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长:限制院士课题数量在章程上无法规定
6月10日,正在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昨日,为期五天的两院院士大会闭幕。这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首次举行院士大会,两院院士章程大修备受瞩目。
近年来,诸如“院士退休”、“院士隐形利益”等话题一直颇受舆论关注,院士制度改革一直呼声甚高。
迄今为止两院院士章程已历经数次修订,而此次修订被视为修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从提名途径、遴选机制、退出机制三个方面对原章程进行了改进。
昨日,在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闭幕式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闭幕致词时说,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是一次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大会。
其中一个“成功”是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获得通过,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这次院士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更好地优化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
章程做了哪些修订?
两院仅对院士退出机制做了原则上调整,实施细节还将进一步制定
两院院士章程都从提名途径、遴选机制、退出机制三个方面对原章程进行了改进。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促使院士选举“去行政化”。
提名途径方面,院士候选人提名途径缩减至两种,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遴选的做法今后不再保留。
遴选机制方面,候选人想当选需要全院院士投票终选,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利于更充分地行使院士民主权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当选院士的认可度,也有利于加强对交叉学科候选人的把关。
退出机制方面,新章程增加了劝退的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应劝其放弃院士称号。这一规定,有利于完善院士退出机制,进一步强化院士的科学道德责任,加强院士队伍建设。据悉,两院此次仅对于院士退出机制做出了原则上的调整,而实施细节还将进一步制定。
白春礼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解释了外界关注的为何新增“劝退”条款时说,之前的章程里有“撤销”条款,但“如果有些行为并没有到撤销称号的程度,所以加了一个劝退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现,退出机制是纯洁院士队伍,保持荣誉称号不被沾染的重要举措。
然而对于此项修订,也有不同声音。教育学家熊丙奇则认为,如果院士涉及学术不端,“劝退”是非常弱的处罚。他认为,如果院士违背科学道德,涉及学术不端,应该取消其称号。
为何没有提退休?
院士是荣誉称号,不存在“退休”一说,除非犯错被撤销和劝退
此次的章程修订并没有涉及到外界持续关注的“院士退休”的问题,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明确要求“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解释,“退休与院士称号没有关系,是本单位的人事制度来规定。”
白春礼也表示,院士是荣誉称号,跟劳模差不多,不存在退休的问题。
中国首位退休院士秦伯益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退休的问题不是两院管的,两院只是给了荣誉称号。“根据国务院规定,这称号是终身荣誉,类似于劳动模范等。”
秦伯益解释,这个称号是不存在“退休”一说的,除非犯错被撤销和劝退了。“退休退的是本职工作,这是本单位给的,两院并没有权限管。”
秦伯益介绍,他在2005年坚持从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的职务上退休,但保留了院士头衔。
此外,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院士退休”之所以成为一个话题,本质上是因为背后的利益,“如果没有特殊利益,年龄或退休都不是问题。”
院士兼职可否管理?
院士让别人挂名申请课题,帮别人捞钱,自己再收获利益
由“院士”称号带来隐形利益和特权,长久以来都是外界诟病的现象之一。
实际上,两院院士不是一个职务,从2009年1月1日起,两院院士津贴标准才调高至每月1000元,此前是每月200元,但“院士”头衔可以带来大量的隐形利益。
据介绍,院士隐形收入来自课题收入,二是评审、兼职、讲课等方面的收入。秦伯益曾对媒体介绍,一些院士从项目拿钱,或者说几句好话就可以拿钱,此外参加评审会、论文答辩会或者审稿都有酬劳的。拿课题是很多院士热衷的事,一个是为自己课题捞钱,一个是让别人挂你的名申请课题,帮别人捞钱,自己再收获利益。
秦伯益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是否能限制院士申请课题的数量,在章程上无法予以规定。他介绍,他曾担任工程院的前两届主席团成员,对这个问题研究过很多次,但是都统一不了意见。
此外,院士兼职过多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刊发于2012年5月《学习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曾统计:“在78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有5610个兼职,人均兼职7.2个。”
秦伯益认为,兼职过多会导致院士做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够。他分析,兼职分为实质性和荣誉性的兼职,其中荣誉性的兼职类似去当花瓶,而对于实质性的工作,一些院士其实根本没有时间去兼顾。
他介绍,对挂虚名的院士而言,若别人单位出了问题,院士虽然负不了责,但是会影响名誉。而两院领导曾一再强调,实质性的兼职要量力而行。“但是虚职的话,全在自己掌握,院里无法监督到每一个人。”
他介绍,曾经工程院对院士以几个兼职为限有过若干次讨论。但是最终意见不统一,无法达到一致。他认为,“这些事情全靠自觉,因为兼职全都是有报酬的。但院士应该有取舍。”
此外,很多地方和学术机构都给院士超高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表示,院士享受的是副部级的待遇,地方各省给院士配秘书和用车的情况比比皆是。他表示,各地有权力比照副省级的待遇招揽院士。而且越到地方,院士的招待规格就越高。
他介绍,90年代,山东某所大学曾给三个院士盖了别墅。而据媒体报道,济南大学2013年人才招聘启事中提出,如果应聘对象是院士,那么“年工资待遇200万元以上,安家费100万元以上,免费提供住房,配偶调入”。
而因为“院士”头衔在增加学术机构影响力和申请课题方面可以发挥作用,也导致院士“无法退休”局面的产生。
对此,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明确和细化,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院士制度。
改革和完善院士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强化学术导向,减少行政干预,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定位。 —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