友村高粱名气越来越响,南方客商一拨拨儿地往村里跑。成车皮发往四川、山东等地,专做茅台、五粮液的酿酒原料,小村成了小有规模的红高粱集散地。
高粱多,客商多,粮食经销经纪人也应运而生。
哈友村村民赵永福,别看只有43岁,可脑袋不糠。每年赵永福种地不少于200亩,去年花20万元买了5间大砖瓦房,小轿车、农用拖拉机、脱粒机摆了一院子,几乎没有落脚地儿。
4年前,他开始从事粮食经销。村民的高粱从地里直接拉到他家脱粒,脱粒机就有4台。去年,他收购高粱2000吨、玉米1000吨。两个来月,净赚近20万元。
收这么多粮食,可他不和村民争利,没光想着自己赚钱。
粮食多了,就有了和客商讨价还价的资本。收购时,不勒农民价;卖粮时,要最高价。
别处粮食每斤卖1元钱,可他能卖到一元零五分。而且,一手交粮,一手交钱,不差事儿。
村里经纪人也有好几个,可就数赵永福粮食收得多,大家伙儿排队等着卖给他。
赵永福说,他正在谋划建设粮食烘干塔。没别的,进一步扩大粮食集散规模,打造哈友红高粱品牌,让村民提价增收。今年,全村4万多亩高粱,又将成为农民的增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