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 产业项目力促经济回暖 民生工程持续改善

26.02.2015  11:36

  今年,七台河的雪比往年大得多。瑞雪带来好兆头,七台河经济筑底启稳,迎来了适应新常态,奋力新作为,推进经济平稳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的新一年。 
  2014年,是七台河奋力拼搏、摆脱困境的一年;是站稳脚跟、积攒后劲的一年。面对主导产业持续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极其严峻的形势,全市上下不畏难、不懈怠,坚持“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狠抓产业项目建设,为经济逆势回升注入新动力,扭转了连续18个月负增长的不利局面。预计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5亿元,同比增长2.2%。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七台河市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煤化工产业园区新增项目3个,完成投资7.8亿元;经济开发区新增项目3个,完成投资1.2亿元;城市矿产园区入驻企业4户,完成投资1.5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康泰公司21个项目开工;金沙健康产业园入驻企业7户,完成投资2.6亿元。全市重点推进产业项目50个,完成投资41.8亿元,非煤项目数量、投资分别占90%、75%。14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奥瑞德蓝宝石等7个项目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突出“无中生有”扩增量。他们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强化专业招商、“双百招商”、乡镇招商,突出优势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依托木制品、食品药品、机械制造等企业和项目,大力引进同类项目,加快做强做大非煤增量。富强型材、光明玻璃与嘉寓门窗,万嘉包装、恒利印刷与双叶家具等在产业配套上形成上下游产品链。围绕经济转型、改善民生和科技创新,新上一批非煤项目形成增长拉动。去年,全市非煤项目数量和投资额都大幅度超过煤炭及其加工项目,非煤工业增加值比重增加了3个百分点。 
  突出“有中生新”提存量。坚持以煤为基,做优煤炭循环经济。焦化企业大上产业链项目,在原煤、洗精煤、焦炭、甲醇、煤焦油和粗苯及粗加工基础上,进一步向下游延伸。宝泰隆稳定轻烃、吉伟3.3万吨焦炉煤气制甲烷、隆鹏2亿立方米LNG三个项目,都是原煤、焦炭、煤气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推动全市煤炭循环经济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七台河在困难条件下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多渠道筹措资金43.6亿元加大惠民力度,全力保障《重点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和36件民生实事推进落实,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超过70%。总投资10.3亿元的城市供水工程开工。累计建成煤矿棚改房4.88万套,分配3.56万套。新建廉租房和公租房、改造农村泥草房等7268户。新增就业8965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79件、2407万元。新增城乡低保7935人,清理4036人。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参加城居保和新农合,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住院、常见病住院和门诊救助封顶线分别提高到1.5万元、1万元和3000元。市中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外科楼、妇幼保健院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即将竣工。乡、县两级医疗机构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90%、70%,患者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平均下降8%。出台了《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意见》,救助工作实现常态化。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开放。体育中心投入使用,承办了一系列国家和省体育赛事。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标准。(文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