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责任接访不让百姓寒心——省委第六专项巡视组驻地探访

22.01.2016  08:34

  “你好,这是巡视组的电话,你有什么要反映,请说。”从1月5日省委第六专项巡视组入驻到肇州县并公布举报电话后,负责电话接访工作的孙玉玲每天至少要接四十几个群众的电话。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该组组长米振乾表示,省委巡视组工作不仅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这个中心,而且对百姓关心、反映强烈的民生诉求也高度重视,“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对待接访工作,确保百姓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每天接访电话40个24小时不关机

  “这是巡视组特配的手机,专门负责接访,号码一公布,每天从早上六七点到晚上十一二点都会有人打来。”孙玉玲指着手机告诉记者,电话内容“五花八门”,“大部分是反映诉求、举报问题的,也有一些无聊恶作剧的,还有外地打错电话的,甚至还有上来张口就骂人的。”这部电话她24小时不离身,就怕错过任何群众反映问题的来访,接了没几天她就落下“职业病”——“睡觉睡不安稳,老觉得听到电话响。

  “你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收到,并记录在案了,稍后会有工作人员跟你进行联系的……”;“你说的这个事,属于民事纠纷范畴,我建议你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帮助你联系相关部门……”;“天这么冷,你不用再去信访大厅了,打电话跟我说是一样的”……

  和孙玉玲的谈话,不时被来访电话打断,不管对方反映什么情况,语气如何,孙玉玲始终保持热情,与百姓耐心地进行交流。

  百姓半夜排队上访就“”巡视组

  除电话来访外,孙玉玲还负责收取来访信件。13日17时,记者跟随她一起在巡视组驻地打开信箱,她告诉记者,“特意选这个地方,是没有摄像头的,让群众少些顾虑。”当天的信件不少:有厚厚的牛皮纸袋,也有薄薄的信封,还有简单的小纸条……共取回举报信和材料12件。孙玉玲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仔细阅读,然后分类整理并录入电脑呈给巡视组领导,她说:“今天不算多的,多得时候得干到半夜十一二点。

  相比电话、信箱,很多百姓更喜欢当面跟巡视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13日14时,在巡视组接访大厅,记者看到不少排队等待叫号的群众。“下午人已经算少的了,上午整个大厅都是满的,有人半夜就守在门口排队等。”负责大厅接访的张景谊告诉记者,有的问题当地部门早就给了处理回应,可老百姓还是“不服气”,就会找到巡视组。

  王老汉就是这么一个倔老头,他觉得之前当地公安局对牵涉他的一个案件处理不公,就到巡视组。他认为,“省里来的大官,处理问题肯定公平。”张景谊接访后认真了解情况,把王老汉和相关涉及单位和人员都找来,经过2个多小时的沟通协调,终于让王老汉满意而归:“巡视组是从省里来的,说啥是啥,我服气,今天开心,回去要多吃一碗饭呢。

  巡视组“动真格”不辜负百姓信任

  “巡视组可真是动真格的”,很多被巡视单位的领导干部在经过谈话、旁听、民主测评等接触后,都会对巡视组“动真碰硬”行事作风留下深刻印象。而对普通百姓而言,上访无疑是与巡视组近距离接触的最有效手段,这也表达了他们对巡视组的信任。

  “信访是我们发现线索的重要来源”,副组长王忠江说,经过之前几轮的巡视,巡视组能有效遏制、震慑腐败作用是被百姓看在眼里的,所以才得到这么多百姓的信任。“群众对巡视组的期盼很高,有的来访百姓直接称巡视组为‘包青天’,他们的诉求虽然大部分与巡视内容无关,但却反映出他们对巡视组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可贵的,说明这些心怀怨气的百姓,仍然是相信党组织的。”他介绍,对于每个百姓的来访,巡视组都会认真对待,“属于我们巡视范围内的,我们会核实后立刻办理,不属于巡视范围的,也会转交给相应部门,督促办理,不辜负百姓的信任,不让他们寒心。”(作者:闫一菲)

(责任编辑: 郑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