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老年睡眠障碍

20.03.2015  17:14

  专家解读老年睡眠障碍

  21日是第15个“世界睡眠日”。步入老年以后,很多人感觉睡眠时间变得少了,人们往往认为是老年人睡眠的需求减少了。其实不然,这种变化是因为老年人由于大脑机能的改变,导致了睡眠功能的减退,继而引起睡眠障碍。

  施旸陈英翔

  □老年日报记者冯菲

  老人睡眠障碍有三大特点

  首先,由于老年人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的节律发生变化。早起或晚间活动多在老年人中也十分常见。加之,随年龄的增加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有时昼夜颠倒、昼夜节律紊乱。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早醒的现象。

  其次,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比较常见,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病增多。轻者表现为打鼾、白天嗜睡、抑郁、头痛,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脑卒中、认知功能损害等发生。

  第三,嗜睡是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另一常见现象,其原因有脑部疾病,例如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等,也有全身的病变像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药物因素及环境因素也能引起嗜睡。由于老年人对躯体疾病的反应迟钝或症状表现不明显,有时即便是患躯体疾病,也可能仅仅表现为嗜睡。

  心理或生理疾病引发睡眠障碍

  从病因的角度来说,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可以是心理性的或生理性的,也可能由某些药物引起,或者由于患有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所致。

  很多躯体或精神疾患可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例如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不安腿综合征。躯体疾病如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夜尿次数增多、疼痛、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改变、酒精依赖等。而药物因素像安眠药、兴奋剂、激素、甲状腺素、茶碱、喹诺酮类抗生素、某些降压药等也可导致老年人睡眠障碍。

  由此可见,老年人一旦出现睡眠的问题,要及早看医生,不要自己胡乱使用“安眠药”,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治疗+好习惯赶走睡眠障碍

  患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要消除心理紧张、改变睡眠环境、避免睡前服用影响睡眠的食物或药物、保持睡眠觉醒规律,消除导致睡眠障碍的各种因素,是非药物治疗的最重要手段。例如不要过早上床等待睡眠,不要刻意为睡眠做准备,可以做放松训练,如气功、太极拳等。

  需要药物治疗的应遵专科医生的医嘱,不要自己乱用药物。“安定”类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都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链接

  睡眠不足夜间血压高

  新研究发现,长期睡眠缺失会导致夜间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脏病风险。徐澄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