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 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15.07.2014  12:23

  七台河是我省13个地市中最年轻的城市,她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的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七台河以此为契机,于2011年12月7日召开了全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工作会议,围绕中央《决定》作出的“六大举措”和省委《实施意见》部署的“八大工程”32项任务,制定出台了《中共七台河市委关于深入推进“七项建设”推动七台河文化繁荣发展的意见》。两年来,七台河大刀阔斧地进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想方设法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全面开创了七台河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走进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王春艳郑晓萍本报记者文天心

  A

  文化活动遍及城乡

  和风习习,山水相依。桃山湖衅,好戏来袭。

  6月21日,位于七台河市中心区的湖滨广场沸腾了——在第九届“七台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动开幕式上,七台河市总工会专场文艺演出、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下基层慰问演出联袂呈献;来自七台河一些单位的职工与国家一级演员李殊、博林、苏红,晃圈吉尼斯纪录保持者金琳琳,曾在“星光大道”上手持扫帚有过精彩表演的北京普通环卫工人张秀芳,同台竞演。

  如今,对七台河的普通百姓来说,看一场演出,已经不再奢侈;参与一个活动,也已平常不过。无论多么大牌的明星,站在露天舞台上就表演;无需花钱买票,百姓在广场上就能看到绝对是专业水准的演出,进入场馆还可享受到专业的艺术培训……所有这些,得益于七台河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一年四季不停歇,不断为城乡民生幸福加码。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桃山之夏”到如今的“七台河之夏”,观赏文艺演出成为七台河百姓的消夏“大餐”,“七台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动已形成了年年有主题、周周有演出、场场有亮点、人人都参与的标志性的活动。每年从6月份开始,直到9月末,“七台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动在湖滨广场主场演出在20场以上,在各区县、乡村、社区演出在50场左右,观众达8万余人次。与“七台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动相呼应的“七台河艺术之冬”系列文化活动,则配合欢度元宵佳节,开展秧歌展演、彩灯展等活动,每年参演秧歌队约20支、数千名表演者,吸引近10万人次现场观看。

  2012年10月,七台河顺利完成对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群众艺术馆迁入歌舞团新址,增加了电子琴、电钢琴、美术教具、摄影、录像等专业设备,原歌舞团演员“华丽转身”,走上群众艺术的讲台,市民可以“零门槛”进馆免费学习。目前,累计培训900余人,举办大型汇报演出3场,设立了7个基层文化艺术培训基地。同时组织市、区辅导教师深入农村、社区,举办各类培训班,直接受益人达1万余人次;57支基层文艺队伍活跃在各个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提起群众艺术馆,今年69岁的朱大爷竖起大拇指说:“免费开放政策真是好,为我们搭建了互动平台,在馆里老有所学,老有所闻,老有所乐,精神面貌更好了,人也年轻不少。”

  七台河还新增了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多功能厅,取消了办证收费项目,并于2013年12月18日,市博物馆开馆并向社会免费开放,至此,七台河实现了“三馆”免费开放。今年6月,两名大学生致信《七台河日报》,表达他们对市图书馆的感激之情。他们在信中说:“按正常的作息时间,图书馆每天下午5点闭馆,有的读者觉得学习时间不够,便向图书馆的领导申请延长自修室的开放时间,馆领导不仅同意了大家的请求,还特别安排工作人员值班。”他们将图书馆亲切地称为“学习家园”。市博物馆现有藏品640件,其中古代文物286件、现近代文物312件、自然标本42件。文物主要来源于该市区域内的遗址出土、社会征集和市民捐赠等。今年71岁的市民许吉贵老人研究历史文物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他也为展馆捐赠了文物。许吉贵说,通过文物展能让人们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明,如果仅放在家里而不展出,就失去了文物的社会价值。

  “哨子一吹,秧歌起舞;锣鼓一响,演出开场。”如今,七台河的农村群众像城里人一样,也都能饱尝到文化大餐。

  自2012年8月份以来,七台河市文广新局筹措资金8万元为基层秧歌队、文艺队伍购置音响40套、锣鼓镲15套,发放到各基层秧歌队和文艺队伍;将价值120万元的音响设备下发到乡镇文化站并已安装完毕;将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17.5万元划拨到位。全市乡镇文化站在科普教育、文艺活动、培训辅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当进入农闲时节,各村的农家书屋人气就渐渐旺了起来。村民们说,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把这里称为他们的“加油站”。目前,七台河220个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同时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将工作重点由“建”转移到“管”和“用”上来,以确保农家书屋的效用。2010年,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七台河市召开。

  家住七星花园的周殿全今年64岁,是新建矿的退休职工,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别人问他忙啥,他开心地说:“退休了,这回有空儿了,今儿个上图书馆看书,明儿个去群众艺术馆唱歌,天天不重样儿。”可以说,周大爷的生活成了七台河众多退休人员生活的真实写照。近日,周大爷又有了“好消息”,市委、市政府将加大三馆建设力度,经过市政府和发改部门的大力争取,群众艺术馆、图书馆项目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项目获批享受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文化场馆建设补贴,这两馆计划今年开工建设,2015竣工交付使用。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国土、规划、平面设计、环评手续,正在进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周大爷说,到那时,咱七台河的三馆那真是“高大上”了。

  从城市到乡村,在七台河,处处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随时随地可以嗅到文化的芬芳。文化,成为七台河一张崭新靓丽的城市名片。

  B

  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七台河,一直以来不乏优秀的作品问世。

  早在1984年,刘国林的散文《草塘风情画》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少儿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山河美》散文征文中获一等奖,著名老作家叶圣陶之子、中国少儿出版社社长叶至善先生亲自为《草塘风情画》写了读后感。《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对刘国林进行采访和报道。1986年,经叶至善先生的推荐,刘国林的散文《草塘风情画》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小学课本至今,题目改为《可爱的草塘》。文中描绘的夏日美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令人刻骨铭心;冬日野趣——“穿得像个棉花包似的,戴上皮帽子、皮手套,提着根棍子到草塘里去逮野鸡,追狍子”、“天越冷越好,冻得野鸡连眼睛都睁不开。它冷极了就把头往雪里扎,你走到它跟前,像拔萝卜似的,一下就把它拔出来了”、“别看狍子跑得快,在雪地就不行了,腿陷在雪坑里再也拔不出来,眼睁睁地让人逮”,叫人难以忘怀。近30年来,这篇美丽的散文,连同她给人们描绘的北国风光,不知陪伴着多少人度过多少美好的时光!

  2006年4月6日,老屯长篇小说《》研讨会在京举行。时任七台河市政协常务副主席的郎纯惠(老屯)从1997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于2002年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后,即引起读者和文学界的关注。经作者修改后,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再版,再版后的《》获得了2005年黑龙江省文艺精品工程奖。《》被称为是一部以建国后到改革开放近半个世纪我国农村的变迁、动荡为背景的荒原史诗。

  近年来,七台河丰富活动,搭建平台,文学艺术工作空前繁荣。3月份举办了建市三十周年全国著名书画家国画邀请展,邀请了十八个省47位国家级画家参加了书画精品展,参展作品200余幅;5月份举办了全市书法精品展,展出书法精品300余幅;10月份举办了大美龙江美丽七台河书画名家张复生先生冰雪画优秀作品展,展出作品200余幅;11月份组织市摄影家协会在市人民公园建筑永久性摄影展厅,并举办建市30年来发展成就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500余幅;先后于10月、11月份,两次举办千人京剧票友大型联谊演唱会。

  时至今日,七台河文学艺术呈百花齐放之势,文艺新人不断涌现,文艺精品竞相问世。2012年,李晓光的散文《记忆白菜》获冰心散文优秀奖。2013年,卢国成的《黄忠不弃》被改编成评书,在中央台播讲,并获省优秀作品三等奖;谭吉龙的二人转《情缘》获中国曲协征文一等奖;李刚的摄影作品在24届黑龙江摄影艺术展中获二等奖,七台河市摄影协会获最佳组织奖;李平、杨孝华、张立新创作的小品《老钱包子》在全省第五届“白淑贤杯”小戏、小品比赛中获编剧一等奖,表演二等奖;金振尧演奏的《林冲夜奔》在东北三省第二届“乐海杯”获中老年组金奖;陈学君作曲的《中华吉祥》获中国大型音乐展播银奖;陈学君作曲、任永华作词的《勃利,我为你歌唱》获大众音协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最佳节目奖;钱宝成获2012-2013年度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先进工作者,七台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获先进集体;刘冰编舞的《环保娃》荣获第七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小荷之秀”银奖;孟颜君编导的电视短剧《的哥的烦恼》荣获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于洪涛、王雷分别获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歌舞汇演二等奖、三等奖;彭志安参演的《午夜铃声》获全省第五届龙江剧“白淑贤杯”调演曲艺类表演三等奖。同时,七台河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黑水河》、小说集《桃园纵笔》、长篇小说《草帽顶子风云》、纪实文学《矿魂》、诗集《草根心声》,长篇小说《梦中的河》在东北文学网阅读排名前六名,并在30个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市作协荣获省2013年度文学组织工作奖。

  2013年以来,七台河共获省、国家级各种艺术奖类50余人次,有力打造了文艺品牌。使七台河文学艺术作品从数量到质量都是最多、最好的时期。

  文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心灵的愉悦和感悟,更是一种精神,进而幻化成一个城市的精神力量,引领着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改善和提升。

  今年“七一”期间,韩士忱“家庭根艺作品展”在桃山区同仁社区服务站展出。“学习型家庭示范户”韩士忱一家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已近古稀之年的韩士忱和老伴儿刘佩云有两个孩子,女儿18岁那年因为被诊断为抑郁型精神分裂症不得不退学。从此,女儿成了夫妻俩最大的牵挂,他们把精力全都放在女儿身上,想尽办法领着女儿练书法、学唱歌、做根艺,全身心呵护。多年来,老两口从不主动买衣服,他们把省下来的钱给女儿买最好的药物。如今,女儿也已45岁了,虽然仍需要靠药物维持,但女儿的状况已经恢复到基本和正常人一样了。经历坎坷,年纪大了应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他们开始心疼每一个孩子,同情每一位父母,自2007年起,韩士忱开始免费教授学生们唱歌。目前,经他专业“一对一”教过声乐的学生有20多人,进行声乐辅导的超过千余人。他的学生里,有五十岁的大人,有十三四岁的少年,也有患智障的孩子。在这对老两口的字典里,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工作中可以对别人宽容,回到家更要对家人宽容。付出不是吃亏,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一份收获。他们相濡以沫、同舟共济近半个世纪,虽然物质上并不富裕,但精神上从不贫穷。他们说,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知足,只有知足才能常乐。一个月挣29块钱,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一个月挣52块钱,他们感谢生活;现在衣食无忧,他们选择了回报社会。

  C

  文化产业蒸蒸日上

  说起“文化产业”,对于七台河这个年轻的城市来说,人们早已不再陌生了。

  七台河的“中国草笔”、勃利的“黑陶”早已名声远扬,2011年,他们还被确定为第二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指定纪念品,在全国展会上大放异彩。

  2011年1月8日至10日,在七台河举行的中国书画名家聂忠琦写意梅花作品迎新春邀请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短短3天的画展期间,在七台河冰雪的冬季里掀起了一股浓浓的赏“花”热。在作品展出的第一天,聂老先生的作品被纷纷收藏,甚至有的收藏爱好者向老先生约画,这让老先生惊叹于七台河人的文化底蕴。但最高兴的还是此次画展的主办单位之一——市委宣传部,因为,通过此次画展,人们对一个名词理解得更透彻了,那就是“文化产业”。人们看到了文化产业的魅力,人们对文化产业新的思索开始了。

  伴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春风,七台河市林宝山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应运而生。她集吴东魁七台河书画创作基地、七台河市林宝山书画艺术创作基地、林宝山中药材GAP基地、林宝山风景区四位一体组合而成。基地负责人称,基地的诞生,得益于市委把文化事业作为民生民计的重要内容高位推动,得益于市政府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挖掘地方文化发展潜力,整合资源打造重要文化品牌,使群众性文化活动遍及城乡街巷、农家院落,浸润着广大城乡群众的心田。他们表示,基地更应该乘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继续做大做强,吸纳更多的文学艺术创作人士,促进七台河文化产业的发展。

  勃利县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思路清晰:进一步依托勃利文化优势,极力打好勃利文化产业发展的“组合拳”,切实让勃利特色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提升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舵手。他们提出了将“松林玉文化产业园及文化展馆”、“长军黑陶”、红色公益展览馆、勃利密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四大文化产业工程建设纳入重要发展项目,确立了“以扶持培育为主导,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牌价值”的项目建设原则。2013年,松林玉木制品工艺品有限公司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文化产业,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七台河华韵古筝被录入全省对俄重点推介文化产业项目册。2014年,长军黑陶被列为省重点文化产业。

  可以说,七台河的文化产业发展,虽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其锋芒已呈现。

  今年6月26日上午,由拥有“冬奥三冠王”之称的七台河籍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投资的项目在七台河经济开发区开工奠基了。这个从七台河走出的龙江女儿,把自己用心经营的王濛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安在了家乡。

  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转型,七台河市委、市政府按照“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紧紧依托经济开发区等产业项目承载空间,大力扶持发展绿色食品、机械制造、环保建材、文化体育等非煤替代产业,一批批具有家乡浓郁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相继落户煤城。王濛的项目就是一个代表。该项目总投资7700万元,一期主要以服装生产、加工、销售为主,二期以生产冰刀、冰鞋等体育器材为主。该项目的开工建设填补了七台河体育产业的空白。

  时隔5天,7月1日下午3时许,在首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5届哈洽会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七台河市委宣传部招商引资的项目、勃利松林玉公司与七台河德利矿业公司签约的合作项目共实现签约额5.6亿元。这在七台河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七台河市委宣传部落实市委关于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工作部署时,从年初开始筹划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工作,经过多次反复的工作,与北京知青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投资协议。北京知青文化公司代表经多次到七台河考察,确定了集成酒店、中华孝道、工艺系列微电影等5个产业项目,通过多次论证,反复磋商,最后与市委宣传部签约,签约额合计5亿元人民币。

  诚然,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如今在七台河,文化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和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需要它,城市也离不开它,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向上的正能量。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