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住宅土地成交面积十年内最低

12.05.2016  12:13

受供地节奏放缓影响,一线城市前4月成交明显下滑,创下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供应明显下调。从数据看,仅供应42宗,合计住宅用地建筑面积为632万平方米,是十年来的最低值,同比减少了7%,与2013-2014年相比,跌幅更是超过50%。

成交方面也随之创下新低。截至5月8日,一线城市住宅土地成交也跌到最近十年低点,仅仅成交27宗住宅用地,总规划建筑面积只有360万平方米。

业内人士分析,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供应减少,导致市场逐渐出现了豪宅化的趋势。从住宅土地的供应价格看,也处于历史最高点。同比涨幅达到了22.5%。而二线城市的住宅土地供应则有所增加。

统计显示,一季度标杆房企合计拿地金额为1187.3亿元,同比2015年一季度的1016亿元上涨了16.8%。在2016年一季度标杆房企集中二线城市拿地,反而在一线城市占比明显减少。一二线主要的15个城市合计住宅库存面积3月为8645万平方米,相比2月的9116万平方米环比降低了5.2%。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表示,房地产政策刺激未主要针对一二线城市,但实际上一二线城市楼市已经火爆。

从土地市场看,一二线地王频繁出现,从北京、上海到南京、杭州等城市,均在一季度出现了多宗地王,这种地王频繁出现的现象,导致市场预期升温,整体一二线房价涨幅开始加速。

整体看,一线城市减少住宅用地供应,导致后续市场将出现供应短缺的风险。其中,一二线城市库存明显锐减,而土地供应的减少又影响了市场的预期,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库存去化周期基本都在10个月以内,这种情况下市场价格的加速上涨趋势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