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制有助破解基础教育改革难题
创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整体规划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避免由于分段带来的升学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已成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话题。
由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三校联动共建的华理学区10日在上海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意味着上海开始试水通过学区制等途径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启动教育体系改革。(中国新闻网11月10日)
应该说,三校联动共建华理学区,力图通过“大中小贯通”的方式,促进优质资源辐射与共建,让中小学生享受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破解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不足导致的“择校热”问题,无疑对探索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现实角度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其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和方式等有着根本的不同,真正做到“大中小贯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但开展“大中小贯通”的局部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探索应主要集中在大学与中小学课程体系的相互借鉴、环境和各种实验室资源的共享、优秀大学师资队伍的引入、学校文化培育与建设等方面。
相对而言,在基础教育内部,学段之间的融合与融通是非常有必要的,且是积极可行的。近年来,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地方教育的均衡发展,许多地区开始探索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小学、初中、高中贯通)、十五年一贯制(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贯通),这些举措对于打破基础教育内部学段、学制的壁垒,形成一贯制的基础教育体系具有极高的探索价值。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东城区都率先启动了义务教育综合改革,采用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的方式,分别建立了多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始探索基础教育领域新的办学体制和机制。
九年一贯制学校通常是指该校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后可直升本校初中,“小升初”原则上不许择校流动。年级通常被设为一年级至九年级。这种教育体系既有效缓解了学生择校与升学的压力,也从根本上保持了基础教育的连贯性和渐进性,突破了学段、学制的局限,避免了把基础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实际上,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化,小学毕业生这个概念已逐渐失去了固有的教育意义,相对而言,小学与初中受教育过程的“不间断、不选拔、衔接性、一体化”显然更符合时代发展。
应该说,九年一贯制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人人享受的平等教育,也是非选拔、非竞争的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有年级的概念,没有小学和初中的概念,六年级毕业直接升入七年级,不必再受“小升初”折磨之苦,不必经历学段、学制的变更,一以贯之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受教育年限。这显然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节约教育资源。
实际上,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实行的新课程改革,已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考虑。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统一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来安排,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这种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建设思路,为创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提供了必要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得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毋庸讳言,创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初衷是为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缓解“择校热”的根本难题。但从基础教育发展的长远来看,实现九年一贯制将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基础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有学段、学制的划分,但这不应该成为把义务教育人为隔裂成两段的理由。因此,创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整体规划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避免由于分段带来的升学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保持义务教育的系统性、渐进性、连贯性和科学性,已成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话题。(吴颖惠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12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