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新增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 小区供热并网39个

07.11.2014  12:33

  丁兆勇 记者:刘亿服

  10月22日晚,室外温度-1℃,室内温度20℃。家住永房17号楼顶层的赵女士心里暖暖的,“过去几年我家室温一直在14℃左右徘徊,今年终于住上暖屋子了,这要感谢政府为民办实事!”赵女士是今年佳木斯市政府出资排查改造的100个典型不热用户之一,对于免费上门服务,赵女士赞不绝口。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供热能力的增长难以满足城市建筑面积快速扩张的需求,老旧管网改造面临资金不足,供热企业在兼顾经济效益与承担社会责任中难以找到平衡点,加上室内系统不合理,冬季供暖一直是困扰佳木斯市民生工作最头疼的事。

  今年,这个市抢前抓早,大力推动热源建设,改造管线,为住户低热暖气管线问诊把脉。现在,谈论家里暖乎的声音多了,反映家里冷上访投诉的少了。

   扩炉并网增强热源能力

  解决供热供需主要矛盾的核心是保证热源充足,“有米下锅”。据了解,年初以来,这个市在充分考虑近、中、远期供热发展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城市供热规划》,对全市今年新开发楼房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摸排。在确定了今年新增供热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左右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协调落实热源建设,完成新建一台80吨锅炉、改建一台220吨锅炉,使全市热源今年新增供热能力在300万平方米以上,确保了热源建设适度超前,为今冬供热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对供热质量不好,群众反映集中,供热无保障的39个小区供热锅炉房进行并网改造,并网面积109万平方米。

   拆旧换新确保血脉畅达

  在全面增加供热能力的同时,佳木斯市还积极协调,加快管网和换热站的改造建设,以全面提高供热质量。在精心筛查老旧管网等供热设施薄弱环节基础上,争取省政府改造补贴资金,缜密制定改造方案,确保改造一项,解决一项。

  今年共完成新建管网8.5公里、更新改造老旧管网81.3公里、更新升级并拆分供热半径较大的换热站40多座、对300余台换热机组的换热器板片进行了集中清洗,确保了输热环节安全、高效。

  为解决管网末梢、顶层、冷山和供热系统老化、堵塞问题,市供热办与供热企业采取“上门问诊”的方式派出17个工作组深入到用户家中排查和帮助用户解决供热问题,并选出100户典型不热用户进行室内系统改造,政府出资、企业施工,回访测温平均提高3℃~4℃,效果明显。

   “穿衣戴帽”提升保暖能力

  记者在佳木斯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今年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已完成既定任务,共有290栋居民楼告别冷屋子,住上“暖心房”。

  按照《2014年佳木斯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实施方案》,这个市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了全面普查,改造范围确定原则考虑到集中采暖供热条件差、与小区环境整治同步、与主要街路景观建设同步、学生宿舍等公共建筑,最后确定各区节能改造面积158万平方米。

  据了解,今年是佳木斯市“暖屋子”工程的关键之年。连续3年的不懈努力,主城区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总面积达423万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强化服务保障百姓权益

  10月17日,佳木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宽海到供热企业检查时强调,“冬季供暖是重大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群众的切身利益,各供热企业要始终把百姓冷暖挂在心头,各级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密切配合,主动为供热企业排忧解难,同时要加大对供热企业的监管力度,千方百计确保百姓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为了切实提高供热企业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佳木斯市先后下发了《佳木斯市供热行业首问责任制》、《佳木斯市供热测温办法》等多项规定,并制定了《佳木斯市2014至2015年供热保障方案》和《佳木斯市供热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了全市供热行业应对供热重大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另外,市供热办加强信访服务力量,开通两部信访服务电话,在市信访办设专人解答处理供热问题,并向市民承诺,只要涉及供热问题,都会及时处理,供热办工作人员或供热单位人员一定到现场测温、解决,最大限度保障热用户权益。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