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进入“亚太时间”

10.11.2014  19:19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 蒋旭峰 许晓青 孙梅 倪元锦)2014年的倒数第二个月,世界进入了“亚太时间”。这个地区的重要新闻一时充斥着东西方主流媒体的版面。

  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时隔13年后,这个会议再次回到“中国主场”,被认为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在这之前,中日宣布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备受瞩目的中日关系朝改善迈出重要一步。

  随后,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多位亚太国家元首,将对中国进行国事或工作访问。

  在本月的“亚太日历表”上,还有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将在缅甸、二十国集团峰会将在澳大利亚相继举行。

  ……

  在这个占世界人口40%、经济总量57%、贸易总量48%的区域,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热点正出现多层次穿插和重叠。东亚内部利益期待再整合,国与国关系需作再调整;美国、澳大利亚等与亚洲的关系在变动中前行;美俄在热点问题的分歧中寻求共识和合作;南美国家期待经济搭上快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错综复杂的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在注入新的“变量”,处在关键的路口。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主场外交和周边外交的一次最密集亮相。习近平主席9日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

  “中国在共创亚太世纪的进程中有哪些新主张和新作为,扮演何种新角色,外界非常关注。对各国而言,11月是一个极重要的观察节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说。

  他说,“中国梦”如何与“亚洲梦”、“亚太梦”融合、和“世界梦”协行,关系着环太平洋及全球的福祉。

  时空转换

  尽管近期亚太地区一连串会议及活动的议题表述有所不同,但区域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振兴、寻找创新发展的动力、建设新型的伙伴关系、跨地区安全的协同配合等,都是绕不开的主题。

  这反映出一段时间以来的普遍关切:世界正经历空前调整,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续接、新科技革命发生、贫富差距拉大、战乱仍未消除的情形下,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网络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全球治理难度增大。在人口已达70亿的这颗星球上,人类下一步要迈向哪里?亚太能否继续引领世界前行?

  25年前APEC创立时,人们还更多谈论“美欧时间”。柏林墙倒塌和冷战结束后,在欧洲追求更高度的一体化时,APEC已开始在整合亚太经济方面显露身手。

  这25年见证了亚太经济体,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力量崛起,使得世界格局随之大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说:“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远超发达经济体,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世界消费和贸易增长的贡献度也在日益提高,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逐渐转移。”

  伴随经济版图重心的转移,世界治理秩序也在作出调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倡议都成为对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有益补充。

  金灿荣等国际问题专家认为,这些机构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并不冲突,而是有了更多的公共资本,促进各国发展,有助于带动亚太地区的互联互通进程驶入快车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亚太”从一个地理概念演变成一个重要的全球经济引擎。亚太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分量和地位与25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这把亿万人的生活融入了亚太的“时空隧道”。

  泥塑是中国有着千年传统的手工艺,在电子时代受到冲击。年近六旬的北京市泥塑艺人双彦受邀在举办APEC会议的国家会议中心展示手艺。他的父亲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双起翔,父子俩的大量泥塑工艺品近年被日本、美国、加拿大等APEC成员的藏家收藏。“这是我40年前刚开始学习泥塑时不敢想象的。这门手艺焕发了新生。”

  而法国厨师费得力则成了这次APEC会议餐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95年,他来到广州当了一名西餐大厨,四年后又到北京贵宾楼工作,之后还去了厦门、武汉,在2005年回到北京,在丽都饭店工作后又来到国家会议中心。作为一名欧洲人,却在亚太找到了更大的机会。

  未来之路

  但闪耀的“亚太时间”还能持续多久?许多人在问这个问题。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亚太作为世界经济稳定之锚和繁荣之基,它的一体化却存在“碎片化”危险,合作领域有“偏科”现象,创新、技术、改革等相对滞后;各成员在软件、硬件、人际等方面离真正的互联互通差距很大。另外,同全球大多数经济体一样,亚太亦面临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内部改革转型遭遇瓶颈,外部需求低迷不振,经济信心在低谷中徘徊。

  政治互信仍然是区域合作的短板。如果领土领海纠纷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阻碍经济合作的步伐,让一切回到过去。

  在这个拥有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的地区,如何妥善处理分歧、构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对亚太乃至全球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创新思维模式。

  APEC会议继今年上海亚信峰会提出“亚洲安全观”后,将“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定为主题。专家称,这一主题是各成员能够做到的“最大公约数”,将为各成员超越“零和关系”铺平道路,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创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份量将会增长得更快,这正如华为的传奇成长一样:1987年,任正非筹集2万元创办华为公司。如今,这家民营企业在APEC21个经济体中都设立了运营机构,产品服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覆盖100多个国家。

  这必然会带来好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将拉动亚洲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APEC会议期间,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发布年度调查报告称,“中国推进结构性改革和向需求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型的成功”位居未来影响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十大最关键因素之首。

  但也有不少人忧虑。同一份报告称,未来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面临的十大风险中,位居首位的是“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还有人担心中国强大后,它的“利益扩张”会带来“威胁”。

  11月的“亚太时间”无疑是北京用来打消外界一些人顾虑的机会。APEC会议宣布,亚太自贸区形成了“北京路线图”,这是一个让更多成员获益的“普惠方案”。

  中国还表示,“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实现亚洲国家联动发展。为此,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

  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说,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他说:“中国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太和世界。”

  APEC会议明确了五大支柱领域,着眼于经济改革、新经济、创新增长、包容性增长和城镇化,并推动互联网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发展,为亚太经济成长提供新动力。

  而二十国领导人峰会将要关注的打造更强大的经济,以及贸易、基础设施、银行业等经济基础性议题,与之形成了呼应。

  专家们认为,在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东亚合作将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放在优先地位。各国将进一步加强在金融、互联互通、经贸、防灾减灾、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领域合作。

  亚太是人类文明演化的大熔炉。但在过去几百年间,尤其是70年前,这里也经历了最血腥的同类残杀。如今,它重新成为孕育人类明日希望的温床。

  “我去过新加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做泥塑表演。我儿子正在继承我的手艺,我期待有一天能和他一起去美国、加拿大表演。”双彦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