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县“四个重点”打造农民集群创业品牌

18.11.2014  13:18
      本网讯(史琳)近年来,东宁县充分依托“黑木耳”这一金牌产业,以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就地创业和创业基地为载体,全力打造农民集群创业模式,实现了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黑木耳集群创业真正成为了助推东宁县经济腾飞的“金钥匙”。

  一、推动创业培训,增强农民创业能力

  一是定期聘请省市专家。为了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增强农民创业意识和能力,我县定期聘请来自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和牡丹江市农业科学院等省市专家授课,通过对黑木耳栽培技术、创业精神的讲解和创业成功典型的分析,提高了农民的创业技能和创业意识。2014年,共聘请专家9人,培训3期,培训农民212人。二是组织农民进城取经。2014年,我县与黑龙江省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结成教学对子,组织农民50人赴学校学习,重点学习黑木耳栽培专业;组织农民100人到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参加创业培训,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和农村经济人等专业,通过考试均取得毕业证和从业资格证。三是联姻本县职业学校。联合东宁县职教中心和东宁县食用菌职业培训学校,开设黑木耳栽培技术培训班,学校设有标准化培训教室,采取“理论+实践操作”的培训模式,使培训逐步专业化、规模化,目前,共组织培训5期,培训农民306人。

  二、搭建创业平台,提升农民创业效率

  一是建立健全网络服务平台。在东宁县政府网和东宁县农业信息网站开通农民创业信息服务和项目咨询专栏,每日更新农民创业政策、黑木耳产业发展趋势和创业导向,为农民提供一个便捷高效、服务优质的创业平台。二是成立农民创业服务中心。围绕黑木耳产业,筛选一批适合农民发展的创业项目,形成创业项目资源库,为农民创业提供中介服务、法律服务和跟踪服务;与金融部门联合,解决创业农民贷款难、缺资金的问题,黑木耳相关产业创业前可以享受两年的5万元免息贷款。今年我们帮助东宁昌盛绿色生态养殖场协调了20万元贷款,解决了该养殖场资金困难问题,保障了30万袋木耳的顺利种植。

  三、壮大创业基地,激发农民创业激情

  一是有效利用两大创业基地。县农业局在北河沿黑木耳园区和大肚川黑木耳园区成立了东宁县黑木耳产业农民创业基地,基地共分二大板块—实训区与创业区,均由管委会负责相关事项。实训区内建有整套生产设备,可供耳农理论学习、现场操作,提高耳农实训能力。目前,基地共举办培训3期,培训耳农296余人。创业区采取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的方式,为耳农提供最高标准的服务。截止目前,基地共吸纳农民150余人创业,建成黑木耳吊袋大棚129栋,发展吊袋耳1000万袋。耳农滕金正于2014年来到园区创业,7万袋吊袋让其将20万元收入囊中,今年更是干劲十足,现在正值培养菌种阶段,他计划明年发展8万袋。目前,全县吊袋棚室达3405栋,总面积2300亩,比2012年增加2000亩,吊袋木耳已经成为产业高效益的新支点。二是新建现代农业创业基地。我县将东宁高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为东宁县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基地分为三个板块—水田生产区、露地栽培区和棚室采摘区。基地实行板块承包制,吸纳更多的农民到基地创业。基地内设农民田间学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服务,可供全县各村农民到基地开展实践培训,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截至目前,共开展实地实践培训5期,培训农民215人,吸纳创业农民21余人。

  四、引导就地创业,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提供知识保障。开展黑木耳栽培技术、农村经纪人等专业培训,提高农民理论水平,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截止目前,共开展黑木耳相关专业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355人,全县黑木耳经纪人达到3000多人;二是提供技术保障。黑木耳产业已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规模超千万袋的村达到25个。县农业局成立了4个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到各镇村,挨家挨户进行现场指导,解决农民在黑木耳栽培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三是提供用工保障。在各镇设立劳务信息办公室,统计汇总各村耳农用工情况,解决工人短缺的问题;在黑木耳采摘旺期,联系周边穆棱、林口等市县人才市场,为各村提供所需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