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 稳中求进迈入转型新常态

21.01.2015  13:06

  2014年前三个季度,七台河市经济总量(GDP)实现151.6亿元,同比增长0.1%。这小小的、来之不易的0.1,令七台河人着实为之一振。这个具有拐点、标志性的0.1包含着两方面意义:一是标志着七台河市近10年来甚至是建市以来出现的罕见的连续18个月6个核算季度GDP增幅为负历史的结束,成功实现了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的跨越;二是标志着七台河市“推动四个发展,建设幸福之城”发展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上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进展,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已经开始,而且,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七台河市经济将呈现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发展速度保持低速稳步上行的“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

  经济呈现回升态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5亿元,同比增长2.2%,扭转了连续18个月负增长的不利局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2万元、1万元,增长9.5%、10%。龙煤七矿公司面对极其严峻的市场形势,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保证了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稳定。

  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启动了第二轮专业招商、“双百”招商。煤化工产业园区新增项目3个,完成投资7.8亿元;经济开发区新增项目3个,完成投资1.2亿元;城市矿产园区入驻企业4户,完成投资1.5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康泰公司21个项目开工;金沙健康产业园入驻企业7户,完成投资2.6亿元。全市重点推进产业项目50个,完成投资41.8亿元,非煤项目数量、投资分别占90%、75%。14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奥瑞德蓝宝石等7个项目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三农”工作得到强化。农业战胜“倒春寒”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突破18亿斤,实现“十一连增”。新上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绿色农林产品出口占全市半壁江山。流转土地100万亩,新增储粮仓容13亿斤,新增各类专业合作社264个。建设一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选派27名医科大学生充实基层。解决了20个村屯、1.3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城乡面貌继续改善。实施了大同街东延等绿化工程,英伦小镇环湖路建成通车,七桦路、松涛路改造等工程开工。总投资2.5亿元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投入4560万元,改造和新建城市供热供水供气管网58公里。完成“暖房子”改造85万平方米。开展了城区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等集中整治,继续搬迁矸石山,电厂和焦炉脱硫脱硝等减排项目开工。承接了七矿公司供水供热职能。强化“六化一考”,设立市政110城建舆情监测平台,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绿化村屯26个,铺修通村公路25公里,农村环境继续改观。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重点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总投资10.3亿元的城市供水工程开工建设。累计建成煤矿棚改房48888套,分配35674套。新建廉租房和公租房、改造农村泥草房等7268户。煤矿棚改房分配复查复核共查办案件16起、33人,节约房源3578套,挽回经济损失2756万元。新增就业89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省控指标。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79件、2407万元。新增城乡低保7935人,清理4036人。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参加城居保和新农合,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住院、常见病住院和门诊救助封顶线分别提高到1.5万元、1万元和3000元。市中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外科楼、妇幼保健院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即将竣工。乡、县两级医疗机构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90%、70%,患者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平均下降8%。新建了烈士纪念馆,扩建了烈士陵园。出台了《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意见》,救助工作实现常态化。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开放。新一中完成搬迁,新建改造了市三中等一批中小学校舍,教育“三乱”明显减少。体育中心投入使用,承办了一系列国家和省体育赛事,短道速滑等竞技体育成绩突出。新增1条公交线路、30台节能环保公交车。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标准。七台河市被列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市。

  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十二项改革基本完成。成立14个改革专项推进组。投融资体制改革新组建了政通国有资产公司;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启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等试点;行政审批改革减少行政审批127项,保留138项;阳光分班等教育改革受到群众欢迎;医药卫生改革全部取消了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社会救助改革推行了大病救助“一站式”直接结算服务,救助对象住院不用预交押金;司法改革建成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全面放开城区落户限制。龙煤七台河矿业公司完成转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平安七台河”创建成果显著,破获“2·26”特大跨境网络赌博案件,被公安部授予一等功。加密领导接访频率,实施信访积案高位督查、查因问责等机制,解决了一批疑难案件。推进地方煤矿整治整合,持续开展水患雷达物探、瓦斯等级鉴定,落实“井下24小时旁站式”监管等措施,地方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0%、57%。驻军武警和“双拥”工作得到强化。

  党的建设得到加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每一个环节。深入开展“六多六少”、“四升五降”、“七查七治”等专项整治,解决了一批长期制约发展、困扰民生的难题。推行“两单一公示”,逐一建立整改台账,各级班子在《七台河日报》上分9期公示整改情况,已解决问题3520个。制定了《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的意见》等制度,作风建设趋向常态化、长效化。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反“四风”转作风,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得到净化,群众观念强化,“四风”问题大幅减少,群众满意率稳步上升。推行干部“六有”实例考核法。坚持“一管三化三突出”,建立基层党组织专项服务经费,出台了专门意见,逐一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联包助帮”和“三办”活动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两个责任”,组织县处级干部及配偶、百名重点岗位科级干部到省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严厉查办腐败案件,全市共立案220件、增长38.4%,市纪委办案68件、增长30.8%,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好转。

  按照省委、省政府“五大规划”战略部署,七台河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2015年七台河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五大规划”战略部署,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思路不动摇,坚持推进“四个发展”不变调,坚持改善民生不松劲,坚持深化改革增活力,坚持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坚持维护安全稳定,坚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奋力推进经济平稳增长、民生持续改善。

  链接

  2015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月5日召开的中共七台河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可比口径增长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外贸进出口额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以上。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七台河市继续遭遇严重困境的一年,同时也是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取得了经济回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等来之不易的成绩的一年。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