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择职业规划 八角度填报志愿

17.06.2014  12:22

  记者昨天从省招考部门获悉,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我省统一印发的《2014年黑龙江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已于今天开始免费发放到每位考生手中。对于20.4万名考生来说,《招生计划》中涵盖了大量信息,该如何有效利用《招生计划》填报志愿,成为了考生与家长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报专访了我省高考填报志愿指导专家、哈师大附中特级教师郭建民,为考生解读《招生计划》,把脉志愿填报。

  平行志愿扩大 不等于零风险

  记者从省招生办了解到,我省今年继续扩大平行志愿的实施范围,由去年的两个批次增至四个批次,其中文史类、理工类本科第一批次A段、第二批次A段、第三批次A段和高职(专科)批次A段及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郭建民说,平行志愿的核心问题是处理院校与专业的问题,平行志愿范围扩大,对考生更为有利,既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风险,又减少了填报志愿的博弈性,因为有了平行志愿辅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空档、断档的现象就会明显减少。

  “但平行志愿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零风险,考生和家长还需注意以下三点。”郭建民告诉记者,因为平行志愿遵循的原则是“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自己志愿优先”,所以考生填报的五个志愿,首先要注意冷热专业搭配开,其次分数要拉开梯度,最后还要切记勾选服从调剂,以免遭遇退档风险。

  填报志愿原则 瞄准专业走势

  通过对近几年《招生计划》的分析,郭建民认为,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要意识到专业与职业虽然相关联,但并不意味着专业等于职业,有些职业要求专业的匹配性很强,如工程技术、医生等,而有的则匹配性要弱,如市场营销、媒体从业人员等。

  “参考招生计划,我建议考生从8个角度来选择专业志愿填报。”郭建民说。

  第一,要立足于兴趣爱好 。重视兴趣不能混淆“伪兴趣”,在这个年龄段的考生兴趣稳定性较差,对某一职业的喜好只是短期的,并不是深层次的兴趣爱好,所以需要家长为考生把握方向。

  第二,重视考生潜能 。因为个人能力侧重不同,有的偏重于理性思维,有的则偏重感性思维,且不同职业对个人能力要求也不同,如律师不仅要求口语表达,还要有敏捷的应变能力,所以在选择专业时为了更好规划其今后的发展方向,需要侧重考虑考生特长。

  第三,相关科目成绩是否匹配 。以考生的高中阶段成绩作为参考,报考大学的专业科目成绩相比对,比如要想报考生物医学专业,首先需要考虑到自己在高中时化学、生物等科目的成绩是否符合该专业要求的水平,如果盲目选择,则有可能因专业不适而影响今后人生道路规划。

  第四,考虑身体因素 。在《招生计划》中,明确规定了诸如心脏病、血液疾病、色弱等疾病,相关学校及专业不予录取。除了先天性疾病外,有些职业也对外形有一定的要求,如教师专业要求报考者具备较强的亲和力等。所以,报考时,部分考生也应有选择地避开受限专业。

  第五,了解专业内涵 。其中包括所选专业在大学期间的核心课程,了解该专业主要学些什么,毕业后会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

  第六,看专业发展前景 。专业也有朝阳、夕阳之分。与绿色环保、高新技术相关的为朝阳专业;反之,高耗能、高污染的则为夕阳专业。

  第七,衡量专业的实力 。衡量专业实力有三个标准,一是否属于国家重点学科;二是否属于特色专业,目前教育部共公布了7批特色专业,其中包括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哈医大临床医学等;三是否为所处院校的强势专业优势专业,如青岛理工以建筑专业闻名、长沙理工以交通电力为特色、长春理工以光学工程为主专业等。

  第八,把握就业方向与趋势 。用长远眼光来看待专业选择,不仅需要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还要注重社会发展趋势与需求,更要看到就业地区的发展前景。郭建民说,重庆当地很重视两江地区的开发,要选择此地就读,就可参考当地发展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