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老师教出“三好”学生

19.10.2015  11:05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衣春翔)如今教出“学霸”已不再是教师的最高追求,教出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才让老师们感到更自豪。

  如何教出“三好”学生?绥棱县上集小学教师黄冶秋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当“三心”老师,才能教出“三好”学生。

  孝心谱写人性之美

  黄冶秋今年44岁,个子并不矮体重却不到90斤。这样瘦弱的身躯,不但支撑起了她的教育事业,还支撑起家庭的重担。

  2001年,黄冶秋儿子4岁了,不再需要她费心照顾。在学校,她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其他教师的信任,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好。但就在这一年,她的公公突发脑出血,出院后就瘫痪在床。仅仅过了一年,黄冶秋的婆婆又瘫痪了。两个瘫痪的老人,任凭她再怎么拼命,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雇了个钟点工,在上班期间帮着照顾两位老人。每天下班后不管多么劳累,她都会把炕烧热,做好可口的饭菜,说笑着和公婆一起吃,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黄老师班级一位学生家长说:“我家孩子比别的孩子懂事儿,在家主动做家务。正是黄老师的孝心,让孩子们受到了无声的教育。

   爱心诠释师德光辉

  黄老师不仅有一颗孝心,更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工作中,她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到班级和学生身上,对每个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生赵旭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和奶奶相依为命,他敏感自卑,孤僻内向。为了这个孩子,黄老师想尽了办法。三年里,黄老师就像对

  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着他。用自己节衣缩食省下的钱给他买书本、衣服等,还教育全班学生关心帮助他。渐渐地,这个孩子脸上开始绽放出纯真的笑容,学习成绩也节节攀升,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考上大学。

  去年,赵旭结婚了,他邀请黄冶秋以母亲的身份参加婚礼。他和新婚妻子给黄老师行礼后,动情地说:“虽然从小妈妈就不能照顾我,但我从没缺少过母爱,老师,您就是我的妈妈!

  二十年来,有数不清像赵旭这样的贫困学生得到了黄冶秋的资助,实现了物质与精神双重脱贫。

  痴心成就事业辉煌

  黄冶秋对教学工作更是痴心一片。为教好每一个孩子,她大量阅读教育教学刊物,更新观念,了解信息,不断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和教法,并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她结合学生的实际,研发出“八四二”组织化学习形式,制定了课堂量化考核评价方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黄老师还将“八四二”组织化学习策略延伸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不仅在学习方面自治,而且在纪律、卫生、活动上都能够自我管理、互相监督、互相竞争。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集体荣誉感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突出。

  一边教学、一边研究是黄冶秋多年养成的习惯。多年来她一直是学校教育科研的骨干,是省级立项课题《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国家级立项课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研究》课题组成员。她骄人的工作业绩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教师、十佳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