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汽车增量赛跑的“十字一环”

11.04.2016  10:22

  2016年春,哈尔滨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一期,以及3号线一、二期工程3条线路4个项目全面启动施工。待这三条线路通车运营时,哈尔滨将形成“十字一环”的地下网络交通格局。

  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哈尔滨人已初尝地铁带来的幸福生活。2013年9月26日,一条贯通哈尔滨东西的地铁线路——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载客试运营,它带给这座城市的,不仅仅是地铁梦的实现,更是每个早晚高峰、每个大雪天、每个空气质量不好的日子对沿线市民路上的“解救”。即将形成的地铁网络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每个冰城市民都在期待。

  享受地铁

  告别“在路上”的窘迫

  2013年10月26日,哈尔滨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满月”,期间累计运送乘客394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2.7万人次;2014年9月26日,地铁1号线开通一周年,累计运送乘客超过50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3.93万人次,远远超过了日均11万人次的预计客运量;2015年7月4日,地铁1号线安全运营647天,累计运送乘客突破1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5.46万人次……这组不断攀高的数字背后,是沿线市民每个早上多睡的30分钟;是恶劣天气里,安全舒畅的出行方式;是周末购物的“专车”接送,是假期旅游的轻松和减少的时间成本,也是悄然改变的生活方式。

  冰城人还记得,地铁1号线一、二期开通两个月后,这座城市迎来了2013年冬季的第一场大雪:路面湿滑,车行缓慢,地铁第一次在极端天气发挥了其他交通方式无法相比的优势——准时、安全到达目的地。当天地铁客流达166617人次,是地铁1号线自开通到当日承载客流最多的一天。2015年12月2日,又是一个大雪天,1号线日客流量达26万人次。每到冬天,地铁1号线各车站的门口都会挂上棉门帘,门框上方也安装上热风幕,坐在座位上,能感受到座位下面传来的阵阵暖风。车厢内开启了内循环,车站吸入自然风时,通过加热装置将空气加热到20℃以上,并减少排风。整个冬季,车站内的温度都保持在15℃以上。

  贯穿整个东、西大直街的地铁1号线,途经哈市最大商服中心——秋林商圈,这里有百年老店秋林公司、远大购物中心、松雷国际商厦、大世界商城、新世界百货、国展正大广场等,还有红博商城、人和商城等地下商场。地铁沿线还有以哈西服装城为代表的批发集散地,以哈达为代表的生鲜蔬果海鲜市场,以家乐福为代表的百货超市,以教化、船舶电子大世界为代表的电子商场,以凯德广场为代表的潮流休闲卖场,所有这些都被地铁1号线串联。“买东西就坐地铁,不用考虑停车和堵车问题”,这几乎成了每个能搭乘地铁市民不约而同的出行选择。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让生活变得更加从容优质。习惯了地铁生活的市民,也许想不起大直街上拥挤的104路,也许忘记了服装城门前一动不动的车队长龙,也许想不起接近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天里不管去哪都要合乘的出租车,甚至忘记了早高峰到不了单位、晚高峰回不去家的焦急……不用再记起这些,即将建成的地下交通网络,会让每个冰城市民告别更多出行的窘迫。

  建设地铁

  哈尔滨迫在眉睫的任务

  让出行畅通无阻,让地铁网络直达城市的每个角落——这不仅是哈尔滨人期待实现的梦想,更是这座城市迫在眉睫的任务。

  2007年,哈市市区(不含呼兰区、阿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22.6万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为12.1万辆;200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6.3万辆和14.7万辆。2013年,地铁建成通车时,哈尔滨的机动车保有量在百万辆左右,而今年,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35万辆之多,而且还以每天500辆的速度递增。据预测,4年后,哈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在地面交通无法提供更多补充的情况下,建设地铁是解决交通瘫痪的根本途径”,地铁集团建设分公司经理商春辉说,现在是建设地铁解决交通需求的最后时机。

  “与其等到4年后,城市交通彻底瘫痪时再封道建地铁,不如忍受几年的地面交通‘阵痛’,换来根本解决交通难题的地铁网络格局。”商春辉对未来哈尔滨地铁网络形成后的交通前景有明确的预估,“基本网络形成后,目的地的可达性非常强,基本二次交通,即乘坐地铁倒换私家车或出租车,可以到达城市的任何角落。

  搭乘地铁

  降低环境成本的最优选择

  一个城市生产力水平越高,经济总量就越大,对交通的需求也就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地铁是对城市交通的最大补充,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更是对环境成本的极大降低。

  权威人士分析指出,“目前,城市机动车道、人行道基本已经拓宽到极致,而高架桥对城市景观和商业的破坏已经让很多城市吃了亏,地铁是缓解地面交通最有效的办法。”除了这一点,地铁的贡献还在于高载客量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去年年底哈市大气污染源解析报告分析显示,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贡献率高达20%—25%,是仅次于燃煤的第二大污染源,而地铁恰恰是替代私家车出行的最优选择。

  据介绍,一列电客车定员荷载1470人,最多可载1888人,试运营初期列车运送能力为1.13万人/小时。而一辆大容量公交车定员载荷在100人左右,容纳1888人,至少需要19辆公交车,完成地铁一小时的运送量,则需要113辆公交车。如果换成出租车或私家车,需要的车辆数将更大。这些地面交通方式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目前,仅地铁1号线一、二期每日正线上车11辆,未来3条地铁线路形成的地下交通网络形成的巨大运力,不仅能换来出行的随意舒心,更能给城市环境带来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