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今春12.66万亩节水增粮项目落实到位

07.05.2015  10:58

  本网讯(宫丽敏)37年前,小岗村的18位村民,按下了走向富裕的红手印。 

  今年春天,林甸县3000多个村民,因“节水增粮”项目,同样按下了向往丰收的红手印。 

  “节水增粮”,能给村民们带来什么?日前,记者分别走访了林甸乡村、县水务局领导和当地村民,共同算了一笔经济账。 

   使用权,归农户 

  “你家签了吗?”今年,在林甸,这句话成了村民们打招呼的一个问候语。 

  村民们所说的“”字,指的是“节水增粮”项目。 

  如今,全县8个乡镇的3000多户村民,在一份“节水增粮”签单上,按下了向往丰收的红手印。 

  据了解,林甸县2014年节水增粮行动项目,隶属于国家东北四省区2012-2015年节水增粮行动的年度计划。项目总投资13612万元,按省水利厅要求,整个项目分旱田和水田两部分,分别设立项目法人。2014年的项目,2015年实施。 

  其中,旱田节水增粮项目总投资12521万元,包括中央财政投资7952.1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2271.11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148.89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148.89万元。目前,完成资金项目2937.4万元,涉及8个乡镇、53个行政村,共划分成47个片区。 

  水田节水增粮项目中,总投资109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693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198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00万元。目前,完成项目300万元。 

  今年,林甸县在节水增粮项目中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66万亩。其中,新建11.84万亩,改造0.82万亩。 

  节水设备以签协议的形式,把使用权、经营权和维修、护理的责任,捆绑到一起,谁受益、谁管护,确保设备不流失。 

  红旗镇阳光村村民孙海昌,今春种了100多亩玉米膜下滴灌田,目前已经扣膜。据孙海昌讲,家里有一眼机电井,一亩地用柴油发电是4.5元到5元。而一亩地用电抽水,费用是1元。费用,明显减少了。 

   节水,520多立方米  

  种粮,离不开水。林甸,十年九春旱,要想扛好“米袋子”,秧苗只有喝饱水,财源才会滚滚来。 

  日前,记者从林甸县水务局获悉,今春计划新建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66万亩,为土地节水、粮食增产增效上了一道“保险锁”。 

  今年全县总投资13612万元,用于“节水增粮”项目。其中,80%是中央、省投资。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剩余的为县级和农户自筹。 

  “节水增粮”,顾名思义是既节水又增粮。喷灌则主要是针对灾害年景,作用发挥最大。如果不浇水,等着老天爷下雨的话,一亩地玉米也就收个八九百斤。而浇上水,一亩地能达到1300斤以上。 

  县水务局副局长牛玉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喷灌比漫灌能省一半的水,一亩地浇一遍水能省20立方米,全县新建的10.32万亩喷灌,浇一遍地能节水200多万立方米。采用滴灌的话,比漫灌能省70%的水,也就是说,一亩地浇一遍能省32立方米的水。全县新建的2.34万亩滴灌玉米,浇一遍地能省80万立方米水。那么,全县喷灌和滴灌共节约53%的水,年节约水资源520.59万立方米。 

  “节水增粮”,等于给粮田上了一道“保险锁”。今年,中心支轴式喷灌面积为0.21万亩,绞盘式喷灌面积7.53万亩,移动管道式喷灌2.58万亩。节水新设备的出现,方便了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种植合作社。 

  林甸镇的种粮大户王明,今春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亩。他说,种地如果没有喷灌或滴灌做保障,就算风调雨顺,也就1000斤。有了喷灌设备就不一样了,也敢投入了,今年他种了好几个高产新品种。 

  据初步预计,林甸县今年新建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年可增收7089.6万元,增产280公斤/亩,总计年增产3544.8万公斤。 

   村民,喜打“丰收井  

  “出水了,出水了!”在林甸县四季青镇,村民们高兴地跳着、喊着。 

  “中央和省里给出钱,不打那是傻。”在镇里,农民们都这样说。 

  为啥?四季青镇水利站长李凤新说,今年镇里实施的2.7万亩节水增粮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其中,农民自筹200万元,其余为省、市投资。 

  润琦农业专业合作社今年有6900亩“节水增粮”项目,又配套打了16眼机电井,上了5处中心轴式喷灌、11处绞盘式喷灌。这6900亩,种的是清一色的玉米。 

  据合作社理事长韩跃武讲,以前社里也种玉米,但只能是春种时浇一遍水,旱情严重时再浇一遍水。车拉人浇,费钱、费工、费水。亩产,也就1000斤左右。听说启动“节水增粮”项目后,有井、有浇水的设备,啥时想浇就啥时浇,还省水、省电,秋后亩产能达1500斤到1800斤呢。 

  其实,润琦农业专业合作社只是个例。今年,林甸县计划打井362眼。现在,已完成224眼,其余的在5月15日前全部完成。 

  为了打好“节水增粮”井,县里在招投标审批中认真监督,在打井过程中,随时下去监督和检查,保证把打井项目落到实处。各乡镇的农业副镇长带领水利站人员逐村、逐户落实地块、井位和喷灌形式,保证了基础数据的翔实、可靠和贴近农户实际需求。县财政局会同水务部门成立了招投标小组,确定代理公司、核定招标文件,保证了招标工作的快捷、公平和公正。 

  政策好,百姓就拥护。今春打井,百姓抢着打、争着打。 

  目前,打井热潮全面推开,24小时连轴转,人停机不停。设置地下水监测井33眼,建设井房357座,排水井1072座,阀门井534座,配备水泵394台套,绞盘喷灌机237台套,中心支轴喷灌机5台套,配套柴油发电机组183台套,配备变压器187台,配备380v电力低压线路56.57km,空气压缩机8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