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多项举措推广科学储粮

10.11.2016  20:33

  今年国家取消了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实行市场化销售,随行入市,自主定价。由于当前市场需求不旺,造成农户储存量增大,储存时间延长。因此提高科学保粮意识,适时适价售粮对于减损增收显得尤为重要。 

  东宁市从引导农民科学储粮入手,确保粮食安全,减少损耗,保障农民收入。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粮食局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粮食收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秋粮收购预案和玉米收获整理储藏的相关文件。与各镇签订责任状,把秋粮收购特别是玉米收储销售作为今年农业工作考核重要指标,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同时,落实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分析、研究有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进玉米收储销售有序开展。 

  二是指导科学储粮。全面落实对农民储粮的指导服务,保证未销售粮食品质不降低、量不损失。一方面,加强技术服务。充分利用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和发放《农户科学储粮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在东宁电视台制作农业专题节目,技术人员讲解怎样科学储存玉米,利用《新东宁》报纸、东宁正能量公众微信平台等推广普及科学储粮知识,宣传科学储粮办法。特别是技术人员编写的微信版《农户科学储存玉米方法》,语言通俗易懂,受到广大农民欢迎,一经推出,微信朋友圈纷纷转载。还组织农业、粮食局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镇、村现场指导农户科学收获、整理和储存玉米,引导农民利用钢网式科学储粮仓储存,指导农民采取上架子、码趟子、离地储存等庭院储粮技术措施,减少“地趴粮”,组织农民利用晴好天气露天晾晒玉米,适时倒架子、倒趟子,降水减损,保证玉米质量。 

  另一方面,强化销售服务。组织东宁宏达高蛋白饲料加工厂、上水村酒业等本地用粮企业和第二粮库积极与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对接,提前预约收购粮源,疏通销售渠道。 

  今年东宁市玉米播种面积33.32万亩,玉米总产17.29万吨,亩产518.8公斤,商品量为12万吨。主要消化渠道有一是本地用粮企业加工转化。东宁宏达高蛋白饲料有限公司、奔楼头酒业等本地用粮企业,主要生产酒精和DDGS高蛋白饲料、白酒等,是比较稳定的消化渠道,预计将于11月下旬开秤收粮。二是社会多元主体收储。组织粮食经纪人和北河沿、道河等16个农民合作社常年稳定开展玉米收储,主要销往吉林省粮食加工企业、穆棱和下城子经销商。三是饲料用粮。东宁庆财牧业、连成牧业等养殖大户。四是粮食企业收购贸易粮为了拓宽玉米销售渠道,组织东宁市第二粮库与广东客商和辽宁客商初步达成购销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