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智慧碰撞,“看多”龙江振兴

16.06.2016  10:25

哈尔滨新区的建设,可能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破题的范本;“一带一路”战略与老工业基地振兴对接,一旦路径正确,将会产生N种互相促进的正能量……

昨天,在“一带一路”建设与龙江全面振兴高层论坛上,来自中、蒙、俄等国的专家学者智慧碰撞,为龙江振兴出谋划策,并对龙江振兴充满信心。

“龙江丝路带”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贸易频繁

“龙江丝路带”正快速融入“一带一路”。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所长索伶俐介绍,2013年—2015年,黑龙江与“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贸易往来,三年间实现进出口总额717.40亿美元。

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绝大部分在欧洲,三年与沿线欧洲国家贸易总额571.65亿美元,其中,向沿线欧洲21个国家出口商品121类,自欧洲20国进口66类商品。同时,黑龙江与“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贸易往来,3年进出口商品123类,贸易总额144.54亿元。

与“一带一路”对接,“龙江丝路带”的通道作用愈加明显。“龙江丝路”大通道比经阿拉山口出境的西部通道和经二连浩特出境的中部通道更节约时间和成本。”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远鹏说,这条通道与西部通道相比,货物运期可缩短25%-30%,运费可节省30%-50%,更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俄罗斯铁路部门已经就打通这条中欧跨境运输通道建立了密切协调机制,现已开通“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并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

索伶俐表示,“龙江丝路带”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应该以“中蒙俄经济走廊”为接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利用与俄罗斯接壤的区位优势,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探索参与建设、投资、经营俄罗斯滨海1号国际通道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各港口的途径和方式;推动产业合作打造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聚集区;强化与发达经济体经贸合作,重点推进与德国工业4.0、荷兰食品产业和瑞士科技中小企业群的对接等。

老工业基地对接“一带一路”:向北为窗口,向南为腹地

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建设是当下中国的两个热点。论坛上,政府和专家学者都在探寻老工业基地振兴对接“一带一路”的有效路径。

“可借国家战略,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红表示,积极推进东北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直接投资,既可有效化解老工业基地过剩产能,又可在境外投资中增强东北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推动东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振兴发展的机遇,但关键还要靠自身的产业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东北地区可以把上海等发达地区作为创新价值链的龙头。同时,在扩大产业链、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比如航空、智能制造等,”张远鹏说。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伟俊提出,黑龙江应加快对俄石化产业合作,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比如,争取在黑龙江建立石油储备基地,争取建设大庆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争取放宽对石化产品经营主体的限制。他说,国家已经给予黑龙江进口原油可就地加工的有关政策,我省应抓紧梳理省内石化企业,加快对俄合作步伐,重组石化企业,打造对俄合作航母。

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一带一路”对接路径在专家的勾画下愈发清晰: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发挥“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以及“向南开放的腹地”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李芳说。

破题老工业基地振兴:建哈长城市群+哈尔滨新区

各国传统老工业基地转型都举步维艰,绝非易事。德国鲁尔地区经过20年,才从以煤炭和钢材为基础的旧工业区转为新型经济区;英国曼彻斯特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转型为后工业城市,经历了30年。我国老工业基地转型,不仅要从粗放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还要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比国外老工业基地转型任务更艰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提出,可否考虑在近几年中,重点依托部分区域深化改革,构建新的体制机制,进而带动整个东北的改革深化。

哈长城市群和哈尔滨新区的建设,为这一设想提供了条件。

哈尔滨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把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创新型城市等作为主攻方向,是创新的先行区,要先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同城化、一体化”的区域统一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实现更大空间范围内的资本、人才、科技、信息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大幅度提高生产要素的集聚规模和报酬递增效益。

哈长城市群建设,则在探索规划共编、产业共联、基础共建、市场共治、服务共享、环境共保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新的体制机制,从而打破区域之间的封闭,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区域进行优化整合。

“显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城市群建设,其重点要进行的探索,正是老工业基地振兴亟需进行的改革,将其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可能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找到新路子。”盛毅说。

 

来源: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