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喀秋莎”的兴凯湖“情人”

17.08.2014  13:17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8月17日电(记者蒋旭峰、许正、 王建威 )浩浩荡荡的兴凯湖波光荡漾,芦苇婆娑。东方白鹳“喀秋莎”飞到中国社科院兴凯湖湿地生态研究站楼前的空地上,等待它的“情人”赵志春出现。

   今年43岁的赵志春是中国社科院兴凯湖湿地生态研究站的湿地生物监测专家,生在吉林,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

   兴凯湖是中俄两国界湖。工作人员给这只兴凯湖畔的东方白鹳起名“喀秋莎”,一个美丽的俄罗斯少女的名字。

   2013年11月 ,当地百姓从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救助了这只东方白鹳。当时,“喀秋莎”的翅膀受伤,赵志春和同事们随即对它进行救治,并一直呵护至今。

   赵志春精心为“喀秋莎”疗伤、饲喂。他和同事们会从兴凯湖中钓鱼捉虾来喂它,兴凯湖中的鱼类青鳞子是这只东方白鹳的最爱。

   在大家的呵护下,“喀秋莎”一天天长大。赵志春说,它已有两三岁大,而一只东方白鹳的寿命一般在十年以上。

   珍稀物种东方白鹳在全球的数量仅约2000只左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常在沼泽、湿地、池塘边涉水觅食,喜食小鱼、蛙、昆虫等,并在高大乔木上筑巢。

   由于受到繁殖地、迁徙停歇地、迁徙路线上的生态环境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东方白鹳的生活也在受到打扰。

   事实上,东方白鹳的性格宁静而机警,人类往往难以靠近。但“喀秋莎”却特别喜欢与赵志春亲近,“只要一吹口哨,它就会从水边款款飞来。”  东方白鹳虽不能说话,但是如果发现有入侵领地者,它就会通过用嘴发出“嗒嗒嗒”的响声。但是当赵志春靠近“喀秋莎”时,它会安静地享受两人相处的甜蜜。

   赵志春说,禽类往往有“印记”特性,冲破蛋壳睁眼看到的第一个人或鸟,就会把其当成亲人。而现在,“喀秋莎”已经把赵志春当成了亲人。

   秋天已至,冬天不远。再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喀秋莎”就要和同伴飞往南方越冬,它将会练习远距离飞行并储存能量。 “喀秋莎”或许不想离开自己的兴凯湖“情人”,赵志春也难以割舍它的离去。

    赵志春说:“我希望它能到一片宁静、清洁的栖息地,过上优雅而幸福的生活。”(完)(编辑:王克家)